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2)
2023(13005)
2022(10806)
2021(10043)
2020(8596)
2019(19423)
2018(18929)
2017(37086)
2016(19426)
2015(21728)
2014(21354)
2013(20745)
2012(18715)
2011(16560)
2010(16690)
2009(16051)
2008(14650)
2007(12855)
2006(11040)
2005(10020)
作者
(50896)
(42182)
(42059)
(40149)
(26904)
(20186)
(19354)
(16486)
(16320)
(14873)
(14478)
(14420)
(13364)
(13303)
(13133)
(12952)
(12531)
(12199)
(12127)
(12065)
(10374)
(10192)
(9868)
(9789)
(9611)
(9573)
(9341)
(9063)
(8303)
(8191)
学科
(76317)
经济(76200)
管理(62974)
(61330)
(52776)
企业(52776)
方法(36825)
数学(31328)
数学方法(30946)
(28768)
金融(28764)
(27313)
银行(27303)
(26953)
中国(26925)
(26226)
(23140)
业经(19438)
(19038)
(18079)
财务(18022)
财务管理(17982)
企业财务(17136)
理论(14891)
(14665)
地方(13970)
(13435)
贸易(13422)
(13152)
农业(12626)
机构
大学(267496)
学院(266142)
(113946)
经济(111707)
管理(106250)
理学(90967)
理学院(90137)
管理学(88758)
管理学院(88241)
研究(79511)
中国(71404)
(60515)
(53037)
财经(47696)
(43311)
科学(43048)
中心(40612)
(39369)
经济学(37112)
(36481)
财经大学(35861)
(33927)
经济学院(33577)
业大(33298)
北京(32570)
研究所(32422)
(31845)
(31590)
师范(31557)
商学(29477)
基金
项目(177434)
科学(142400)
研究(134086)
基金(132671)
(112414)
国家(111473)
科学基金(98668)
社会(89294)
社会科(84739)
社会科学(84720)
基金项目(69925)
(67965)
教育(62282)
自然(61523)
自然科(60143)
自然科学(60129)
自然科学基金(59072)
(56680)
资助(53564)
编号(53419)
成果(43543)
(40986)
(39572)
重点(39437)
(38048)
国家社会(37780)
教育部(36748)
(36717)
课题(36225)
人文(36099)
期刊
(119520)
经济(119520)
研究(82990)
中国(50949)
(50134)
(44484)
金融(44484)
管理(39833)
学报(34912)
科学(33242)
(30586)
大学(29048)
学学(27564)
财经(25395)
教育(25007)
技术(23120)
(21630)
农业(19220)
经济研究(18617)
业经(18268)
问题(15723)
理论(14435)
财会(13669)
实践(13056)
(13056)
(12511)
技术经济(12370)
(11844)
现代(11621)
会计(11496)
共检索到399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卓武扬  
金融道德风险严重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的严峻现实。金融道德风险源于风险行为人对自己不承担全部风险后果的预期。因而,打破该预期的风险责任机制是规制金融道德风险的契入点,而金融道德风险的责任又包括风险行为责任和风险损失责任。金融道德风险的法律规制,包括事前警慑、事中制衡和事后追究的法律制度,是法律以其权威和强制性对金融道德风险行为及风险心理进行遏制和约束。其中,法律对于金融道德风险责任的追究,既起着补偿损失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惩罚违规以体现法律之正义作用,更能衍发和派生出法律对风险行为的心理警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卓武扬  
金融道德风险严重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的严峻现实。金融道德风险源于风险行为人对自己不承担全部风险后果的预期,因而,打破该预期的风险责任机制是规制金融道德风险的契入点,而金融道德风险的责任又包括风险行为责任和风险损害责任。金融道德风险的法律规制,包括事前警慑、事中制衡和事后追究的法律制度,是法律以其权威和强制性对金融道德风险行为及风险心理进行遏制和约束。其中,法律对于金融道德风险责任的追究,既起着补偿损失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惩罚违规以体现法律之正义的作用,更能衍发和派生出法律对风险行为的心理警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卓武扬  张小南  
金融创新风险理应从法律责任角度加以控制,从追责模式、责任形式和责任主体等方面加以完善。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之间应当在法律责任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既防范和控制风险,又鼓励和促进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庞瑞芝  吕越  刘建明  
本文在分析河北省易县的小额信贷扶贫社运作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小额信贷模式在中国运行中存在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指导下的小额信贷运作;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克服小额信贷实践中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完善小额信贷模式在我国实践的若干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波  杨春然  
公司的价值是有限的,而公司侵权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公司可能成为投资人进行风险投资的工具。在没有控制股东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不愿意进行这种风险投资。当控制股东出现时,控制股东有可能利用其控制地位使公司从事风险活动。公司通过取得风险利益与承担责任的时间差来逃避法律责任,使自己获得巨额利润,而将经营成本外化。有限责任规则阻止第三人越过公司层追究控制股东的侵权责任,而刑法典规定的单位犯罪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通过科处控制股东的责任来控制公司的侵权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期实现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金融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我国农村金融联结中面临着模式风险、契约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农民贷款难、流程繁杂的现象也长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联结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农村信贷体系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农村金融联结合同条款、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法律监管制度等举措对于保障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我国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梅  
市场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企业道德风险。法律是克服企业道德风险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对企业道德风险的法律防治,应着重于营造市场法制环境,促进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并致力于完善信用制度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信息公开义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康  邓阳立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还具有降低信息不对称、弱化道德风险的效果。但由于金融科技自身属性,其在金融市场运用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新型道德风险。因而,规范金融科技应用规则并完善监管制度,以有效规制新型道德风险,是金融科技应用监管的现实需求。这有待于从金融科技的标准化、透明度、合规性等角度建立健全相关规则,并通过创新监管手段、明确监管责任,将金融科技应用纳入到有效监管的框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云  
目前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的领域,把危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过度的金融创新和缺乏监管,以及宏观经济失衡和信用过度膨胀所产生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经济学的这些反思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金融危机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过程,但其分析往往限于表层的原因,由此提出的对策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十分有效,却也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要从根本上防止金融危机,必须对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里发表的五篇笔谈,从经济伦理的立场出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如贫富悬殊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新自由主义、道德风险、美国的消费文化等,对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深化我们对于金融危机的认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一场灾难,都会对我们的经济、金融以及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一次金融危机也是一笔财富,它给我们提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少军  赵一洋  
数字货币、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智能保险等数字金融创新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呈现出“金融消费行为网络化、金融机构运营平台化、金融服务行为算法化、金融数据要素产权化、货币信用数字通证化”等创新发展趋势。同时,数字金融创新可能引发的新型金融风险问题和金融消费权益侵害问题也日益突出,现行金融法律体系的滞后性逐渐显现。本文认为应根据新趋势、新问题,建立和完善与数字金融时代相适应的数字金融法律规制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蕙章  李锋森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数字经济新型垄断问题也日渐突出,若不及时加以应对可能会影响市场竞争,进而侵害消费者权益,加剧金融风险传染。基于经济学原理和技术、市场、监管等方面因素,分析数字经济新型垄断的主要成因,解构其典型形式,并从法治、监管、风险防控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制建议。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新型垄断的主要成因包括数字经济具有平台化、网络效应和虚拟性等特征,新型垄断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以及监管部门对数字经济创新坚持宽容谦抑的监管理念;新型垄断的典型形式包括平台生态垄断、数据垄断、算法合谋、轴辐协议、扼杀式收购等。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应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坚持竞争执法与竞争倡导同步推进,推动数字平台的互联互通,统筹兼顾数据共享开放与隐私保护,有效防控金融科技带来的金融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勇杰  
农业保险是一种高风险性的险种,这种高风险性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交易中存在道德风险的因素。本文系统分析了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存在的内涵机理和道德风险产生的因素,提出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的防范对策:引入高科技手段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构筑系统的道德风险监管体系;加强农户的道德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