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1)
2023(6832)
2022(5746)
2021(5382)
2020(4500)
2019(10631)
2018(10646)
2017(20199)
2016(11510)
2015(12716)
2014(12729)
2013(12883)
2012(12634)
2011(11584)
2010(12231)
2009(11399)
2008(11474)
2007(10515)
2006(9648)
2005(8411)
作者
(34629)
(28880)
(28806)
(27329)
(19003)
(13877)
(13245)
(11166)
(11076)
(10678)
(10052)
(9998)
(9616)
(9477)
(9213)
(8998)
(8524)
(8453)
(8381)
(8269)
(7643)
(7187)
(7162)
(6919)
(6615)
(6529)
(6471)
(6229)
(5837)
(5829)
学科
(52326)
经济(52272)
管理(29928)
(25886)
(21197)
企业(21197)
方法(19610)
中国(18002)
数学(15870)
数学方法(15693)
地方(14644)
(13037)
(12548)
(11897)
(10559)
业经(10510)
理论(9760)
(9395)
金融(9394)
(9059)
贸易(9055)
(8663)
农业(8191)
(8011)
(8010)
银行(7986)
环境(7868)
(7706)
(7539)
城市(7210)
机构
大学(175458)
学院(170941)
(67284)
经济(65588)
研究(64881)
管理(58362)
理学(49025)
理学院(48196)
中国(47313)
管理学(47169)
管理学院(46833)
科学(40326)
(38989)
(33582)
(33343)
研究所(30429)
(28029)
(27843)
中心(27821)
(27499)
师范(27256)
财经(25919)
(25425)
北京(24754)
业大(23913)
(23493)
(23409)
师范大学(22371)
农业(21685)
经济学(21528)
基金
项目(107805)
科学(84894)
研究(78479)
基金(77886)
(68493)
国家(67902)
科学基金(57067)
社会(49984)
社会科(47199)
社会科学(47183)
基金项目(41256)
(41036)
教育(36946)
自然(36567)
(36089)
自然科(35686)
自然科学(35673)
自然科学基金(35046)
资助(31459)
编号(30802)
成果(27555)
重点(25338)
(24343)
(23786)
课题(23596)
(21106)
教育部(20731)
国家社会(20364)
科研(20036)
大学(19950)
期刊
(82538)
经济(82538)
研究(58295)
中国(37189)
学报(29513)
科学(27163)
(25167)
(24889)
教育(23804)
大学(22145)
管理(21649)
学学(20306)
农业(16734)
(16210)
金融(16210)
财经(14208)
技术(13708)
问题(13139)
(12259)
经济研究(12226)
业经(11513)
图书(10405)
国际(10322)
(10152)
(8994)
(8802)
(8752)
现代(8515)
世界(8436)
资源(8197)
共检索到272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龙绍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晓波  薛国文  
所谓富县富民,较为直观的理解就是实现县(市)级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和农民人均收入的迅速提高。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县(市)级“两个收入”状况面临的严峻形势所决定的。目前,在我国的2000多个县(市)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郁文,彭德循  
世界第二产业革命以来,产业空间布局最明显的特征是临海型布局,这标志着世界临海型经济格局的到来,也形成了二战后一些主要的国际城市带。它们在地理区位方面的共同特征是临海分布,且有优良港口作依托,充分体现了“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规律。因此借鉴其他国际大都市的经验,以广州港为依托,建设国际大都市是非常必要的。依据广州所处的区位环境,广州港完全有条件成为东南亚港口群中又一个重要的区际枢纽港。为此,必须树立大广州港的观念,从三个层次进行建设;开辟南沙自由港,迎接东南亚地区港口的挑战;以港口为支点、处理好广州港与广州国际大都市圈的关系,树立广州作为港口城市的新形象,体现新特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白影  
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广州图书馆事业张白影ABSTRACTGuangzhouisdevelopingtobecomeaninternationalmetropolis.However,agreatgapbetweenlibraryservicesinGu...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伟年  隋广军  
城市发展转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文章从整体定位规划、动态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专业化程度、金融中心聚集效应、政府干预等影响国际大都市转型的五大因素分别回顾了引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与新加坡等的发展转型过程;并通过审视国内城市的飞跃发展离不开"市场与政府"的双驱动机制,从野蛮生长到科学发展,尝试提出适合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路径与方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纪明  
关注全球(世界)城市的崛起,也关注那些转型不太成功、地位有所衰落的城市,如美国的匹兹堡、底特律及英国的伯明翰等,同时也聚焦于发展中国家那些正处于转型期和转型前期的大都市。力图从上述三种类型城市的转型路径和模式中探寻出一般性的规律和机理,以期对中国大都市的转型有所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季舒鸿  张立新  
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探索适合国情、校情的国际化办学路径,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教学改革成为高校谋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礼伯  武蓓  张雪平  
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遵循其内在机理或规律。该文深刻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认识误区及内在机理,探讨了如何改变不符合其内在机理的思路与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供给侧改革应坚持的着力点。供给侧改革是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转变,要使其取得实效并从根本上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其着力点必须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规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俊林  
当代,是世界各国进入国际化的新时期,广州市领导提出把广州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是符合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广州是多功能的城市,向中级国际化城市发展比较合适,最现实的是赶上和超过新加坡和香港,但广州必须在保持社会主义特色的方针下求发展,以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为目标,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两个文明建设为基础,带动城市功能向世界扩展,成为覆盖面宽、辐射力强和聚集力强具有现代化国际中心作用的大都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韦亚平  
“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空间快速连绵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地域整体特征。论文指出都市区化的经济机制是因为劳动分工和空间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基于这一经济机制对中国的城市化空间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弱化城市规模控制,通过空间组织结构的持续调整推进都市区化发展,应成为城市化空间政策的调整取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财政学的基本问题是中国财政学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基本问题的意义不是给出问题的标准答案。对基本问题的不同看法代表着对中国财政学发展方向的不同认识。文章概括了四大基本问题,涵盖财政学的边界、私人与公共的关系、财政政策评价的标准、国家财富管理的奥秘。文章进一步提出中国财政学发展的两大着力点:一是理解中国财政;二是加强财政学科和专业建设。财政学科的生命力在于能够对现实财政问题进行规范的有深度的研究,并给出解决方案,中国财政学也会因此得到真正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远平  毕斗斗  
在信息技术革命及全球经济服务化的背景下,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及特征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分析国际大都市1990-2000年间服务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不同层次国际大都市服务业的结构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概括了国际大都市的主要功能特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帅军  
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人在教育管理中的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 ,决定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 ,把握和处理好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与认识关系、依存与制约关系及对立与统一关系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使教育管理更好地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毅  
行业背景、地域依存和质量意识,是高等职业院校较为显著的个性特征。促进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地域文化和质量文化互动融合,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融合,要做到产业与职教,行业与校园,企业与课堂的对接;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要借助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校园文化的整合、引领作用;校园文化与质量文化融合,需关注质量环境和质量形象,提高院校长领导力和教师质量意识,重视人文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文斌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应紧紧抓住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化熏陶、规范约束、利益保障五个着力点,促进高校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