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1)
2023(1724)
2022(1538)
2021(1476)
2019(2773)
2018(2928)
2017(4477)
2016(2311)
2015(2529)
2014(2609)
2013(2570)
2012(2442)
2011(2391)
2010(2464)
2009(2595)
2008(2819)
2007(2533)
2006(2351)
2005(2213)
2004(2158)
作者
(7132)
(6131)
(5996)
(5725)
(3973)
(2949)
(2574)
(2355)
(2245)
(2228)
(2193)
(2083)
(2065)
(2054)
(1897)
(1786)
(1781)
(1736)
(1713)
(1637)
(1599)
(1509)
(1463)
(1447)
(1409)
(1377)
(1361)
(1237)
(1200)
(1199)
学科
(11141)
经济(11132)
管理(8554)
(8031)
(7285)
企业(7285)
(4137)
贸易(4135)
(4051)
中国(3715)
方法(3394)
教育(3303)
理论(3177)
(3146)
(2782)
业经(2714)
(2601)
(2462)
地方(2360)
电子(2323)
数学(2228)
网上(2213)
网上贸易(2213)
数学方法(2200)
(2181)
(2161)
金融(2160)
(2100)
银行(2100)
(2008)
机构
大学(42594)
学院(40486)
(16134)
经济(15814)
管理(13469)
研究(13243)
理学(10818)
理学院(10691)
管理学(10539)
管理学院(10460)
中国(10131)
(8980)
(8917)
科学(7299)
(7254)
师范(7227)
(6970)
财经(6814)
(6603)
(6051)
(5955)
师范大学(5826)
北京(5793)
研究所(5767)
中心(5448)
经济学(5185)
(4873)
财经大学(4854)
教育(4730)
经济学院(4485)
基金
项目(21229)
研究(17531)
科学(16719)
基金(15039)
(12571)
国家(12387)
社会(11446)
社会科(10789)
社会科学(10784)
科学基金(10568)
教育(8497)
(8035)
编号(7533)
基金项目(7341)
成果(7192)
(6858)
资助(6058)
自然(5697)
自然科(5567)
自然科学(5567)
课题(5567)
自然科学基金(5483)
(4918)
重点(4782)
项目编号(4757)
(4646)
国家社会(4624)
(4576)
教育部(4520)
(4496)
期刊
(22951)
经济(22951)
研究(16550)
中国(9416)
教育(8208)
(7927)
学报(6711)
管理(6100)
科学(5352)
大学(5293)
财经(4929)
学学(4683)
(4312)
(4118)
金融(4118)
图书(3837)
(3795)
经济研究(3680)
业经(3665)
技术(3369)
(3168)
书馆(3049)
图书馆(3049)
问题(3048)
国际(3018)
商业(2509)
(2291)
论坛(2291)
(2246)
农业(2229)
共检索到70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春平  
明清晋商崛起和发展走的是开放之路,靠的是汇通天下、货通天下、足迹遍天下的开拓进取精神。晋商以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精细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经世济民的创业精神谱写了中国商业史五百年的辉煌,并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留下一笔宝贵丰厚的商业文化遗产。进入新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两个结合”指示,大力弘扬晋商的开放精神,不断提高全省领导干部的开放意识、开放本领和兴晋富民的能力,落实好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壮海  刘灿  
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内蕴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传承好、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福成  
晋商的优势是在数百年的经营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了具有独特性的优秀传统,对此必须发扬光大,同时本文也指出晋商由兴盛到式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与时俱进,对此理应认真研究、汲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要坚持学深悟透历史内涵,深挖光大时代价值;永葆弘扬爱国精神,深入彰显时代主题;坚守坚定政治方向,擦亮办学治校鲜亮底色;精准把握青年特点,创新新时代工作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五四运动的发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五四精神最根本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激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费翔  
":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包括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在由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组成的一百年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弘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为实现伟大目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丹纯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追求民族独立解放道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它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思想结晶。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强化青年担当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揭阳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具特色,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价值与现实研究意义。文章阐述了红色文化调研背景、意义及方法,通过探究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之间关系,深入分析揭阳红色文化发展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传承与弘扬揭阳红色文化的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怀恩  原梅生  
高等教育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其内涵就是要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对于一所大学特别是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来说,其大学特色更多的是依托地方特色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依托地方经济寻找培养人才的切入点,依托地方文化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宋灵思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吴波同志担任财政部领导三十多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为财政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严于律已、高风亮节,更是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风范,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感染着、激励着财政干部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各级财政干部要薪火相传,将向吴波同志学习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大力弘扬敬业精神───向刘玲英学习本刊特约评论员一曲用青春热血谱写的正义赞歌正在浙江大地回荡───刘玲英,云和县云和镇局村信用分社的职工,一位纤弱的女青年,为保护国家财产,在被凶残的歹徒猛刺31刀后(其中有一刀将她的右眼球挑出),仍宁死不屈,不肯交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弘扬民族精神冯之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刚柔相济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40多年前,西方一位历史学权威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统计研究成果:全世界古往今来仅有26个文明,并断言在这26个文明中,5个发育不全,13个已经消亡,7个明显衰落,惟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仕鹏  柳辉  王潇  陈永兴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同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越来越多,会计也随之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不断趋同的业务规则以及西化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也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国文化及会计文化的内在联系,从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着手,分析影响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玲  侯炜征  
文化传承与弘扬是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在淮安高职院校的调查研究,了解了目前高职院校在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方面有许多优秀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政策和制度分析,提出系统设计的对策与建议: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以行为文化为落脚点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