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1)
- 2023(4037)
- 2022(3156)
- 2021(2831)
- 2020(2214)
- 2019(4679)
- 2018(4423)
- 2017(8303)
- 2016(4566)
- 2015(5005)
- 2014(4851)
- 2013(4649)
- 2012(4357)
- 2011(3963)
- 2010(4127)
- 2009(4036)
- 2008(4187)
- 2007(3944)
- 2006(3701)
- 2005(3455)
- 学科
- 济(18940)
- 经济(18832)
- 管理(16026)
- 业(13595)
- 企(12237)
- 企业(12237)
- 中国(6216)
- 农(6213)
- 制(6027)
- 方法(5952)
- 财(5813)
- 业经(5140)
- 地方(4497)
- 理论(4403)
- 体(4358)
- 学(4356)
- 数学(4256)
- 数学方法(4184)
- 教育(3880)
- 工作(3736)
- 体制(3568)
- 农业(3371)
- 银(3338)
- 银行(3338)
- 务(3320)
- 财务(3277)
- 财务管理(3264)
- 和(3260)
- 划(3220)
- 行(3203)
- 机构
- 大学(71802)
- 学院(69727)
- 济(25936)
- 经济(25283)
- 管理(25094)
- 研究(23223)
- 理学(21094)
- 理学院(20842)
- 管理学(20495)
- 管理学院(20352)
- 中国(17716)
- 财(14978)
- 京(14549)
- 科学(12926)
- 范(11670)
- 师范(11627)
- 财经(11478)
- 江(11132)
- 所(11046)
- 中心(10553)
- 经(10294)
- 研究所(9723)
- 师范大学(9465)
- 州(9174)
- 北京(9124)
- 农(8487)
- 财经大学(8439)
- 院(8199)
- 经济学(8070)
- 业大(7854)
- 基金
- 项目(42926)
- 研究(34747)
- 科学(34372)
- 基金(31030)
- 家(26464)
- 国家(26201)
- 社会(23527)
- 科学基金(22409)
- 社会科(22031)
- 社会科学(22019)
- 省(16452)
- 教育(16310)
- 基金项目(15479)
- 划(14172)
- 编号(14074)
- 成果(13378)
- 自然(12017)
- 自然科(11700)
- 自然科学(11697)
- 自然科学基金(11492)
- 资助(11317)
- 课题(10613)
- 国家社会(10038)
- 重点(10003)
- 部(9760)
- 制(9750)
- 性(9224)
- 发(9175)
- 项目编号(9005)
- 教育部(8822)
共检索到112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子奇 张建
网格化社会治理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基层协作治理的具体体现。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代表的基层协作治理,解决了“条块分工”治理体系中存在的覆盖不全面、下沉不深入带来的治理缝隙、治理不能等问题。基层协作治理之所以能满足当前基层治理需要,是充分利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结构洞”“弱关系”原理的结果。基层协作治理也存在协助动力不足、结构不稳和制度不够等问题。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基层协作治理,有必要提升法治思维、规范主体职责和构建激励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博娟 刘翠英
创新食品安全治理体制,必须改进治理方式,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我国已初步形成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但仍需不断完善,使食品安全治理有法可依。目前,鉴于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仍凸显诸多不足,应当有针对性地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着手改进,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总体水平。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社会治理 法治保障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治菊 梁嘉俊
东西部协作中的社会帮扶,是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参与东西部协作、开展社会帮扶的过程。在“十四五”时期,这些帮扶以产业协作、教育协作、就业协作、消费协作等形式,围绕“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社会主导”三种类型开展。社会帮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保障于东西部协作的政策体系,维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府际关系,未来需要针对东西部协作中社会帮扶的需求,通过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扩大社会自主性、强化共同体意识、走向协同治理等方式,推进帮扶边界清晰化、帮扶责任清单化、帮扶目标精准化、帮扶路径多元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滕玉成 臧文杰
基层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是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治理主体的关系互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从认知层面归因,关系互动困境源于主体认知偏误和关系认知偏误,由此导致对治理主体间关系的界定偏差。这种偏差包括界定内容不全面和界定所涵摄主体类型不完整两种情况。对此,可整合元治理、协同治理、网络化治理以及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依据,萃取"差序"这一本土社会文化概念,将基层治理主体间关系界定为"差序—协同"关系,阐述其特征,诠释其生成互动逻辑,并提出相应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今秋十月,公众视野里最大的亮点,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这场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把"法治"的问题摆到了治国理政的最高层次,依法治国从执政理念细化到具体的法制、制度建设与各项措施安排环节,无疑向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迈出了更为关键的步伐,必将掀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这意味着我国各行各业法制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也意味着依法行政的理念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丙涛 潘美薇 杨梅
近年来,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债务问题正在引起学界与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甚至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重要障碍。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多数只是关注了地方治理的困难,却很少进行问题原因的分析,也很少看到对地方政府进行各种治理模式探索积极意义的挖掘。本文将以公共经济理论为基础,从需求多元的角度剖析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经验,以期为今天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基层治理改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
地方财政 基层治理 历史 理论 多元分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晨丹
对"社会治理"的研究应当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时应当在法律规定职能范围内;二是要积极倡导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如公民、社会组织等)加入到社会治理过程中,尊重以及保障治理活动参与者的各项权利,实现治理的良好效果。本文以法治为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社会治理实现的两个因素,明确了参与式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进而论证了建立健全政府权力制约机制以及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法治化是解决我国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一剂良方。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参与 参与主体 法治保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华 刘秀华 杨继文
数字社会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应有之义,现阶段我国数字社会建设中科技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回应法治”的要求下,通过归纳推理分析发现:数字社会建设中科技治理体系构建应从监管、主体、权利、权能4个方面提出完善进路。具体来看:在监管层面,应加强法律监管与社会监管共同作用;在主体层面,应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促使社会主体和市场力量积极参与科技治理;在权利层面,应加强数字科技研发中个人数据权利保障,明确个人数据权利属性;在权能层面,应明晰政府部门、科研专家、社会公众等主体权责关系,明确各治理主体之间的行为权限边界。
关键词:
数字社会 科技治理 法治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慧明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我国现代化治理目标的实现。在城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农村社会原有的治理方式无法满足新问题新形势的要求,需要以法治保障农村社会治理的有序推进。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优化法治保障的对策建议,为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也为实现农村治理目标贡献些许力量。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农村现代化 法治保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孟磊
公民参与公共图书馆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公民文化权实现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图书馆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就公民参与的法律保障而言仍存在着待改进的地方。揆诸欧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法制建设经验,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图书馆治理法治保障,需要从法理上明确公民参与是权利而不仅是政策产物,自制度建设角度强化对公民参与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保障,在实践层面着重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公民参与 治理 法治保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杨
经济要发展 ,法治要先行。西部地区大开发必须要有法治保障 ,走依法开发之路。本文阐述了西部开发必须加强法治保障的必要性以及完善西部开发法治保障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法治建设 法治保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双林 姜群华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法治保障。立法方面,缺乏良法;执法方面,缺乏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体制,机构职能重叠,执法不严,执法无效,且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利益平衡方面,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等,缺乏有效的法律调节手段等。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健全法治化的行政执法体制,依法调整各方利益,强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参32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翱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是:以自治为主体、以法治为主导、以德治为基础。厘清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明确了未来我国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点,那就是以自治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村规民约这一软法治理,法治、德治协同发力,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自治 法治 德治 乡村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
治理的目标是达到善治,而善治则被视为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高等教育的公共利益主要由高等教育的微观组织——大学承载并实现。因此,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
[期刊] 求索
[作者]
田先红
基层政府间关系是透视基层治理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卸责行为在部分基层政府间关系中存在。在卸责方式上,包括上级向下级卸责、上级职能部门向下级卸责;在卸责策略上,包括事前卸责和事后卸责。卸责行为的滋生与蔓延,将离间基层政府间关系,加剧基层权责失衡。为缓解基层政府间卸责行为,需要建立宽严适度的问责制度,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效治理基层政府卸责行为。
关键词:
共谋 卸责 弹性体制 基层政府间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