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1)
- 2023(7239)
- 2022(5954)
- 2021(5514)
- 2020(4550)
- 2019(10129)
- 2018(10117)
- 2017(19284)
- 2016(10789)
- 2015(11988)
- 2014(12307)
- 2013(11638)
- 2012(11090)
- 2011(10191)
- 2010(10680)
- 2009(10200)
- 2008(10213)
- 2007(9611)
- 2006(8702)
- 2005(8064)
- 学科
- 济(38744)
- 经济(38686)
- 管理(34622)
- 业(30087)
- 企(25497)
- 企业(25497)
- 财(13203)
- 农(12551)
- 中国(12488)
- 方法(12358)
- 制(11569)
- 学(11040)
- 策(9972)
- 理论(9506)
- 数学(9495)
- 业经(9381)
- 数学方法(9303)
- 银(8749)
- 银行(8735)
- 体(8678)
- 行(8416)
- 教育(8143)
- 融(7904)
- 金融(7896)
- 地方(7790)
- 贸(7714)
- 贸易(7711)
- 务(7702)
- 农业(7686)
- 财务(7667)
- 机构
- 学院(157519)
- 大学(156230)
- 济(61796)
- 经济(60193)
- 管理(55945)
- 研究(55906)
- 理学(46283)
- 理学院(45748)
- 管理学(44946)
- 管理学院(44623)
- 中国(42986)
- 京(33880)
- 财(33668)
- 科学(32713)
- 所(28585)
- 江(26813)
- 研究所(25462)
- 农(25134)
- 中心(25102)
- 财经(24982)
- 范(23491)
- 师范(23283)
- 经(22443)
- 北京(21693)
- 州(21006)
- 业大(20596)
- 院(20211)
- 农业(19417)
- 经济学(18295)
- 师范大学(18237)
- 基金
- 项目(94425)
- 研究(74072)
- 科学(73839)
- 基金(66122)
- 家(56861)
- 国家(56288)
- 科学基金(47390)
- 社会(45052)
- 社会科(42460)
- 社会科学(42452)
- 省(37272)
- 教育(34879)
- 基金项目(33027)
- 编号(31989)
- 划(31620)
- 自然(29003)
- 成果(28851)
- 自然科(28271)
- 自然科学(28262)
- 自然科学基金(27757)
- 资助(27651)
- 课题(23580)
- 重点(21416)
- 部(20978)
- 发(20627)
- 性(19793)
- 年(19526)
- 项目编号(19495)
- 创(19124)
- 教育部(17966)
共检索到256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弗拉基米尔·亚库宁 孙明丽
本文拟探讨现代国际关系诸多的关键问题之一,即价值观因素在外交决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与地位。自西方取得冷战的胜利以来,曾长期决定国家间关系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开始被视为时代错误。福山(F.Fukuyama)关于历史终结的讨论预告了一个新纪元的开始:硬实力让位于软实力;国家间的冲突让位于基于相同价值观的合作。全球化经济将塑造全新的世界框架。认为冷战已经结束的乐观态度持续了大约十年。然而,笔者发现即使是发达国家其安全也未得到保障;边界的划定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同一条国际准则(norm)被解释得五花八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多年以来,政治家和学者们都一致宣称世界已经步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的动荡时期。笔者在21世纪错综复杂的政治语境下,从价值观因素的现实主义视角分析了民主和平论的不同方面,将其投射于美国外交政策分歧的相关背景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回归是必要的。冷战的胜利在西方被视为准则的胜利,该胜利移除了掌控世界命运的政治家和统治者头脑中的现实主义逻辑,大量的特定价值观将其取代。二十几年里,在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上述价值观的普及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世界政治的可预见性。认识到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价值观因素的作用,笔者试图提出可能被有关各方接受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关系模式。
关键词:
国际关系 价值观 软实力 全球世界秩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赵洋
印度国防研究和分析研究院外交政策是以国家的长期国家利益为基础的,它需要同时考虑到国内和国际因素。当政府发生变动的时候,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国家的处事风格和对外政策的优先事项确实会发生变化。这样,我们就预期会在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当中同时发现变化的和不变的内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nski)在2010年1-2月号的《外交》杂志上评论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他认为,奥巴马在上任不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高天明 程新
欧盟是世界资源的主要进口地区,年资源进口量均超10亿t,欧盟经济发展受资源约束严重。近年欧盟资源外交呈现了新的变化,2008年11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资源的总体原材料战略——《欧盟原材料倡议》,标志着欧盟资源政策的新走向。在对欧盟资源供需状况、资源政策走向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欧盟战略资源稀缺,而中国等少数国家储量丰富;欧盟新能源技术发展快速,而中国刚刚起步。因此,中欧在战略性资源、农产品资源等具有较高的互补性,在化石和新能源技术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提出了驱动欧盟资源外交的5个主要力量,这些力量为欧盟资源外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加强了谈判的力量,提供了安全的资源外交环境,并确保了欧盟资源...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资源外交 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郭锐 凌胜利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感归属和价值诉求,大多兴起于社会转型与断裂时期,以其模糊性赢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其黏合性彰显了巨大的工具价值。现代化推动了当前韩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其主要采取宣扬民族文化优越性、寻求历史荣光与付诸现实政策等建构方式。其间,经过诸多危机事件的碰撞,韩国民族主义逐渐形成了从民族情感到民族意识形态的广泛领域,在现实政策中不断得以强化,并通过对外交决策机制的介入、社会氛围的营造、意识形态的塑造等深刻影响着韩国外交政策。
关键词:
韩国民族主义 韩国外交政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臧秀玲 宋小霞
日本政治文化的多元性特点,表现为日本外交政策的两面性和暧昧性;对外寻求在国际体系中“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观,极力向外扩张,寻求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神道教主要体现在对外交决策制定人员及外交政策的牵制作用;“耻感文化”使日本外交具有敏感性,很大程度上是对外部世界行为的被动反应,同时也使日本外交很少考虑道德问题;“集团主义”表现为在国际交往方面十分谨慎和追求与强国的结盟。
关键词:
日本 政治文化 外交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马霜
宗教作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诸多因素之一,具有无形(宗教价值观)和有形(宗教团体)两种力量,较之其它因素有其特殊甚至更为持久的影响。一方面,宗教思想是美国外交思想的基石,另一方面宗教价值观和宗教团体又通过理念、选举、立法和政策等向度影响着美国外交。尤其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愈发凸显宗教因素。美国国内宗教情况、宗教价值观、宗教团体以及在具有宗教文化背景的人权外交都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宗教因素 基督教 人权外交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亮
安倍内阁的对华外交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其目标设定是使双边关系重回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但却采取"以包围迫谈判"的路径依赖,一方面制造舆论,渲染"中国威胁",另一方面重拾"价值观外交",积极构筑对华的"战略包围"。本文认为,这种两面手法的实质是多边战略对冲和双边"政经分离"的综合布局,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对日战略布局的能力,亟须战略定力与政策弹力的相辅相成,以应对新的挑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伍玉林
分析俄罗斯政治代表的青年后继者在人文科学领域受过专门训练的高等院校的学生关于国家民族利益等问题的观点是判断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未来走向的重要方法之一。调研通过匿名回答完成了对现代国际体系的伙伴与俄罗斯的反对者、俄罗斯的外交策略、俄罗斯的内部等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俄罗斯,调研,外交政策,回答者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兰君 楚树龙
唐纳德·特朗普在一年多的竞选和当选后的一个多月中,已经鲜明地展现出他的个人形象、特性、政策主张和倾向。在即将主政的半年到一年期间,特朗普会千方百计地继续展现他个人的理念和风格,实现他的理想和信念,实施他在竞选中的政策主张,兑现他的某些承诺。可以看出,今后美国内政外交将呈现较为鲜明的"特朗普新政"特色。经济社会政策将更加"共和党化":减税、基建、放松对金融机构和能源行业的管制,但反对多边贸易安排则违反共和党长期的"自由贸易主张";反移民、反医改等社会政策将难以实施。外交方面试图发起"特朗普革命",包括与盟国
关键词:
美国 特朗普政府 内政外交趋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乔林生
新世纪日本对东盟的外交政策,摆脱了经济外交的单一性,在发展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取得了区域合作的突破性进展,并加强与东盟的政治对话、安全合作以及军事交流,旨在主导亚洲经济一体化,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安全影响,并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要一极,逐步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
关键词:
日本 东盟 外交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兰君 楚树龙
唐纳德·特朗普在一年多的竞选和当选后的一个多月中,已经鲜明地展现出他的个人形象、特性、政策主张和倾向。在即将主政的半年到一年期间,特朗普会千方百计地继续展现他个人的理念和风格,实现他的理想和信念,实施他在竞选中的政策主张,兑现他的某些承诺。可以看出,今后美国内政外交将呈现较为鲜明的"特朗普新政"特色。经济社会政策将更加"共和党化":减税、基建、放松对金融机构和能源行业的管制,但反对多边贸易安排则违反共和党长期的"自由贸易主张";反移民、反医改等社会政策将难以实施。外交方面试图发起"特朗普革命",包括与盟国关系、美俄关系、中东政策以及台湾问题等对华外交方面。但美国和世界不是特朗普总统一个人可以说了算、可以决定的。在国内他将受到国会、利益集团、舆论和公众等强大势力的制约,在世界上受到各国的牵制,特朗普能否真正成为美国一位"强势总统"仍是不确定的。
关键词:
美国 特朗普政府 内政外交趋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河 吴雪
冷战结束后,中朝关系逐渐向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正常的国家关系"转变。2010年以来朝鲜半岛发生的多次争议事件导致局势不稳加剧,中国对朝鲜半岛外交及中朝双边关系面临微妙形势。分析当前中国对朝外交新形势,应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调整对朝政策:承担必要责任,摆脱被动牵制;撬动对朝"杠杆",发挥主动影响;遵循务实原则,谋求国家利益;理解对方关切,保持传统友谊,从而实现中朝关系长远而健康的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永生
21世纪初期日本经济外交随着日本国家战略与日本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出现了急剧转变。2005年以前,是以"入常"为核心、由"大国战略"支配下的经济外交政策。当时日本经济外交十分重视政府开发援助(ODA)这一政策手段,目的是推动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实现。到2005年以后,走向尚不完全明确,但追求双边、多边和地区经济合作,服务于日本国家新的政治战略和经济利益的政策宗旨没有改变。其中,以参加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合作协定(TPP)等地区合作成为重点,也包括同东盟、大湄公河、印度、中韩等国家和地区经济紧密合作、自由贸易区合作等。同时,遏制中国色彩的政策成分日益凸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