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1)
- 2023(12763)
- 2022(11263)
- 2021(10491)
- 2020(8799)
- 2019(20308)
- 2018(20228)
- 2017(38405)
- 2016(21219)
- 2015(23694)
- 2014(23664)
- 2013(23224)
- 2012(21067)
- 2011(19033)
- 2010(19136)
- 2009(17292)
- 2008(16701)
- 2007(14748)
- 2006(12750)
- 2005(11003)
- 学科
- 济(78495)
- 经济(78415)
- 管理(63290)
- 业(61163)
- 企(52295)
- 企业(52295)
- 方法(36878)
- 数学(31030)
- 数学方法(30679)
- 农(21849)
- 中国(21813)
- 技术(19820)
- 业经(19195)
- 学(18757)
- 财(18701)
- 理论(17474)
- 地方(16069)
- 制(15438)
- 农业(14562)
- 教育(14421)
- 和(13504)
- 贸(13174)
- 贸易(13164)
- 技术管理(13125)
- 易(12734)
- 环境(12568)
- 划(12095)
- 务(11866)
- 财务(11800)
- 财务管理(11780)
- 机构
- 大学(299834)
- 学院(298181)
- 管理(119322)
- 济(111660)
- 经济(108890)
- 理学(103793)
- 理学院(102622)
- 管理学(100850)
- 管理学院(100303)
- 研究(96280)
- 中国(68245)
- 京(63757)
- 科学(62002)
- 财(50072)
- 所(48103)
- 农(48055)
- 业大(46106)
- 研究所(44131)
- 江(44054)
- 中心(43058)
- 范(42162)
- 师范(41795)
- 财经(40672)
- 北京(40016)
- 农业(37481)
- 经(36895)
- 州(35898)
- 院(34627)
- 技术(33658)
- 师范大学(33521)
- 基金
- 项目(207022)
- 科学(162683)
- 研究(153557)
- 基金(147664)
- 家(128446)
- 国家(127299)
- 科学基金(109604)
- 社会(94597)
- 社会科(89522)
- 社会科学(89498)
- 省(83729)
- 基金项目(79423)
- 教育(72189)
- 自然(71442)
- 划(69849)
- 自然科(69780)
- 自然科学(69763)
- 自然科学基金(68533)
- 编号(63300)
- 资助(59293)
- 成果(51693)
- 创(46957)
- 重点(46453)
- 部(45029)
- 课题(44659)
- 发(44059)
- 创新(43007)
- 项目编号(39050)
- 科研(38898)
- 大学(38727)
- 期刊
- 济(123036)
- 经济(123036)
- 研究(87593)
- 中国(61043)
- 学报(49556)
- 科学(44635)
- 教育(44357)
- 管理(44063)
- 农(43153)
- 大学(37418)
- 财(36952)
- 学学(34749)
- 农业(30371)
- 技术(27974)
- 融(20854)
- 金融(20854)
- 业经(20265)
- 财经(20109)
- 经济研究(18194)
- 图书(17915)
- 科技(17210)
- 经(17118)
- 业(15927)
- 问题(15610)
- 技术经济(15087)
- 理论(14391)
- 版(14121)
- 实践(13364)
- 践(13364)
- 现代(13280)
共检索到428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英姿 李占华
研究生导师的素质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培养具有创新型的研究生需要导师具备高层次的素质:优秀的学术道德、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能洞悉把握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具有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研究优势;立志创新的意识与可行、持续的创新方式;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中外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
创新型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 素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尧
分析了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内容,指出要从确立问题意识入手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以解决问题为手段来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通过融合科学与人文,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道德素质,来促进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养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振强
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怎样的培养理念、采取怎样的培养模式、通过怎样的培养环节,在具有一定知识背景基础上和为期不长的学制时间内,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创新人才工程内涵建设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仲科
讨论了年轻博士生导师应具备的科学的世界观,奋进的人生观,系统、敏锐的学科前沿洞察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宽阔的相关知识,优秀的表达能力,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诲人不倦的精神和面向未来的发展眼光等十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佳栋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科技技术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研究生科技人才培养更是大众所关注焦点。本文将结合《基于素质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书,分析探索如何在高质量发展格局下优化研究生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具体建议,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贡献微薄力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祎鸿
认为研究生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导师应该是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者、创造性的知识传递者、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者、市场化引路者以及研究生做人的楷模。
关键词:
导师 研究生 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永霞 田恩铭 阮洪生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体系中,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双导师"制度的真正实施,与师资配置、身份转换、利益平衡、制度建设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只有正确处理和认识影响要素在"双导师"制度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双导师"制度作用,达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阶段目标。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双导师”制度 运作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健
为了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科技创新素质的人才,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采用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科技史资源,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凸显自然科学的批判性,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强调科学技术方法教学,给学生科技创新的工具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宝民
依照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分析了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质量标准;围绕军队研究生教育"三个转变",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实际,提出了研究生培养的具体目标,探索了突出军政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军校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军校 研究生培养 军政素质 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卫宁
艺术教育为创新素质教育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心理。通过分析与探索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艺术教育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青 侯卉 唐志伟 王晓军 张娟 段丽萍
定义了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介绍了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在新形势下切实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人才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综合素质 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爱华
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与音乐素质教育●李爱华人们预测,21世纪科学技术将加速发展和急剧变化,人类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高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这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时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理工科研究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卢黎歌
研究生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研究生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和思考:一是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二是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三是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嵩
社会实践是提高研究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研究生素质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有多种形式,但在社会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机制,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社会实践 研究生 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