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5)
- 2023(8089)
- 2022(6374)
- 2021(6140)
- 2020(4718)
- 2019(10592)
- 2018(10511)
- 2017(18960)
- 2016(11288)
- 2015(12543)
- 2014(12734)
- 2013(11489)
- 2012(10901)
- 2011(9998)
- 2010(10484)
- 2009(9603)
- 2008(9398)
- 2007(8828)
- 2006(8085)
- 2005(7537)
- 学科
- 济(33881)
- 经济(33846)
- 管理(27092)
- 业(24609)
- 教育(21064)
- 企(20740)
- 企业(20740)
- 中国(18111)
- 农(12413)
- 理论(11851)
- 业经(10792)
- 财(10247)
- 方法(10119)
- 学(9326)
- 策(9276)
- 制(8230)
- 地方(8159)
- 农业(7908)
- 教学(7855)
- 贸(7462)
- 贸易(7458)
- 银(7359)
- 银行(7359)
- 易(7264)
- 行(7145)
- 数学(7050)
- 发(7015)
- 数学方法(6810)
- 融(6624)
- 金融(6620)
- 机构
- 大学(151781)
- 学院(150317)
- 研究(54534)
- 济(53434)
- 经济(51916)
- 管理(48950)
- 理学(40530)
- 理学院(39934)
- 管理学(39128)
- 管理学院(38768)
- 中国(36384)
- 京(33451)
- 范(32680)
- 师范(32580)
- 教育(31753)
- 科学(29812)
- 财(28822)
- 所(26459)
- 师范大学(26256)
- 江(25984)
- 中心(23643)
- 研究所(23478)
- 北京(22354)
- 财经(21418)
- 州(20897)
- 院(19626)
- 经(19184)
- 职业(19140)
- 技术(19102)
- 农(17229)
- 基金
- 项目(86942)
- 研究(76829)
- 科学(69910)
- 基金(57812)
- 家(47642)
- 国家(46968)
- 社会(45799)
- 社会科(43018)
- 社会科学(43007)
- 教育(42822)
- 科学基金(39779)
- 编号(35689)
- 省(35472)
- 成果(33660)
- 划(31263)
- 基金项目(28354)
- 课题(28187)
- 年(24760)
- 资助(23116)
- 自然(21557)
- 项目编号(21522)
- 性(21356)
- 规划(21266)
- 自然科(20991)
- 自然科学(20986)
- 发(20894)
- 重点(20825)
- 部(20594)
- 自然科学基金(20593)
- 教育部(18677)
共检索到251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雷军
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之中,其决定了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也要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转型。这种转型在价值观上表现为由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在作用机制上表现为由补偿机制到引导机制,在对象选择上表现为由普遍优惠到分层优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圣爱
在国际大趋势与国内群众运动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多元文化理念。然而,日本多元文化理念的真正意图是借助多元文化之名强化国内不同民族群体对日本文化的认同。受此影响,日本时至今日既不赋予民族学校正规学校之名,也不承认民族教育。本文通过考察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的在日朝鲜人教育政策,探讨多元文化理念在日本民族教育政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影响,进而分析日本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问题所在。
关键词:
日本 多元文化 民族教育政策 在日朝鲜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潘康明
文化多元是当下的社会现实,也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目标。然而许多民族学校文化中却是单一文化一统天下,具体表现在课堂、课程和校园文化层面。对民族学校固有的民族文化现象关注不够,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降低,妨害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以文化学为视角,运用文献、反思和建构等方法,对民族学校的文化进行重新选择,认为只有从学校文化的课堂、课程和校园等层面整体入手,才能实现民族学校的文化多元化选择。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俊利
民族高校有来自民族聚居区、汉民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有部分汉族生源,族群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多元化。研究发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族群身份、个体从小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现实社会、经济地位。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民族高校要积极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文化融凝作用;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国家在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大学生 文化认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对新中国的民族教育进行回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政策回顾上,主要以国家对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为切入点,回顾了其实施与取得的重大成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国家的主导作用、优惠政策的"雪中送炭"、全国各地的大力援助和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未来民族教育在研究对象、政策倾斜、教育实践上将会有新的转向和突破。
关键词:
民族教育 优惠政策 经验 展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智慧
基于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该地区学校教育应构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课程,重建课程的多元文化生态。从文化适宜性的视角探究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文化既需要接受当代所倡导的主流文化,承认所在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同时还需要吸纳外来文化。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的范式,围绕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与研究反思3方面来开展研究。通过民族地区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的行动研究来检验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理论的合理性,并与教师不断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旨在教育儿童形成一种理解、尊重、赞赏不同民族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态度,符合民族地区儿童的内在心理诉求,推动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学研究更加丰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以柱 蒋常香 余文玉
重视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实现高职学生和谐发展的一个维度。本文深入分析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试图阐述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思想道德教育 挑战 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尹玉玲 唐小平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观点,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教育改造行动",对当代世界尤其是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教育观。随着多元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被付诸实施,其中尤以对少数民族和移民的教育政策影响最为突出。比较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从我国现有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需要来看,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教育 民族教育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承海 周晓彤 万明钢
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不仅是我国公共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以甘肃省高考成绩和招生优惠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发现,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距更大;社会调查研究表明,公众认为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增进共同性,同时也感知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强化差异、降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和完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但需适时将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发展为“差别化支持政策”,遵循增进共同性、公正性、精准性和协调性原则,实施区域与个体精准的差别化支持政策,注重从“结果”的差别化支持向“过程”的差别化支持转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关键词:
民族教育 优惠政策 差别化支持政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丙元
价值论即价值哲学在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基础和前提意义,它往往通过对道德的价值理解来规定道德及其教育的基本逻辑立场,从而左右道德教育发展的脉向。我国社会文化渐呈多元趋势,各种价值观、生活方式或并行不悖或相互冲突,在此背景下,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论,不仅影响到教育过程的展开、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更关系到道德教育引导社会道德生活的方向。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道德教育 价值 价值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岳永杰 刘兆芙
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既是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也是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民族院校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下各民族文化个体拥有的民族意识、文化心态特点,使其成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民族院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引领中华文化认同,积极搭建各民族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课堂系统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小莲 刘力
基于对崇尚自由与个性的美国、追求团体精神的日本、注重集体主义的中国当代班级教育研究的比较,发现美国的班级教育研究比较关注班级环境与教学的关系;日本班级教育研究侧重班级团体的指导;中国的班级教育研究关注班集体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翠兰 刘丽萍 丁国华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但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高职大学生信仰出现了多变性、多元性和务实性等新特点。传统的信仰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信仰教育和时代的变化,在分析多元文化对我国大学生信仰教育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 信仰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冠强
文章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背景下,结合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对构建校园休闲体育文化进行分析,并在文化的精神、物质和制度层面,对新疆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珍莲
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两者的协同发展,既关涉少数民族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也关乎国家统一和整个民族的和谐。协同视域下的生成理念强调各系统要素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注重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和谐与共生。在逻辑上,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进化的"自组织"文化存在,民族教育政策是人类发展的"他组织"文化存在,增进两者协同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自我优化,并在协同共生中实现生态和谐;在现实中,通过两者的协同,实现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效应以增加各民族文化的自我生发能力,弘扬民族教育政策正能量以规避低俗民族文化滋生和扩散的价值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