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6)
- 2023(16730)
- 2022(13917)
- 2021(12643)
- 2020(10754)
- 2019(23914)
- 2018(23341)
- 2017(44913)
- 2016(24570)
- 2015(27021)
- 2014(26633)
- 2013(26279)
- 2012(23929)
- 2011(21459)
- 2010(21801)
- 2009(20961)
- 2008(20883)
- 2007(19273)
- 2006(17204)
- 2005(16061)
- 学科
- 业(98053)
- 济(97764)
- 经济(97603)
- 管理(89577)
- 企(88071)
- 企业(88071)
- 方法(40124)
- 财(38497)
- 农(32925)
- 业经(32431)
- 数学(30566)
- 数学方法(30153)
- 制(26599)
- 中国(25607)
- 务(25039)
- 财务(24990)
- 财务管理(24946)
- 企业财务(23699)
- 农业(23350)
- 技术(20811)
- 学(20066)
- 理论(19703)
- 体(19246)
- 策(17842)
- 划(17576)
- 银(17370)
- 和(17359)
- 银行(17332)
- 贸(16991)
- 贸易(16980)
- 机构
- 学院(353940)
- 大学(350426)
- 济(144312)
- 经济(141389)
- 管理(134395)
- 研究(116568)
- 理学(114266)
- 理学院(113076)
- 管理学(111258)
- 管理学院(110608)
- 中国(92212)
- 财(74957)
- 京(73487)
- 科学(70047)
- 农(63355)
- 所(59639)
- 财经(57870)
- 江(57169)
- 中心(53482)
- 研究所(53173)
- 经(52419)
- 业大(51579)
- 农业(49719)
- 北京(45786)
- 州(44987)
- 经济学(44214)
- 范(43650)
- 师范(43122)
- 财经大学(42659)
- 院(41698)
- 基金
- 项目(226114)
- 科学(179151)
- 基金(165574)
- 研究(165449)
- 家(144860)
- 国家(143565)
- 科学基金(123707)
- 社会(106774)
- 社会科(101123)
- 社会科学(101100)
- 省(88999)
- 基金项目(85859)
- 自然(79575)
- 自然科(77802)
- 自然科学(77776)
- 自然科学基金(76491)
- 教育(76330)
- 划(74242)
- 资助(67558)
- 编号(65709)
- 成果(54675)
- 重点(51118)
- 部(50113)
- 创(49748)
- 发(47811)
- 业(46328)
- 制(46316)
- 课题(46254)
- 创新(45830)
- 国家社会(44694)
- 期刊
- 济(170297)
- 经济(170297)
- 研究(108503)
- 中国(74239)
- 财(64138)
- 农(60189)
- 学报(56981)
- 管理(56786)
- 科学(52285)
- 大学(43947)
- 学学(41541)
- 农业(40466)
- 教育(38745)
- 融(36190)
- 金融(36190)
- 技术(30882)
- 财经(30835)
- 业经(29405)
- 经(26678)
- 经济研究(26596)
- 业(23491)
- 问题(21952)
- 技术经济(18422)
- 版(18270)
- 贸(17560)
- 财会(17460)
- 现代(16994)
- 世界(16400)
- 商业(15835)
- 会计(15780)
共检索到548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长庚 高连水 罗志
契约经济学主要强调企业的交易性和契约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物质资本应享有权威、剩余索取权或剩余控制权从而天然地独占剩余的结论,这种结论必然带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马克思通过分工对企业生产性的描述意在揭露资本独占剩余的剥削本质,但他关于单一劳动联合体独占剩余的设想由于超越目前生产力发展阶段而必然导致平均主义的盛行。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两种表现。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在首肯企业生产性的同时整合进交易性和契约性,是企业性质的演进方向。联合产权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微观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形式。
关键词:
交易性 契约性 生产性 联合产权制度性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全伦
从交易对象看,要素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是一种产权交易,而不是要素所有者单方面转移要素使用权,要素所有者分享到的企业收益是其行使企业产权的报酬。企业性质是要素产权与企业产权之交易契约的履行过程。履行产权交易契约,在一级市场上表现为,要素所有者投入要素而换取企业产权,以创立企业;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具体安排和执行企业产权的权利,以确保企业运营和收益合理分配。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为,产权交易契约的部分解除与重建,即部分企业产权在同类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易或转移以及部分要素(资产)的更新。
关键词:
企业性质 产权 交易契约 履行过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玉德
一、交易费用等于企业组织管理 费用并非企业边界的均衡点 现代经济学对企业理论的主流解释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科斯认为:“企业在一个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出现的根本原因可以用交易费用来解释”,“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路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主要是由于初次分配过度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造成的。因此,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特别是企业内公平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联合产权制度是企业内实现公平分配的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联合产权制度的企业内公平分配模型,为企业内公平分配的实现和测度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企业 公平分配 联合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连水
企业产权制度分为单一物质资本产权、单一国家资本产权、单一劳动联合体产权和联合产权制度。基于企业内收入分配动态公平性视角的分析表明,联合产权制度外的企业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社会会产生两极分化或平均主义两种不公平现象。联合产权制度不是要素产权的简单拼盘,其中具有集体产权性质的劳动联合体产权确保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对于员工的凝聚力。联合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形式,是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企业产权制度 联合产权制度 公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冉光和 唐滔
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视角阐释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社会就业的原理及机制,并采用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社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社会就业。相较于国有单位及企业就业,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就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增加,但会抑制第一产业及部分第二产业的就业,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优化社会就业结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新基建的投入以提升社会整体就业水平,拓展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个体及私营就业,科学协调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缓解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社会就业 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载曦 李萍
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和大力发展给企业契约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契约性质理论的梳理,得出了企业契约不同于一般市场契约的根本点在于前者是一个关系契约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关系契约,其特殊性在于契约的多重性和递进谈判特征的解释。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性质 关系契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连水 张涵
初次分配应该而且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伴随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企业的成长,人力资本产权及劳动联合体产权相继产生,在一个动态的干中学机制中,各产权主体通过谈判导致分享企业合作剩余比例的调整演进,成为初次分配公平性的体现。初次分配的效率性主要体现在,更高的工资诱生更高的努力。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是一种使公平与效率在初次分配中相统一的企业制度,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联合产权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白永秀 赵勇
本文通过对企业同质性假设和异质性假设的进一步探讨,认为运用企业同质性假设的抽象方法可以合乎逻辑的解释企业的契约本质和企业契约的“规制或分配性”,而企业异质性假设方法的运用可以理解企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对企业契约的“生产性”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企业契约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在事实上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关企业性质认识的完整分析框架。
关键词:
同质性假设 异质性假设 企业性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卢周来
雇佣契约并不是简单的"自我执行"契约,而是基于可置信威胁由第二方强制实施的一种"私人秩序"。这使得"资本雇佣劳动"型的雇佣契约内会发生雇主对雇员通过"解雇要挟"而独占全部准租金的行为。尽管法律上"退出的自由"从形式上保证了雇员通过退出可以不受契约内不公正对待,但由于"退出的自由取决于对生产性资源处置权的私人控制",而雇员往往又不占有资本这一最重要的生产性资源,所以,雇员并没有实质性的退出自由,此时,国家与法律的适时介入,对于保证雇佣契约的公正性也必不可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栋虹
企业本质上是由异质型人力资本主导的组织。在异质型人力资本主导下 ,企业具有五个方面的性质 :存在的异质性、企业家主导性、自然人产权界定的前提性、横向不可比性和成长的上限性。
关键词:
企业 异质型人力资本 企业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
法人相互持股、系列融资和交易关系的内部化构成了日本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经理会虽然是企业集团的最高协调组织,但其并不具有股东大会的性质。在企业集团中,主银行在持股和融资方面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其产权关系具有相互性特点使其与关系企业之间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两者相互利用,基本上是一种对等的关系。
关键词:
日本 产权 集团 主银行 经理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善鸿 周桂荣
借助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组织制度变迁对心理契约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组织中刚性管理制度尽管在约束人的行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却无法约束人的精神。因此,应重构心理契约,将制度对象转变成制度的主体,以实现制度效率。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博弈论 制度变迁 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传林
重新界定国有企业的性质不仅有助于避免无谓的学术争论,还能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指导。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性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历史起源、行为目标、财政作用、政治内涵及经济效率等方面,而指导思想来源、权力当局的政治目标、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性质及其功能实现。基于制度互补理论的研究发现,在中国权力当局政治目标长期稳定不变的条件下,组织域中的国有企业制度与政治域中的国家形态的联结构成了一个可自我实施的互补性制度系统,只有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发生变化时才会偏离该均衡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