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8)
2023(6858)
2022(5756)
2021(5385)
2020(4386)
2019(10148)
2018(9977)
2017(19475)
2016(10337)
2015(11572)
2014(11589)
2013(11451)
2012(10929)
2011(10202)
2010(10459)
2009(9897)
2008(10222)
2007(9610)
2006(8822)
2005(8321)
作者
(29580)
(24549)
(24459)
(23547)
(16021)
(11674)
(11032)
(9531)
(9268)
(9234)
(8532)
(8262)
(8151)
(8076)
(7994)
(7612)
(7388)
(7274)
(7124)
(6793)
(6379)
(6082)
(5744)
(5687)
(5651)
(5626)
(5618)
(5297)
(4887)
(4753)
学科
(43286)
经济(43242)
管理(33425)
(32474)
(27430)
企业(27430)
(18202)
银行(18057)
(16817)
(16532)
方法(16452)
数学(13780)
数学方法(13611)
中国(13156)
(12315)
(11901)
(11613)
金融(11612)
(10930)
(10303)
制度(10301)
业经(10041)
业务(9655)
(9630)
贸易(9619)
(9402)
地方(8985)
银行制(8367)
农业(7758)
技术(7633)
机构
大学(155004)
学院(154276)
(70476)
经济(69009)
管理(59380)
研究(52742)
理学(49182)
理学院(48703)
管理学(48178)
管理学院(47859)
中国(47489)
(36704)
(32242)
财经(28223)
科学(27462)
(25815)
(25574)
(25514)
中心(24745)
(23270)
研究所(22779)
银行(22357)
经济学(22342)
财经大学(20830)
(20802)
北京(20691)
(20634)
(20438)
(20352)
师范(20246)
基金
项目(90901)
科学(72695)
研究(71072)
基金(67118)
(56382)
国家(55875)
科学基金(48543)
社会(46653)
社会科(44473)
社会科学(44464)
基金项目(33768)
(33698)
教育(32750)
自然(29006)
编号(28921)
(28456)
资助(28275)
自然科(28268)
自然科学(28260)
自然科学基金(27787)
成果(25348)
(21477)
课题(20449)
重点(20194)
(20057)
国家社会(19539)
教育部(19216)
(19199)
(18710)
人文(18628)
期刊
(82041)
经济(82041)
研究(56301)
(32408)
金融(32408)
中国(31773)
(28205)
管理(23911)
(19049)
科学(18895)
学报(18609)
教育(17723)
财经(15735)
大学(14983)
学学(13941)
(13539)
经济研究(13265)
业经(12584)
技术(12109)
农业(11218)
(11196)
问题(10998)
国际(10874)
理论(8471)
(8302)
论坛(8302)
现代(8145)
世界(7733)
技术经济(7700)
实践(7543)
共检索到256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陈立文  
随着2007年WTO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将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我国。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安全问题。为此,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宏微观效应进行评估,并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外资进入的替代效应与进入后的监管信息约束效应。面对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情况下,为避免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过度损害,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龙训  张立光  郑玉坤  
1992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对银行业的适度保护政策,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冲击较小,除了导致国内银行费用率上升外,对国内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差收入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带动了非贷款收益率和资产利润率的提高,并表现出一定的资产配置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将逐渐显露,国内银行需积极应对,增强竞争力;政府需要适当动用特别条款,避免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带来过度冲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本文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3 家国内银行1993 年—2002 年的面板数据,在国内首次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盈利状况、经营水平、抗风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影响在90 年代前半期不甚明显,到1998年以后才逐渐显著;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技术示范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在我国均有体现;此外,国内银行的盈利状况等还受自身资本充足率和费用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我国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要点。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陆文安  
在加入WTO 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那么,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如何?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那些冲击?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熊福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国內银行绩效影响的短期效应,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上的固有特点,我国银行业绩效在面临外资竞争时,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玮  
文章采用Panzar-Rosse模型测度了1985年至2008年间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类型在样本期内由寡头竞争型转变为垄断竞争型,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市场竞争程度相应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国内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外资银行进入初期并没有显著促进银行业的竞争,而是在进入程度达到某一阶段之后才起到刺激竞争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郝玉龙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隋聪  李恒  
本文利用2003~2010年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在模型设计中,本文引入3个虚拟变量,分别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前后中国银行业净利差变化、本土银行与外资银行净利差表现差异、参股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外资银行净利差表现差异。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利率管制和市场份额有限,外资银行进入并未体现出竞争效应;在中国市场环境下,外资银行的技术优势并不明显,相反劣势更加突出;参股投资的外资银行仅利用资本的投入就能通过本土银行网点、客户方面的优势分享收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平  时萌  
随着外资银行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它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究竟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它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哪些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银行业相关面板数据变量、用数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从短期看,会对我国银行业部分效率指标有一定负相关影响,但部分效率指标也有呈正相关描述。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加快银行内部机制改革,会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效率提升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王明倩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等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会依靠其在管理与经营、资产质量、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运用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杰  
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已经成为诸多国际银行巨头国际化战略步骤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力度不断加大,如何看待、分析、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时调整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战略,将是我国银行业监管者及商业银行经理人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基于银行国际化的一般规律,深入剖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动机、效应和策略,指出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主要是资源-内驱型导向,其市场战略呈现"广化、深化、强化、优化"四大趋势,对我国银行业的潜在影响日益显性化。为加快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提出当前我国银行业必须走内生性增长之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长春  
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及国际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外资银行扩展迅速,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成了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一环。由于外资银行经营的跨国特性,一国不能将其监管收益内部化,产生监管溢出效应。外资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阻碍双方之间监管信息的有效交流。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需要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更多的合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无序扩张的现实问题,对1999—200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蔓延现象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出蔓延现象,平均蔓延指数为3.9047,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22.67%,市区人口增长率为47%,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低密度扩张趋势;(2)我国城市蔓延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城市蔓延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肖晶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