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99)
- 2023(4169)
- 2022(3724)
- 2021(3519)
- 2020(3016)
- 2019(7274)
- 2018(7341)
- 2017(14842)
- 2016(8079)
- 2015(9240)
- 2014(9409)
- 2013(9216)
- 2012(8170)
- 2011(7579)
- 2010(8020)
- 2009(7579)
- 2008(7315)
- 2007(6527)
- 2006(5799)
- 2005(5164)
- 学科
- 济(40523)
- 经济(40490)
- 管理(21394)
- 方法(18966)
- 业(18137)
- 数学(17094)
- 数学方法(16617)
- 企(15010)
- 企业(15010)
- 中国(11904)
- 学(9739)
- 土地(8083)
- 理论(7970)
- 地方(7843)
- 农(7729)
- 城市(6866)
- 业经(6413)
- 财(6002)
- 制(5591)
- 经济学(5357)
- 环境(5231)
- 贸(4905)
- 贸易(4901)
- 城市经济(4900)
- 农业(4849)
- 和(4809)
- 易(4692)
- 发(4654)
- 银(4518)
- 银行(4516)
- 机构
- 大学(120854)
- 学院(120329)
- 济(46427)
- 管理(46309)
- 经济(45203)
- 理学(39558)
- 理学院(39056)
- 研究(38022)
- 管理学(37941)
- 管理学院(37725)
- 中国(29231)
- 京(26853)
- 科学(24739)
- 财(20799)
- 所(18851)
- 江(18209)
- 范(17697)
- 师范(17593)
- 中心(17231)
- 研究所(17055)
- 财经(16930)
- 北京(16735)
- 业大(16729)
- 农(16288)
- 经(15267)
- 州(14933)
- 经济学(14507)
- 师范大学(14188)
- 院(13977)
- 经济学院(12917)
- 基金
- 项目(78203)
- 科学(62204)
- 基金(57117)
- 研究(55423)
- 家(49544)
- 国家(49200)
- 科学基金(43113)
- 社会(35461)
- 社会科(33728)
- 社会科学(33715)
- 省(30342)
- 基金项目(29954)
- 自然(28846)
- 自然科(28224)
- 自然科学(28219)
- 自然科学基金(27632)
- 教育(26504)
- 划(25986)
- 资助(24235)
- 编号(22481)
- 成果(17860)
- 重点(17469)
- 部(16909)
- 课题(16038)
- 发(15967)
- 创(15508)
- 创新(14580)
- 教育部(14566)
- 科研(14490)
- 国家社会(14488)
共检索到176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艳 王振坡
对城市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促进土地收购储备及市场供应计划向精细化管理和过程化管理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可借鉴国外相关实践操作经验,基于城市理性发展的理念,从需求的视角探讨城市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的两个经验模型,以期为我国城市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储备规模和周期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卢新海 何兴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合法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它符合法所追求的“秩序”这一基本法律价值;中国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为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公共利益性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土地征用上的法律基础,但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关键词:
土地储备制度 法律基础 评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新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大大超前于理论研究。文章对与城市土地储备有关的地租理论、土地供求理论、区位理论、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理论、政府管理理论、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等进行了论述熏指出了各个理论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具体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土地储备 理论基础 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琳
深入分析了土地储备过程中政府、土地储备机构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三方的博弈过程,提出了基于信息博弈模型的城市土地储备经济分析方法。采用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储备过程中参与者的角色类型及其经济关系,得到了土地储备过程中土地市场的政策定位。提出必须明确政府职能和土地储备机构的角色定位、明确土地的权属、合理分配土地收益、理顺利益分配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艳丽 王海鸿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上海模式、杭州模式和武汉模式。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对三种模式的运作主体、土地使用者权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三种土地储备模式的经营效益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认为武汉模式是最优的一种,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储备制度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文新
本文通过土地的供求原理,探讨了土地储备对我国城市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影响。指出城市土地储备使土地供给失控现象得到抑制,土地储备初期土地市场供给量减少,市场需求将呈上升趋势,土地储备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地价上涨。从长期来看,土地储备垄断土地供应对地价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为缓解土地储备初期地价上升对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储备机构应适当增加储备土地的供给量,以降低地价上涨的幅度。
关键词:
城市土地储备 土地供求 地价 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仇兵奎 胡玲
研究目的:对不同城市政府间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合理做出土地储备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结果:(1)2003年的城市政府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较2009、2011年好;(2)2011年大部分城市政府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较低;(3)造成DEA无效的指标主要是协议出让面积、招拍挂出让面积和增量土地面积。研究结论:政府在土地储备过程中,应合理定位其角色,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建立合理的土地储备供应计划,维护土地市场稳定,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江龙 曲福田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市场力量薄弱是最基本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政府失灵甚于市场失灵。土地储备制度是促进土地市场正常发育,并能克服市场失灵的有效制度供给。通过土地储备制度,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强化土地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促进旧城改造与显化城市土地资产价值。文章就功能定位、储备量、资金来源等土地储备运作的难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土地储备 调控 土地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成凤 施红琴
专项土地储备与土地规划的结合点专项土地储备是土地储备大盘子的具体划分,在扣除区县政府城镇村建设发展正常土地储备外,另外设立的以公共职能为划分标准的储备类型,比如交通、城建、铁路、轨道专项储备等。专项土地储备对于整个城市的公共设施配套、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洪建 谭永忠 吴次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肖飞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而形成的城市土地市场制度,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着重综述了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的内涵、功能、运作过程、运作模式、融资及风险、规模及绩效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研究表明:①我国土地储备的内涵与内容逐渐明晰,并不断深化与扩展,经营性城市土地储备模式已被引入到公益性城市土地储备与农业用地乃至耕地储备研究;城市土地储备对于增加财政收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土地配置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②随着土地宏观调控的深入发展,已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上海模式、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杭州模式、行政指导、市场运作与土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振坡 翟婧彤 郑丹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3年中国内地34个大中城市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进行总体评价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城市土地储备决策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土地储备决策效率受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共同作用,且规模效率作用较大;影响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储备决策效率投入产出的主要因素各不相同。基于此,从深化土地及相关制度改革和提升政府管理效率两个层面提出土地储备决策绩效优化策略,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