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0)
- 2023(11944)
- 2022(10149)
- 2021(9379)
- 2020(7813)
- 2019(17324)
- 2018(17079)
- 2017(31982)
- 2016(17529)
- 2015(19059)
- 2014(18661)
- 2013(18078)
- 2012(16918)
- 2011(15497)
- 2010(15752)
- 2009(14988)
- 2008(15141)
- 2007(14014)
- 2006(12394)
- 2005(11486)
- 学科
- 济(65490)
- 经济(65378)
- 管理(60387)
- 业(57286)
- 企(51479)
- 企业(51479)
- 方法(26422)
- 财(21891)
- 数学(20629)
- 数学方法(20332)
- 中国(19526)
- 制(19408)
- 技术(17862)
- 学(17390)
- 业经(17218)
- 农(16179)
- 理论(15257)
- 银(13843)
- 银行(13811)
- 务(13472)
- 财务(13442)
- 体(13414)
- 财务管理(13409)
- 行(13260)
- 融(13191)
- 金融(13188)
- 企业财务(12879)
- 技术管理(12582)
- 体制(11232)
- 划(11014)
- 机构
- 大学(257793)
- 学院(253739)
- 济(101997)
- 经济(99813)
- 管理(94436)
- 研究(86718)
- 理学(80693)
- 理学院(79720)
- 管理学(78412)
- 管理学院(77898)
- 中国(65011)
- 财(53960)
- 京(53873)
- 科学(52277)
- 所(44177)
- 财经(41560)
- 江(40257)
- 农(40209)
- 研究所(39610)
- 中心(38206)
- 经(37610)
- 业大(35220)
- 范(34370)
- 师范(34007)
- 北京(33788)
- 经济学(32215)
- 州(31609)
- 农业(31286)
- 院(30930)
- 财经大学(30917)
- 基金
- 项目(163592)
- 科学(130552)
- 基金(120020)
- 研究(119220)
- 家(105651)
- 国家(104748)
- 科学基金(89850)
- 社会(78128)
- 社会科(74028)
- 社会科学(74009)
- 省(64174)
- 基金项目(62884)
- 自然(57297)
- 教育(56110)
- 自然科(56050)
- 自然科学(56032)
- 自然科学基金(55109)
- 划(54211)
- 资助(47468)
- 编号(45790)
- 成果(39463)
- 创(39455)
- 重点(37744)
- 部(36849)
- 创新(35997)
- 制(34948)
- 发(34059)
- 课题(33563)
- 国家社会(32874)
- 性(32197)
共检索到393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小亮
关于外在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理论探讨 ,可以说既是解释各地外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路径依赖”和“进退障碍”现象 ,以及经济发展差距原因的现实需要 ,也是不同经济流派中制度变迁理论要探讨的一个前沿课题。为此 ,本文首选述评了新制度经济学、演进主义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有关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化缘由的不同理论解说 ;然后概括地分析了外在制度及其创新的本质属性 ,并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制度变迁框架 ,更适合于外在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分析 ;再后 ,粗线条地分析了制约外在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最后 ,从中得出一般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以期能够引起经济理论与实...
关键词:
外在制度 创新 差异性与多样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小亮
一、关于制度创新差异性 与多样性缘由的不同理论解说 关于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缘由,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解说主要有: 1.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立足于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经济哲学基础,沿用新古典主义的边际成本——收益和供求市场均衡分析方法,从制度创新的动因源泉与条件以及变迁路径等角度,阐明了制度创新差异性与多样性之缘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光文 刘建新 陈雪阳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 融资障碍却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对比分析发现, 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内因在于民营企业融资力的弱质性, 其外在表征为民营企业融资力的地区性差异、产业性差异、所有制性质差异、企业规模性差异和企业管理方式差异。对此, 通过融资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地减弱民营企业融资力差异性, 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莉
国际经验表明对外贸易能促进制度变迁,从而加速经济增长。鉴于中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和结构非常不均衡,针对单一省份的实证检验显得更有意义。本文采用协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省份为单位检验了对外贸易、制度变迁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针对"对外贸易发展——促进制度变迁——加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表现,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 差异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宇峰 陈启清
文章从"有效制度的收敛性"这一命题出发,分别讨论了"历史偶然的随机冲击"、"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以及"利益集团假设"对制度分叉路径与绩效差异的发散性解释,力图打开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和不完美的动态制度结构,以描绘出人类历史中制度发展的图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青 扬甦华
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个具有互依性的有机系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制度结构的非均衡,从而为制度变迁提供了动力和压力;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源泉,也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而创新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保证下进行,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为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持和经济支持;制度变迁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结果,同时它又成为创新和新的经济增长的出发点。
关键词:
创新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本文通过考察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并作出了以下推断: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国家有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密
制度的创新总有一定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通常具有路径依赖性。从制度变迁来看农业制度改革,会发现农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强,缺乏创新,导致农业发展相对落后。本文从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业制度的不足,提出了农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农业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崇强 翟国方 李莎莎 吴云清
[目的及方法]以脆弱性理论和VSD模型,基于制度因素度量了2013年中国31个省域的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并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和障碍度分析。[结果](1)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在我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较高,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低,大部分省区经济增长系统相对稳定与安全。在制度应对性高的省区,经济脆弱性较低;在制度应对性低,增长要素敏感性强的省区,经济脆弱性高。(2)空间特征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呈现西—中—东脆弱性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3)空间热点地区显示,脆弱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崇强 翟国方 李莎莎 吴云清
[目的及方法]以脆弱性理论和VSD模型,基于制度因素度量了2013年中国31个省域的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并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和障碍度分析。[结果](1)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在我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较高,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低,大部分省区经济增长系统相对稳定与安全。在制度应对性高的省区,经济脆弱性较低;在制度应对性低,增长要素敏感性强的省区,经济脆弱性高。(2)空间特征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系统脆弱性呈现西—中—东脆弱性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3)空间热点地区显示,脆弱性高值集聚的热点地区为不发达的西部省区。(4)障碍度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第三产业增长、出口增长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是主要的增长障碍。[结论]增加经济制度的应对性,可以消减经济增长系统的脆弱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永峰
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人必须激活学习本能、发挥创新精神,形成集体共有的心智模式,才能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构筑一个相对确定的生存空间。人类社会中,制度即集体心智模式的外化;非正式制度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正式制度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然而,制度时刻存在着被"异化"的可能,制度一旦"异化"就反过来控制了人本身,致使人的心智陷于"休眠"而无法有效应对新的不确定性。为此,人类必须始终对制度怀有警惕之心,对集体心智模式拥有高度的自觉。一句话,必须保证人类的制度创新精神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有限理性 制度创新 心智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怀 邓韬
在深化改革的大前提之下,制度变迁理论有着重要的分析和指导意义。而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地方政府和利益团体通过相互勾结左右制度变迁的现象,造成在原有主体之下,制度变迁理论对于中国问题欠缺解释力度。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区别,针对国外经典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对主体划分的环境不适应性提出新的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各主体在制度变迁中对其利益造成不同影响时的相关反应,得出符合中国现状的研究结论,并针对其中不合理现象提出了应对措施,期望为解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寻求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继军
市场营销理论的制度变迁与创新高继军北京商学院研究生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企业营销实践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理论从无到有,其间走过了一条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路,在历史将带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也许该回首审视一下营销理论的发展史,沿着其演变轨迹努力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明岷
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建立,由于其在制度模式、参保机制、缴费机制、给付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导致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保证其公平性、合理性和充足性。因此,应当采取拟定失地农民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等措施,使其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