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9)
- 2023(9244)
- 2022(7810)
- 2021(7475)
- 2020(6424)
- 2019(14674)
- 2018(14537)
- 2017(27697)
- 2016(14911)
- 2015(16791)
- 2014(16775)
- 2013(15922)
- 2012(14326)
- 2011(12501)
- 2010(12201)
- 2009(10995)
- 2008(10771)
- 2007(9135)
- 2006(7406)
- 2005(6241)
- 学科
- 济(55014)
- 经济(54947)
- 管理(45625)
- 业(40825)
- 企(35000)
- 企业(35000)
- 方法(27829)
- 数学(24271)
- 数学方法(23924)
- 财(18947)
- 农(14169)
- 中国(14049)
- 务(13193)
- 财务(13140)
- 财务管理(13109)
- 学(12769)
- 企业财务(12302)
- 业经(11823)
- 制(11655)
- 理论(11015)
- 体(9427)
- 地方(9297)
- 农业(9153)
- 贸(9086)
- 贸易(9083)
- 银(9070)
- 银行(9052)
- 融(8981)
- 金融(8973)
- 易(8843)
- 机构
- 学院(201398)
- 大学(200991)
- 管理(78458)
- 济(78192)
- 经济(76602)
- 理学(67950)
- 理学院(67291)
- 管理学(66046)
- 管理学院(65664)
- 研究(59542)
- 中国(45934)
- 财(41350)
- 京(40410)
- 科学(36039)
- 财经(32441)
- 江(29959)
- 农(29755)
- 经(29403)
- 中心(29035)
- 业大(28743)
- 所(28681)
- 范(26026)
- 师范(25724)
- 研究所(25480)
- 北京(24171)
- 经济学(24138)
- 财经大学(24036)
- 州(23378)
- 农业(23230)
- 院(22114)
- 基金
- 项目(139009)
- 科学(110040)
- 研究(103391)
- 基金(101502)
- 家(87877)
- 国家(87138)
- 科学基金(75883)
- 社会(65733)
- 社会科(62308)
- 社会科学(62294)
- 省(54665)
- 基金项目(53790)
- 自然(48828)
- 教育(48823)
- 自然科(47741)
- 自然科学(47727)
- 自然科学基金(46858)
- 划(45865)
- 编号(42106)
- 资助(40769)
- 成果(34034)
- 部(31250)
- 重点(31171)
- 创(29407)
- 发(28862)
- 课题(28763)
- 创新(27503)
- 国家社会(27423)
- 教育部(27308)
- 科研(27167)
共检索到288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芳 张晓云
会计主体本质是重要但尚未达成共识的理论问题。本文根据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的逻辑关系,基于对法律主体本质的认识,提出了经济利益统一体这一会计主体本质,并认为法律主体仅仅是会计主体范围的界定标准。这样的认识不仅能很好地解释超越法律主体的合并报表主体,也适用于构成法律主体之一的分支机构主体。
关键词:
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本质 统一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森 王新光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大,有时甚至可以与国家抗衡。然而,从国际法的理论来看,跨国公司没有国际法的法律主体地位。从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赋予跨国公司有限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改善某些权利的保护,从而可以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改善国际治理,促进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赋予跨国公司有限地位时,必须把握好跨国公司的国际法地位和国家主权的平衡,使其协调发展,并使跨国公司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习彧
人工智能的热点效应引发了各类派生讨论,问题集中在对人工智能的法律定性上,涉及是否应赋予其法律人格等。思考是否应当将法律主体资格延伸至人工智能上,为法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想实验。本文的观点是,为了解释人工智能的行为效力而主张赋予其法律主体资格是没有必要的。毕竟只有人类才可以理解"权利"与"责任"的涵义,机器只能被设计成遵守规则,却不能理解规则。所以即便创设出类似于"电子人"的法律人格,法律规则也无法对机器本身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相对现实的路径应当是考虑如何通过法律去影响机器背后的人(包括人工智能的设计者、制造商以及使用者等)的行为层面,进而解决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责任制度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袁健洋
营业是商人本质要素之一。商法理论通说认为,营业具有二元性,包括客观意义营业和主观意义营业。客观意义营业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主观意义营业却备受冷落,相关研究甚少,这影响了营业在商人本质中的规定性地位。在商人本质要素的研究中,营业的核心内涵是主观意义营业。在商主体制度构建中,贯穿主观意义营业这一红线,有助于实现商主体制度的科学、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主观意义营业 商人 商主体制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沈一辉
会计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是因为违反《会计法》及其他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规定,或违反与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约定而形成的,根据违法的性质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的责任。笔者认为《会计法》对于会计行为主体的规定,应考虑会计主体面临的会计环境,做到权责的统一。一、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探讨《会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第五十条释义单位负责人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丹
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相关责任人按比例承担法律责任是国际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必须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相关责任人及其法律责任比例认定的主体。会计师事务所和法院由于自身的局限,不能作为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及法律责任边界界定的适格主体。司法会计鉴定中心由于具备会计与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加之其社会地位的独立性、权威性,使其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专业性、公正性。能够成为未来虚假会计信息法律责任认定的适格主体。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学文
文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的法律主体地位的现状,论述了正确界定公共图书馆的法律主体地位的意义,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事业单位法人,其应具备法人成立的法定条件,指出专门图书馆立法应关注公共图书馆的经营性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虹
在当前农地融资的试点实践以及各地的地方性立法中,农地融资授信主体的法律定位不够清晰。因此,从法律关系的视角思考与界定农地融资授信主体的法律性质与法律形式实有必要。农地融资授信主体是兼具债权人和抵押权人性质的金融机构,其法律形式的选择应区别与衡量不同的农地融资业务,即林地林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以及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采用不同的政策性或专业性金融机构的形式。
关键词:
农地融资 授信主体 法律定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清军
生态补偿机制运行首要解决的是谁补偿谁即主体问题,生态补偿的主体制度即是生态补偿实践中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过分强调政府的补偿主体地位容易形成一个封闭的和单一的生态补偿主体,不利于形成开放的生态补偿主体体系,生态补偿主体的类型化可能背离生态补偿立法与实践的客观需求,弱化生态补偿理论的统摄力。生态补偿主体是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它以权属明确为一般前提,在主体的权利明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各种利益之间的合作。生态补偿机制以政府补偿为主导,以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责为关键。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应以责权利相统一为一般思路,以生态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为重点考量。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过程是生态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与合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景义
世界各国的破产法律制度,各具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但就破产法的适用范围而言,基本形成了商人破产主义和一般破产主义两种不同的立法体例。多数国家破产法基于自然人的经济主体属性,将自然人破产纳入其调整范围。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仍采用商人破产主义,否定自然人的破产能力。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现行破产法有必要拓宽其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自然人也应成为破产法的调整对象。本文立足自然人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这一现实,拟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汲取国外破产法律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建议。
关键词:
破产法 个人破产 法律制度构建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善根
法律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各种新问题、新困境,引发了人工智能法律地等各层面的考虑,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法律上的主体,但其是一种新型的、从属的法律主体。构成智能在运行过程中处于无主体状态及现有法律是否陷于无解的局面。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身份认证,对符合主体资格技术标准的人工智能,建立相应的主体资格和身份。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主体论 客体论 从属主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涛
本文运用商法理论与会计学理论对商主体与企业会计主体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澄清了会计与法律界对两者关系认识上的误区,指出商主体与企业会计主体均为企业,两者具有同一性。
关键词:
商主体 会计主体 企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尚志强
什么是成本?就这个问题在我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成本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产品的价值中物化劳动的价值(C)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的货币表现。这是队纯理论宏观经济学角度给成本下的定义,可称之为“理论成本”。有人认为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这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给成本下的定义,不妨称之为“企业成本”。有人认为成本就是对象化的费用。按不同的对象可分为产品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项目成本等等。这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给成本下的定义,我们姑且称之为“管理成本”。应该说这几种观点均有其各自的道理,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成本的理解和使用也是多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