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3)
- 2023(5023)
- 2022(4095)
- 2021(3939)
- 2020(3095)
- 2019(7046)
- 2018(6964)
- 2017(13918)
- 2016(7652)
- 2015(8308)
- 2014(8259)
- 2013(8468)
- 2012(7939)
- 2011(7317)
- 2010(7641)
- 2009(7386)
- 2008(7202)
- 2007(7012)
- 2006(6428)
- 2005(5695)
- 学科
- 农(48000)
- 济(41352)
- 经济(41319)
- 农业(32081)
- 业(29165)
- 业经(14962)
- 管理(13352)
- 农业经济(12258)
- 方法(11843)
- 地方(10817)
- 数学(10565)
- 数学方法(10505)
- 中国(10075)
- 发(9690)
- 村(9414)
- 农村(9397)
- 发展(8566)
- 展(8547)
- 制(8500)
- 企(8251)
- 企业(8251)
- 土地(7331)
- 财(7250)
- 收入(7246)
- 建设(7141)
- 劳(7139)
- 劳动(7135)
- 策(7024)
- 学(7023)
- 及其(7002)
- 机构
- 学院(116403)
- 大学(110937)
- 济(53080)
- 经济(52178)
- 农(43581)
- 管理(41755)
- 研究(40529)
- 理学(35619)
- 理学院(35310)
- 管理学(34809)
- 管理学院(34619)
- 中国(33337)
- 农业(32680)
- 业大(24466)
- 科学(23957)
- 财(22765)
- 京(22456)
- 所(21007)
- 农业大学(19786)
- 中心(19735)
- 江(19109)
- 研究所(18736)
- 财经(17106)
- 范(16128)
- 师范(16039)
- 省(15798)
- 业(15700)
- 经济学(15698)
- 经济管理(15584)
- 经(15454)
- 基金
- 项目(71644)
- 研究(56545)
- 科学(56220)
- 基金(51542)
- 家(44388)
- 国家(43847)
- 社会(37596)
- 科学基金(36756)
- 社会科(35101)
- 社会科学(35093)
- 省(29752)
- 基金项目(27472)
- 农(26840)
- 编号(24632)
- 教育(23525)
- 划(23016)
- 自然(20585)
- 成果(20062)
- 自然科(20037)
- 自然科学(20036)
- 自然科学基金(19687)
- 资助(19551)
- 发(17783)
- 部(16419)
- 课题(16000)
- 重点(15851)
- 国家社会(15844)
- 性(15327)
- 发展(14945)
- 业(14847)
共检索到184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苑胜利
发展农业离不开资金,资金要靠积累来组织。而农村资金的积累,实质上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农村货币向农村资金转化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研究和思考农村资金问题的时候,往往简单地从农村资金的需要与供给的角度出发,把解决需求供给的缺口落脚到由谁家拿钱上,结果不是因国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笔
近年,人们在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中,诸如科技、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等,已越来越意识到,农村资金逐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瓶颈,资金短缺已深深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决策者和产生者,而农村资金在目前我国财政支出构成不可能进行大的调整以及其它渠道难以实行强制注入的情况下,其基本出路在于农村自身的积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家林
论农村资金积累○许家林一、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与农村资金积累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机制运行的基本目标是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现行的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天宏
农村新旧体制更替,一方面旧的不适应的资金管理机制逐步瓦解;另一方面,新的资金管理机制正在形成与完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农村资金运行无序的问题,从而影响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行。我们认为,应从纵横角度考虑,尽快建立农村资金积累多维性调控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锡群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以后,农民生产,生活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农民生产还需要国家贷款。在正常情况下,农村的资金积累与农民的收入是紧密相连的,但农民手中有了钱,是否增加积累,积累后的投向,都是由农民自己决定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岳衡
去年十一月份,我们到陕西延安地区北部的志丹、吴旗和子长等贫困县,作了为期三个星期的农村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和全国一样,陕北老区也发生了很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家林
论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运行的基础:农村资金积累许家林一、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与农村资金积累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机制运行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巫启玉
所谓农村发展资金需求,应当是有“消化能力”的资金需求,只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消化能力”,才会通过劳力、资源、技术的重新组结,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开拓出新的资金“积累源泉”。没有可靠的劳力、资源、技术的科学组结的资金需求,是不具备资金“消化能力”的虚假的资金需求,它不能形成新的资金“积累源泉”。由于农村商品经济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正客观地、有规律、有节奏地迅速发展,农村的资金“消化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世亮 刘芸芸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以“双包”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林牧副渔工全面发展,生产门路越来越广。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农村资金运动的规模,农业自身的生产积累速度加快。这里我们编选了全国各地农村有关广开生产门路,增加生产收入,解决资金问题的若干例子,以供大家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发 李溦
在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曾一直是工业部门扩张所需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它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即税收方式,“剪刀差”方式、储蓄方式。农业为我国的工业化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农业究竟为工业化提供了多少资金积累?它在工业化的全部资本积累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农业提供资金积累的三种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主要方式?三者呈现什么样的结构?其演化趋势如何?搞清楚这些问题,需要对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积累进行全面的数量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冰华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仍然实行以土地生产资料功能为主的直接保障方式,农民难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农村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受到制约;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重视农村土地的产权价值,实施农村土地产权货币化的政策,建立以农村土地产权货币价值为基础的可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土地保障 农地产权 货币化 农村社会保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裴平
资金缺口是发展中国家跳出“低水平均衡陷井”,实现经济起飞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困难。要在短期内弥补资金缺口,仅靠国内有限的资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很有必要利用外资。但是,利用外资的立足点决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弥补资金缺口上。对我国近十多年来利用外资实践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只有把增强资金积累能力作为利用外资的立足点,才能充分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使国民经济步入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总的30%多,农业劳动力占整个就业比重的60%多,农业的发展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深入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农业发展有赖于合理的政策,有赖于资金的投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农业的各项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省睁 刘惟煌 肖敏慧
农村资金的合理流向是发挥资金投入最大效益的关键。合理的农村资金积累率,是农村经济足额投入和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本课题立足于赣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分析,力求解决以下问题:1.农村资金合理积累率的标准取向;2.农村资金积累机制和农村资金流向引导保障机制的构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尚学
资金积累中的“储蓄──投资”及金融工具张尚学没有丰厚的资金,便没有经济增长,而丰厚资金的形成恰恰依赖于储蓄和投资,依赖于精良高效的“储蓄─—投资”机制;金融的发展、金融制度的深化使储蓄和投资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储蓄─—投资”机制也由此进入了主要靠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