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5)
- 2023(3257)
- 2022(2959)
- 2021(2943)
- 2020(2502)
- 2019(5570)
- 2018(5575)
- 2017(9348)
- 2016(5988)
- 2015(7499)
- 2014(7630)
- 2013(6941)
- 2012(6688)
- 2011(6071)
- 2010(6641)
- 2009(6076)
- 2008(6362)
- 2007(6186)
- 2006(5579)
- 2005(5103)
- 学科
- 济(17568)
- 经济(17536)
- 管理(15817)
- 业(14292)
- 企(13005)
- 企业(13005)
- 教学(12426)
- 理论(11031)
- 教育(8466)
- 学法(7940)
- 教学法(7940)
- 方法(6940)
- 中国(6438)
- 学(6324)
- 学理(6020)
- 学理论(6020)
- 农(5057)
- 财(4832)
- 数学(4741)
- 制(4731)
- 数学方法(4469)
- 业经(4433)
- 技术(4281)
- 研究(3931)
- 和(3757)
- 策(3608)
- 体(3490)
- 银(3332)
- 银行(3317)
- 组织(3231)
- 机构
- 学院(90667)
- 大学(90620)
- 研究(29371)
- 济(25957)
- 管理(25917)
- 经济(25007)
- 理学(20994)
- 理学院(20662)
- 中国(20590)
- 京(20218)
- 管理学(19858)
- 管理学院(19700)
- 科学(19652)
- 范(17306)
- 师范(17091)
- 江(16430)
- 所(16077)
- 技术(14827)
- 财(14703)
- 农(14632)
- 研究所(14290)
- 教育(14235)
- 州(13345)
- 师范大学(13268)
- 北京(13248)
- 中心(13156)
- 职业(12845)
- 业大(12412)
- 农业(11403)
- 财经(11178)
- 基金
- 项目(49969)
- 研究(40616)
- 科学(36550)
- 基金(30211)
- 家(26002)
- 国家(25664)
- 教育(23967)
- 省(22268)
- 科学基金(20729)
- 社会(20275)
- 编号(19095)
- 社会科(18838)
- 社会科学(18830)
- 划(18285)
- 成果(18053)
- 课题(15587)
- 基金项目(15244)
- 年(13729)
- 资助(13281)
- 自然(12875)
- 自然科(12601)
- 自然科学(12598)
- 自然科学基金(12343)
- 重点(12146)
- 项目编号(11207)
- 大学(10886)
- 部(10867)
- 性(10843)
- 规划(10705)
- 创(10450)
共检索到151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秀丽
本文试图结合外语教学实践和国内外对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研究,对外语教学原则中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即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原则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认为这种原则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社会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话语能力的培养和日常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维荣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良好的课堂交际气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习惯于把教学片面地理解为纯粹的意识活动,而对其中深刻影响着人们潜意识的暗示因素则估计不足。事实上,非语言行为正是通过对潜意识的暗示作用来调节课堂交际气氛、诱导学生的参与行为,从而影响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室空间的大小、不同形式的布局,暗示着不同的交际模式、营造着不同的交际气氛,从而制约着学生在交际中的角色感和参与水平。在容纳百人的阶梯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排列密集且固定成行,教师则高居讲台之上,且与学生保持一定间距。这种空间安排暗示着学生应守纪律、步调一致,并服从台上教师的中心控制,它所反映的是教师个人与学生全体的“一对多”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艳
我国各行各业与世界的接轨需要大量的外语交际人才,尤其需要懂得外国文化的外语交际人才,这就使得我国高校外语教学需要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尤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培养的重要标准之一。由张红玲教授撰写的《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可谓是我国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跨文化外语教学的专著。作者从外语教学的时代背景出发,阐明了在英语发展成为国际通用语形式之下,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瑞卿 温耀峰
简要介绍了自主学习的定义以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展示了通过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对比实验研究。调查、访谈和测试结果表明,学习策略训练,特别是元认知策略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学习效果。最后,对外语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等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这些因素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外语教学 学习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平 王瑞华
本文对在 2 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带入外语课堂教学作了探讨。笔者在文中列举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 ,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认为传统的外语教学“听、说、读、写、译”相互脱节的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培养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文章最后就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出了笔者的见解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璇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原则是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原则。教育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文规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这有助于大学生在今后工作、出国留学、外文资料阅读与研究以及在国际社交场合中,都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阅读、翻译、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最终教学目标。但是根据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这与缺乏有效的语言环境和外语交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璇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原则是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原则。教育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文规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这有助于大学生在今后工作、出国留学、外文资料阅读与研究以及在国际社交场合中,都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阅读、翻译、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最终教学目标。但是根据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这与缺乏有效的语言环境和外语交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樊葳葳
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即只注意语法、语音和词汇的教学,忽略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指出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外语教育,跨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瑞琴
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语言、文化、认知等角度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现象严重,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就如何在外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批判性思维培养 教学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路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要求外语学习者能够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许多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而语言的交际又不可离开文化,因此,将跨文化意识引入外语教学之中,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中,笔者通过阐述跨文化意识培养对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确其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进而为如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出一些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铂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格外侧重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思辨能力被公认为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并且是衡量高素质人才的国际标准之一。高校大学生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其思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的质量,而我国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着实令教育者焦急。公共外语课程作为一门贯穿整个大学学制的基础性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教育思路下,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辨能力缺乏的现状,如何在公共外语课程教学当中利用学科优势,引导、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丹
以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为目标的"后方法"理论、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为核心,分析两者间的关系发现,任何单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都是有限的,教学方法要具备多元性、开放性和相对性,强调组织外语教学要考虑特殊性、实践性和可行性三大特性,以及学习机会最大化、教学理念透明化、语言输入语境化、语言技能综合化、激活直觉探索、促进协商互动、促进自主学习、保证社会关联、提高文化意识和培养学习者语感等十大宏观策略。跨文化外语教学不是把外语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或工具来对待,而是要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理解和掌握,并以此获得在不同文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军红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 ,将各民族纳入“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使他们不仅能够掌握流利的英语口语 ,而且具备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熟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联系 ,英语教学各个环节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希望对英语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平
本文对我国的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做了探讨。文章就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扩展途径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认为加大在职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研究生培养途径。并以工程硕士的外语教学为对象,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与方法,对外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教育 外语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少蓉
现代旅游市场需要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才。涉外导游从事的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此类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文章分析了高校阶段涉外导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产生原因,阐明了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提高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就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