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2)
2023(3878)
2022(3378)
2021(3122)
2020(2719)
2019(6212)
2018(5990)
2017(9943)
2016(6957)
2015(8463)
2014(8544)
2013(7375)
2012(6682)
2011(6257)
2010(6517)
2009(5262)
2008(5142)
2007(4832)
2006(4219)
2005(3800)
作者
(18249)
(15029)
(14884)
(14304)
(9542)
(7292)
(6883)
(5922)
(5823)
(5680)
(5273)
(5116)
(4972)
(4931)
(4789)
(4777)
(4654)
(4554)
(4430)
(4289)
(4158)
(3837)
(3721)
(3617)
(3509)
(3435)
(3416)
(3303)
(3185)
(3134)
学科
(17212)
经济(17200)
管理(13084)
(11156)
教育(10737)
中国(9806)
理论(9092)
教学(8362)
(8327)
企业(8327)
方法(8001)
数学(6646)
数学方法(6513)
(6197)
学法(5668)
教学法(5668)
(5051)
学理(4885)
学理论(4885)
学校(4520)
技术(4460)
业经(4113)
农业(4037)
思想(3773)
政治(3707)
思想政治(3542)
政治教育(3542)
治教(3542)
德育(3524)
研究(3410)
机构
学院(92820)
大学(87530)
研究(29958)
(27007)
经济(26144)
管理(25493)
理学(21669)
理学院(21269)
管理学(20541)
管理学院(20375)
职业(19762)
科学(19468)
技术(19284)
(18995)
(18941)
师范(18855)
教育(18335)
中国(17566)
(16526)
(16431)
(16003)
研究所(14610)
师范大学(14500)
业大(14349)
职业技术(13942)
技术学院(13025)
农业(13013)
(12751)
(12684)
中心(12535)
基金
项目(57101)
研究(48863)
科学(44372)
基金(35103)
教育(31054)
(29865)
国家(29447)
(26983)
社会(26186)
社会科(24496)
社会科学(24487)
科学基金(24175)
编号(23891)
(23005)
课题(20260)
成果(20063)
基金项目(18524)
(17952)
规划(14633)
重点(14504)
自然(14195)
资助(14188)
自然科(13852)
自然科学(13848)
自然科学基金(13608)
(13328)
项目编号(13305)
(12941)
(12648)
(12548)
期刊
教育(39883)
(30840)
经济(30840)
中国(28610)
研究(27795)
职业(18006)
学报(16479)
技术(16461)
(14486)
大学(12696)
科学(12670)
技术教育(11904)
职业技术(11904)
职业技术教育(11904)
学学(11281)
(10184)
农业(10148)
管理(8533)
(7885)
论坛(7885)
财经(6393)
(5692)
(5640)
图书(5599)
职教(5429)
成人(5044)
成人教育(5044)
(5000)
高等(4678)
业经(4535)
共检索到141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同德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是职业院校主要教学目标,然而,技能的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必备要素包括:场地设备条件、师资条件、实验实训项目设置、教学过程监控管理以及考核评价等,各要素独立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我们惟有确保各要素并使其充分发挥教学功能,才能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国勇  
"软能力"作为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的学习和以后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有关"软能力"研究的现状,对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对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软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认为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和养成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丽红  刘萍  
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耐心坚持,专业敬业。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中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而技术人才恰恰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此,重拾"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诉求。世界技能大赛是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其评价标准不仅强调高难度、快速度,更重在制作产品过程中每一步的精度和质量,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对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的研究,探讨参赛学生训练方案,促进职业院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培养优质毕业生,让学生在文化的传承中获得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凯  
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几年高职领域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以及理论知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分析实习、实训、实验这三个教学环节,却鲜有提及。结合实践教学理论发现,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必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文章基于强身战略背景,分析探索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景泉  汤晓华  周志刚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从2008年的第一届到2013年的第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逐渐成为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与选拔的平台,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008年,全国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00余名中职和高职选手参加了10个专业类别、24个竞赛项目的决赛;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提高大赛的社会参与面和专业覆盖面,提升比赛水平、扩大国际影响,推动职教专业改革为目标,主办单位达到31个,共设置26个专业类别的100个竞赛项目,承办地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柏清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操作技能、教育理论与方法、职业指导四部分,主要通过加强教师的自我教育、搞好继续教育的"软硬件"建设以及鼓励教师到企业接受实践教育等途径来获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云东  李俊涛  刘金明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的顶级赛事,始终与产业紧密贴合,关注行业企业发展动向,引领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本着以赛促建、以赛促改、赛教融合的原则,探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对策,可从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课程建设与优化、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备赛场地与设备向非赛教学实践活动迁移、融入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协会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等方面展开。实践证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有效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妙林  
本文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切入点,提出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强化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管理的重要性围绕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综合能力,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贯穿到教学工作之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东菊  
世界技能大赛作为青年工人参加的国际顶尖级技能大赛,其影响力受到世界的瞩目。我国作为第53位成员加入世界技能大赛组织,并于2011年组队参加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世界技能大赛更是对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检验和参照依据。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情况,揭示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启示,对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应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枫  
一是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是根据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颖  王冬凤  罗洪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念如何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人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工匠精神培养去探讨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内在品质,有助于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寨平  
分析了职业院校在产教结合中建立学生职业养成性培养模式,提出了职业养成性培养模式设计方案,探讨了其评价体系,并针对目前实施难点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明友  
职业院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职业意识的教育,不利于新形式下学生的就业与未来从业的可持续发展。职业院校教育应由只重视职业技能培养转向职业意识培养与职业技能训练并重的方向。注重构建职业意识培养的平台,通过多种教育渠道,推动其知识内化,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国烛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界定、组成及形成,阐述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及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元  
职业教育要取得长远发展,重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职业能力是与完成某项职业活动有关的肢体的和认知的动作体系、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根据职业能力的层级性,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层、专业能力层和特定能力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包括感知、模仿、练习、内化等四个阶段,呈现的是"隐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的螺旋上升模式;其培养要通过感知过程的情景化、模仿过程的标准化、练习过程的岗位化和内化过程的个性化等四个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