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5)
- 2023(5308)
- 2022(4538)
- 2021(4233)
- 2020(3675)
- 2019(8308)
- 2018(8241)
- 2017(16334)
- 2016(9172)
- 2015(10031)
- 2014(10314)
- 2013(10458)
- 2012(9645)
- 2011(8721)
- 2010(8754)
- 2009(8252)
- 2008(8537)
- 2007(7588)
- 2006(6565)
- 2005(5954)
- 学科
- 济(38561)
- 经济(38524)
- 管理(33313)
- 业(32484)
- 企(29837)
- 企业(29837)
- 方法(20360)
- 数学(17639)
- 数学方法(17460)
- 财(13459)
- 务(9990)
- 财务(9960)
- 财务管理(9939)
- 学(9582)
- 企业财务(9550)
- 中国(8888)
- 制(8470)
- 业经(7612)
- 理论(7512)
- 销(7476)
- 供销(7470)
- 银(7464)
- 银行(7438)
- 贸(7369)
- 贸易(7364)
- 农(7189)
- 易(7162)
- 融(7132)
- 金融(7131)
- 行(7020)
- 机构
- 大学(138452)
- 学院(135687)
- 济(53973)
- 经济(52818)
- 管理(49310)
- 研究(45894)
- 理学(42266)
- 理学院(41768)
- 管理学(40892)
- 管理学院(40662)
- 中国(36645)
- 财(28831)
- 科学(28743)
- 京(28673)
- 所(24633)
- 财经(22979)
- 农(22793)
- 研究所(22267)
- 经(20849)
- 中心(20546)
- 业大(19995)
- 江(19958)
- 农业(18159)
- 北京(18046)
- 范(17386)
- 财经大学(17352)
- 经济学(17302)
- 师范(17168)
- 州(16831)
- 院(15765)
- 基金
- 项目(86855)
- 科学(68293)
- 基金(65162)
- 研究(58522)
- 家(58193)
- 国家(57741)
- 科学基金(49027)
- 社会(38023)
- 社会科(36163)
- 社会科学(36153)
- 自然(33694)
- 基金项目(33625)
- 自然科(33009)
- 自然科学(33003)
- 省(32729)
- 自然科学基金(32458)
- 资助(28499)
- 划(28278)
- 教育(27909)
- 编号(21154)
- 部(19957)
- 重点(19840)
- 成果(18407)
- 创(17523)
- 科研(17277)
- 教育部(17129)
- 性(17088)
- 发(16621)
- 计划(16479)
- 创新(16449)
共检索到204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安仲
本文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联系起来,研究基础货币可控性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中央银行不能控制的基础货币随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影响部分地被货币乘数的随机波动的影响抵消,因此基础货币不可控并不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不可控。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运信
本文认为把现金存款比率、超额准备率等影响货币乘数的因子分离开来进行分析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货币乘数受中央银行以外的因素影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乘数本身是否可预测。本文评估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及1996年以来我国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实现程度,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还是比较强的,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偏离其目标并不完全是控制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这种程度的偏离是可接受的,也是必要的修正。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可预测性 可控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鑫
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不受利率等机会成本变量的影响。但现实中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使得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和调节变得比较困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作章 贝政新 胡杰
20世纪 90年代以前日本的货币政策为传统的利率诱导型 ,90年代以后 ,为了克服经济萧条 ,日本银行采取了大幅度放松银根的政策。1 995年在再贴现率降低为 0 .5 %的历史最低记录后 ,日本将作为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 (无担保银行隔夜拆款利率 )依次下调 ,1 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8月间采取了所谓的零利率政策。日本银行想通过降低中长期利率来拉动总需求的增加。但是其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并不理想 ,其原因之一是货币乘数下降。本文以 90年代为中心 ,考察日本货币乘数为什么下降 ,并探讨如何使其货币乘数上升
关键词: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放松银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向祥华 董红霞
1994年以来 ,我国货币供应的实际值一直达不到到货币供应的目标值 ,可供性不足。出现这种情况 ,既有货币供应目标本身的问题 ,也有外部环境问题。要提高我国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可控性 ,中央银行必须扩大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活动范围 ,进行相应政策的调整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中介目标 可控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何敏
一、开放经济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开放经济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商品市场的开放、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外汇储备的波动对既定货币控制目标的冲击。 商品市场的开放是开放经济的首要标志。对外贸易发展越快,意味着国内商品市场开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森 卢紫珺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始终是金融领域热议的话题。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能力会发现,在基础货币具有内生特征的背景下,中央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乘数施加影响,从而控制住货币供给。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 内外生性 货币乘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武俊 燕安
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信贷规模成为市场谈论和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信贷规模的可控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是有效的,信贷增长是我国物价增长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格兰杰因,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它们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信贷规模的可控性较差,外汇占款导致的存差规模扩大削弱了央行控制信贷规模的能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有效性 可控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立
利用2000年1月~2010年3月间的月度数据,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从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的角度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与实际产出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二者却容易受到非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央银行对其可控性较差,导致间接调控模式下的货币政策经常造成短期内产出的大幅波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金铎 唐济革
如何在确保组织灵活性的同时,提升组织的可控性——这是组织运行成长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有效的控制体系中,要非常清楚什么权可以授,什么权不能多授,授了权以后有什么样的控制机制,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嵘
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个关键变量是利率。一般来讲,利率与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为反相关关系,但这一关系在我国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考量。鉴于我国处在利率市场化的过渡时期,管制利率与正在培养中的市场基准利率Shibor并存,应该通过Shibor作为中间变量来分析央行调控管制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连优
多少年来,人们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颇费心血,想过许多办法,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面对现实,人们又认为伤亡事故总是防不胜防的难以抗拒的职业危险。的确,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可以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由于建筑施工的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卜永祥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呈现一定的内生性,当前应增加央行国债持有量,解决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带来的对冲操作工具不足问题。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 相关系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朋飞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和物价变动的影响,主要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来考察。本文对中国1996年到2003年的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发现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达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金融调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少锋 李金苹
随着电商直播带货模式的快速发展,直播带货中的产品失败事件频发。社交媒体环境下顾客针对直播带货产品失败事件的报复,极易给主播和企业带来舆论危机,有效弱化顾客报复欲望、抵减事件负面影响成为主播和企业面临的重要管理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考察直播带货产品失败事件中顾客与主播间准浪漫关系在感知可控性与报复欲望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顾客感知可控性越强(即认为主播对产品失败事件负主要责任),其对主播的报复欲望越强;准浪漫关系能产生“由爱生恨”的调节效应,强化感知可控性对报复欲望的正向影响。可见,在直播带货情境下,主播与异性顾客之间独特的强关系即准浪漫关系(虚拟、单方面、恋爱似的亲密关系),不仅不一定能够帮助企业弱化直播带货产品失败事件的负面影响,反而有可能强化这种负面影响,这与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观点是不同的。鉴于直播带货情境下顾客与主播之间的强关系(准浪漫关系)并非总能带来积极结果,为做好直播带货产品失败情境下的危机管理,需要主播从源头上把控产品品质,这是规避产品失败事件与顾客报复欲望的最佳策略。而产品失败事件一旦发生,为避免顾客“由爱生恨”造成负面影响,需要特别关注那些与主播具有强准浪漫关系的异性顾客并进行有效安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