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3)
- 2023(9275)
- 2022(7742)
- 2021(7136)
- 2020(5586)
- 2019(13182)
- 2018(12954)
- 2017(24371)
- 2016(13365)
- 2015(15087)
- 2014(14923)
- 2013(14813)
- 2012(14363)
- 2011(13227)
- 2010(13622)
- 2009(12305)
- 2008(12154)
- 2007(11141)
- 2006(10239)
- 2005(9595)
- 学科
- 济(60184)
- 经济(60120)
- 管理(32622)
- 业(30034)
- 中国(23969)
- 地方(23769)
- 企(20583)
- 企业(20583)
- 农(19405)
- 方法(14907)
- 业经(14461)
- 农业(13636)
- 学(11994)
- 地方经济(11869)
- 数学(11806)
- 数学方法(11670)
- 发(11620)
- 制(10832)
- 融(10356)
- 金融(10353)
- 环境(10334)
- 银(10166)
- 财(10162)
- 银行(10157)
- 行(9928)
- 理论(9530)
- 和(8987)
- 贸(8950)
- 贸易(8932)
- 教育(8837)
- 机构
- 学院(186923)
- 大学(186508)
- 济(73885)
- 经济(71850)
- 研究(71097)
- 管理(66541)
- 中国(55426)
- 理学(54235)
- 理学院(53366)
- 管理学(52457)
- 管理学院(52073)
- 京(45553)
- 科学(43218)
- 所(36205)
- 财(34624)
- 中心(32999)
- 江(32265)
- 研究所(32119)
- 农(31566)
- 范(31559)
- 师范(31356)
- 北京(30255)
- 州(26687)
- 业大(26021)
- 院(25947)
- 财经(25638)
- 师范大学(25332)
- 省(24054)
- 农业(23924)
- 经(22885)
- 基金
- 项目(116035)
- 科学(91004)
- 研究(90223)
- 基金(79924)
- 家(68399)
- 国家(67630)
- 科学基金(57726)
- 社会(56250)
- 社会科(52923)
- 社会科学(52910)
- 省(46620)
- 基金项目(42871)
- 教育(40362)
- 划(39568)
- 编号(38265)
- 自然(34694)
- 自然科(33797)
- 自然科学(33793)
- 自然科学基金(33130)
- 成果(32504)
- 发(31505)
- 资助(31017)
- 课题(28318)
- 重点(26098)
- 发展(25777)
- 展(25321)
- 部(24344)
- 创(23438)
- 年(23149)
- 规划(22271)
共检索到320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君浒 杨祝良 杨献忠
总结南京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的背景、进展、成果与经验,讨论城市地质工作要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南京城市地质工作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城市地质安全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南京城市地质 项目 进展 成果 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振民 林炳耀
城市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巨复杂系统,它的运行需要进行不断的描述、评价和解释,以供城市发展调控部门进行动态的有效的调控,从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城市系统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以及它们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度以及城市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整合状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状态进行分析,得出一种警度分析表,为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提供基础。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的序参量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相态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度进行预警。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度 预警 协调度 持续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洪福 宋胜帮 屈维意
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和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进行熵变演化分析,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变方程原理,运用信息熵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对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2年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其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但在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南京市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业已得到有效的治理,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能力在曲折中逐步上升,并呈现出逐步好转的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已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轨道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人类的发展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当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观急剧转变的关头。西方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文明观”,它是以工业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它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现代化实现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健生 李萍 张玉清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基于生态足迹计算的发展能力指标是较有效的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按不同土地类型与不同消费类型计算了2005年深圳的生态足迹,分析了生态赤字构成并给出生态足迹矩阵,以使政策建议更有针对性;修正了Ulanowicz的发展能力模型,将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因子引入计算公式中,对深圳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深圳人均生态赤字为3.16 hm2/人,生态足迹是其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的57倍;1986年~2005年深圳生态赤字扩大10倍,20年间系统稳定性逐渐下降,近年有向良性化方向好转的趋势,2003...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刚 唐德善
边缘城市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在城市空间扩展中一种常用的模式之一,能够较好地适应现代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的趋势和需要。文章分析了边缘城市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针对南京市空间结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南京市建设边缘城市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 空间结构 边缘城市 南京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非
南京是我国长江尾闾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始筑"越城"至今已有2 482a的历史。在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历代在此建设城廓,都以江南向西北开口的簸箕形盆地作为基础,而向北跨江发展自历史上以来都非常缓慢。在实地踏勘研究区和梳理分析历史地理资料的基础上,重建了南京城市跨江发展的历史过程,划分出4个发展时期:沿江发展期、跨江发展的萌芽期、跨江发展的初期、跨江发展的全面和加速推进期。基于城市跨江发展的原因与机制等理论,分析论证了当前南京选择全面和加速推进跨江发展的可行性。依据国内外跨江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南京实施全面和加速推进跨江发展的主要...
关键词:
城市跨江发展 门槛理论 历史过程 可行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毅
竞争是永恒的话题,就像运动一样,是绝对的。在当今社会,竞争是以消费者的大脑为战场,以抢占消费者心智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如何进行有效的竞争需要进行有效的竞争者分析,本文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提出了新五力模型—城市竞争力的来源。并以此为框架,基于竞争视角,分析南京城市竞争者的优势,最后总结出南京城市的优势和劣势,为南京城市品牌定位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林 李岳云
本文在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南京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南京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差距明显。在城乡统筹的三大关系中,城乡居民关系的低水平是导致南京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和其他城市进行比较发现,北京和天津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最高,而南京市仅高于哈尔滨,和其他城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最后,针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南京 城乡统筹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亦锋
地理景观对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是重要的,古都保护规划需要探寻地理格局之中的景观时空变化和演替轨迹。长江对于南京城市景观起源和变化始终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依靠长江天堑在南京创建都城而割据南方,随后历史各个阶段皆以自然地理格局构建南京都城,至今影响着南京城市空间布局。早先南京城市构筑出现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唯物的,后来逐渐被笼罩于"王气"、"风水"、"紫光"等唯心说法。现代"古都风貌保护规划"必须依顺自然山水系统脉络实地调查古城市遗迹现状,考察分析目前古都风貌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主要冲突地段;保护古都赖以生存的自然山脉河流脉络系统,是现代城市景观特色的基础。
关键词:
古都景观 长江 自然地理格局 南京城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成凤 施红琴
专项土地储备与土地规划的结合点专项土地储备是土地储备大盘子的具体划分,在扣除区县政府城镇村建设发展正常土地储备外,另外设立的以公共职能为划分标准的储备类型,比如交通、城建、铁路、轨道专项储备等。专项土地储备对于整个城市的公共设施配套、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云霞 陈爽 姚士谋
1990年代后期,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出现类似欧美城市的低密度蔓延趋势,造成农业用地和生态绿地急剧减少,破坏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文章通过对生态保留地含义及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生态保留地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南京生态市规划实践提出生态保留地划分的一般流程及关键步骤,为我国同类大城市地域的非建设用地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乔永康 彭芳乐 栾勇鹏 吴晓雷
研究目的:分析并量化地下空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性价值,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外部性价值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服务重置成本法、归纳演绎法、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1)以SDGs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资产”和“城市地下空间服务”的概念及外部性价值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服务重置成本法的货币化评估方法框架;(2)提出了基于外部性价值评估的地下空间规划决策及使用权价格评估方法;(3)青岛市市南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产生的正外部价值(外部效益)大于负外部性价值(外部成本),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兼顾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外部性价值评估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决策和土地管理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和评估方法为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利用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全面、合理、可行的分析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