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6)
2023(14131)
2022(12049)
2021(11201)
2020(9245)
2019(21099)
2018(20794)
2017(39832)
2016(21392)
2015(24144)
2014(24042)
2013(23427)
2012(21982)
2011(19725)
2010(19952)
2009(18223)
2008(18002)
2007(16001)
2006(14230)
2005(12894)
作者
(60348)
(50084)
(50058)
(47519)
(32065)
(24083)
(22724)
(19553)
(19294)
(17900)
(17304)
(17126)
(15844)
(15544)
(15478)
(15318)
(14955)
(14627)
(14542)
(14331)
(12447)
(12209)
(12158)
(11739)
(11325)
(11226)
(11047)
(10914)
(10077)
(9852)
学科
(94581)
经济(94469)
管理(62251)
(58470)
(46970)
企业(46970)
方法(36674)
数学(31281)
数学方法(30697)
中国(30339)
(26167)
地方(25082)
(22703)
业经(21433)
(17936)
农业(17656)
(17527)
(16321)
贸易(16307)
(15695)
(15480)
银行(15464)
理论(15429)
(14977)
金融(14975)
环境(14831)
(14819)
(14261)
(14068)
技术(14057)
机构
学院(303770)
大学(302953)
(123892)
经济(121057)
管理(115475)
研究(102936)
理学(97813)
理学院(96658)
管理学(94824)
管理学院(94236)
中国(79652)
(65319)
科学(61716)
(59060)
(50869)
中心(48442)
(47193)
财经(46071)
(45630)
研究所(45320)
(43765)
师范(43399)
(41650)
北京(41417)
业大(41058)
(38463)
经济学(37900)
(37573)
农业(35065)
师范大学(35011)
基金
项目(197138)
科学(156669)
研究(147547)
基金(142559)
(122789)
国家(121684)
科学基金(105812)
社会(94740)
社会科(89787)
社会科学(89762)
(77330)
基金项目(75185)
教育(68111)
自然(66660)
(65265)
自然科(65172)
自然科学(65160)
自然科学基金(63936)
编号(60119)
资助(57705)
成果(49350)
(46632)
重点(44368)
(43441)
课题(42053)
(40824)
国家社会(39168)
创新(38144)
教育部(37770)
发展(37483)
期刊
(145787)
经济(145787)
研究(96217)
中国(63355)
(47009)
管理(44699)
学报(43293)
(42942)
科学(41571)
教育(37992)
大学(34320)
学学(31905)
(30294)
金融(30294)
农业(29242)
技术(28407)
业经(24841)
财经(23857)
经济研究(22045)
问题(20807)
(20700)
图书(15841)
技术经济(14833)
(14810)
(14789)
(14653)
理论(14341)
现代(14322)
(14045)
资源(13596)
共检索到471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新明  
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地解决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满足公众和社会利益,以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商玉秀  王普斌  
城市规划离不开哲学思维。古老的《道德经》蕴含着完善的生态智慧和人文精神。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理解老子哲学,并把它与现代城市规划工作联系起来,就会得到很多启示,这对于促进城市规划科学化、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蒋晶容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绿色城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对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由此引发了城市规划和设计上的变革。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只有符合绿色发展的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环境的有序发展。文章以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践为基础,指出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符合可持续性理念和绿色理念的城市规划具体路径和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的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小鹰  
本文首先从系统论的角度对规划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阐述了规划作为一种手段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规划是将现实世界与理性世界的人类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整合在一起的过程 ,使社会有序、和谐的运行。规划的体系结构由战略规划、整体规划、部门规划、空间规划构成 ,在规划的层次性和时效性的关联下而形成 ,规划的对象和内容依人们对自然 (生态 )秩序、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技术秩序和经济秩序等的不同理解和追求而具体确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恩  
面对城市规划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用全新的理念去重新定位城市规划实施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小带大的原则,遵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走出一条符合经济转型、以城带城、公共设施完备、承载能力较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路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城市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关注的重点话题。在分析智慧城市发展背景、概念内涵、建设状况的基础上,从智慧城市建设层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角度,阐述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生命有机体的视角分析智慧城市的空间组织,基于技术、社会经济、管理、空间等要素相互作用的新空间范式,进行智慧城市空间组织。通过城市智能应用系统建设,将智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体系,解决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设健康、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松志  董观志  
在对以往的城市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后,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既要关注早期的城市发展理论的分散化与集中主义思想,又要关注现代城市发展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吸收其精髓的基础上,以协同论、系统论、控制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理论,构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提出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并从学科、理论、哲学层面构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组织框架。结合顺德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以公平、持续、协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三大目标的规划来解决发展中的三大矛盾,才能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莹  
文章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城市为降低地震破坏和损失而进行的避震疏散规划的原则、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和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再生  
本文对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原则、步骤、主要内容以及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手段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敏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导致城市规划的国家本位向公众本位过渡 ,而社会利益集团的复杂性更对公众利益造成威胁。在此紧要关头 ,公众参与更凸显重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公众参与的“梯子理论”、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 ,并对不尽如人意的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的现状给出了理论分析及制度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历男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对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需求的基础上 ,指出了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我国城市的特点 ,提出了制定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并对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总体结构和总体配置以及实施步骤提出了设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苗泽华  
早在 19世纪 ,生态学家就提出了生态规划的思想 ,2 0世纪 60年代以后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环境运动的发展 ,生态规划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利用生态规划的理论对工业企业进行科学的规划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 ,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要促进工业企业与所在区域环境的和谐、持续与发展 ,需要树立现代生态观念 ,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 ,制定并实施生态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林申  运迎霞  潘昆  
科技革命之于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哲学传统启迪、学科诞生先导、方法路线推动与热点主题引领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同步性与滞后性、全面性与局限性、单向性与双向性的特点。新的科技革命影响下,现实、公共、物理空间之外的体验、私人、虚拟空间或许也应成为关注点,城市社会规划或许将成为编制体系重点之一,超尺度空间重构或许将成为可能:城市规划学科应努力摆脱实证技术困境和"科学价值"困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世豪  
本文指出,县(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县(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的核心是调控人地关系。此外,本文运用县(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论证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使区域发展理论的应用价值得到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