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7)
2023(9268)
2022(7714)
2021(6829)
2020(5289)
2019(11973)
2018(11823)
2017(22171)
2016(11836)
2015(13092)
2014(13275)
2013(13334)
2012(13129)
2011(12442)
2010(13024)
2009(12223)
2008(11850)
2007(10918)
2006(10369)
2005(9853)
作者
(36912)
(30854)
(30777)
(29227)
(20065)
(14725)
(13860)
(11940)
(11877)
(11106)
(10848)
(10302)
(10197)
(10039)
(9725)
(9587)
(9173)
(8926)
(8853)
(8529)
(8046)
(7634)
(7502)
(7298)
(7074)
(7033)
(6723)
(6672)
(6375)
(6039)
学科
(78847)
经济(78780)
管理(31392)
(27331)
地方(26015)
中国(24555)
(19964)
企业(19964)
方法(19055)
(16057)
业经(15936)
数学(15834)
地方经济(15776)
数学方法(15725)
(14617)
(12548)
(11742)
金融(11741)
农业(11525)
环境(11215)
(11057)
(10899)
银行(10888)
(10716)
(9870)
(9593)
贸易(9580)
理论(9203)
(9066)
(9036)
机构
学院(187048)
大学(186369)
(87822)
经济(85938)
研究(74573)
管理(63989)
中国(56049)
理学(52672)
理学院(51879)
管理学(51102)
管理学院(50732)
科学(43152)
(41631)
(38575)
(38384)
研究所(34161)
中心(31670)
(30285)
财经(29518)
(28632)
师范(28424)
经济学(28201)
(27912)
北京(27354)
(26474)
(26472)
(24790)
经济学院(24778)
师范大学(22956)
业大(22792)
基金
项目(110655)
科学(87700)
研究(83273)
基金(78933)
(67846)
国家(67219)
科学基金(57241)
社会(55804)
社会科(52897)
社会科学(52883)
(43609)
基金项目(41079)
教育(36866)
(36396)
自然(33485)
自然科(32688)
自然科学(32682)
编号(32433)
自然科学基金(32069)
资助(31551)
(31262)
成果(27521)
发展(25992)
(25571)
重点(25527)
课题(24851)
(23855)
国家社会(23299)
(22269)
创新(20937)
期刊
(117096)
经济(117096)
研究(69688)
中国(43537)
(28215)
(27256)
管理(27006)
学报(25985)
科学(25945)
教育(22117)
(21104)
金融(21104)
大学(20115)
经济研究(19167)
学学(18790)
农业(18370)
业经(17624)
技术(16946)
财经(16747)
问题(16344)
(14727)
技术经济(11069)
(11019)
世界(10785)
(10144)
现代(9964)
国际(9950)
商业(9727)
经济问题(9511)
经济管理(9121)
共检索到31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森  卢紫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群作为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对一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功能、产业配置功能以及空间布局等是影响城市群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国内外一些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群关乎一国经济的发展。而如何发展环渤海城市群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雪铭  倪玉娟  宋伟  
本文采用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得分作为测算对象,选择1987~2005年的数据对环渤海19个代表性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首次进行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的分析计算,定量阐释了研究区域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均衡程度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区域内城市间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均衡性不断增强,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环渤海地区城市首位分布不明显,首位城市的垄断力在不断下降;(3)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布由"单核心"向"三核心"转变,到2005年基本形成北京、大连、青岛的三角格局;(4)根据城市人居环境位序—规模曲线形状的变化,将环渤海所选城市划分成三类:人居环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浩  李新春  
当今,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国家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特别强调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培育和规划。淮海城市群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典型的省际边缘合作型城市群。本文系统回顾了淮海城市群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协同发展历程,梳理总结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问题导向出发,提出了未来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殿茹  赵淑芹  李献士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选取了四个方面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进行了重点评价,分析了水资源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压力态势,得出了相应结论。结果表明:本区域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压力是明显的,且呈动态趋势。为了解决本区域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应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以保证本区域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文姣  
文章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52个地级市1993-2013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资中心收敛态势和空间溢出性十分显著。具体而言,河北、北京、内蒙古和山西的各城市以天津为中心逐步收敛,山东半岛则收敛于青岛。作为中心城市的天津和青岛呈现双足鼎立的局势,天津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北部和西南地区具有显著的外资空间外溢性,而青岛的辐射范围则主要涵盖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大连等。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资中心收敛和空间外溢性具有显著的时空衰减性,且滞后效应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亚男  唐晓彬  
着力推动我国沿海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对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基于我国沿海四大城市群36个代表性城市的宏观统计数据,从高质量发展的量与质关系出发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沿海城市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结合PCA-EM测度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测度,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和CVM测算法研究了四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同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四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异的各因子的解释力。研究表明,沿海四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得分最高,京津冀城市群内部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最大;整体上,绿色发展维度的平均得分最高,创新发展维度的平均得分最低;四大城市群之间及其内部各城市间在六个维度上的表现差距较大,一些城市在各维度上的发展不平衡性显著;经济发展因子的驱动作用最强,协调发展因子的作用力最小且不显著,任意两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力均大于各单一因子的作用力。沿海各城市群应从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出发,继续以创新发展战略为引领,提高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质量;应结合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制定阶段性的规划方案,实现区域内部各城市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发展质的稳步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浩  沈正平  李新春  
淮海城市群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地理位置,促进这一城市群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发挥其作为我国东中西联动发展重要纽带、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重要支点的巨大作用。文章梳理了学术界、政府界对淮海城市群的相关论述,分析了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具有的主要优势及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应全球化发展大趋势和体现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基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龙头效应、聚合效应、放大效应,明确了淮海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定位;最后,从提升整体功能角度提出了加快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途径及重点措施,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产业、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等6个方面一体化建设,以及将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曙光  尚英仕  
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4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城市群及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借助障碍度模型测算了投入产出指标对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障碍度。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城市群绿色发展综合效率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效率仅有珠三角城市群达到DEA有效,纯技术效率除山东半岛外其他城市群均达到DEA有效,规模效率四大城市群均未达到DEA有效;2011年和2016年绿色发展效率下降趋势明显,其它年份基本保持平稳;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贡献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期望产出指标是制约沿海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大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受投入指标阻碍大,中小型城市受期望产出指标阻碍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浩  沈正平  李新春  
淮海城市群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地理位置,促进这一城市群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发挥其作为我国东中西联动发展重要纽带、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重要支点的巨大作用。文章梳理了学术界、政府界对淮海城市群的相关论述,分析了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具有的主要优势及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应全球化发展大趋势和体现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基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龙头效应、聚合效应、放大效应,明确了淮海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定位;最后,从提升整体功能角度提出了加快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途径及重点措施,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明月  王成新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障碍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8—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单项指标的障碍度分析表明,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是对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共性影响的障碍因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面对世界范围的太平洋经济圈城市间的竞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应该站在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安全的战略高度,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全球化的视角上,重新审视中国沿海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格局。首次提出了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的"嵌入性结构关系"格局的大沿海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了"新人文区位论"、"区域性结构空洞"等全新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打破传统沿海城市的区位观,建立广义沿海城市区位概念,推广沿海城市的"新人文区位"再造体系,建立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制度型地域结构关系,扭转中国沿海与内地间存在的"区域性结构空洞"和"区域性产业结构空洞",寻找一种全新的中国沿海城市的发展创新道路,构建一个全新的国家安全型可持续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映慧  修春亮  姜博  
本文以辽中南、吉林中部与哈大齐三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GDP比较城市群的经济规模,其次基于人均GDP、平均每个城市的GDP对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着比较三大城市群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辽中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比哈大齐城市群好,而哈大齐又强于吉林中部城市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倩  沈坤荣  
当前,城市群建设已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需要由新思路来引领,应立足本国实际,以功能区划分为主取代行政管辖边界,提高区域性规划的针对性和包容度,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管理和创新意识。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超前理念整体推进城市群环境保护工作,处理好城市群建设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我国经济内部失衡在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三大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缺乏足以与东部三大城市群相抗衡的集聚中心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失衡。从"城市群经济"内涵辨析出发,阐释了城市群、多城市群体系形成机理,并以"区域协调发展"概念三个基本维度为依据,探寻了多城市群分工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转移为桥梁、城市群化为载体、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三位一体"区域协调发展构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及城市群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和产业关联性的耦合。产业集群是形成城市群的基础,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塑造并实现领域性价值。沿海城市群的产业集群的构建,必须根据各城市的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调整产业侧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旅游业、房地产业和边贸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