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5)
2023(6821)
2022(5808)
2021(5194)
2020(4380)
2019(9892)
2018(9704)
2017(18660)
2016(10397)
2015(11503)
2014(11638)
2013(11422)
2012(10502)
2011(9744)
2010(10049)
2009(9709)
2008(9799)
2007(8775)
2006(8027)
2005(7488)
作者
(29807)
(25074)
(24782)
(23771)
(16083)
(11872)
(11285)
(9679)
(9503)
(8934)
(8736)
(8486)
(8314)
(8018)
(7977)
(7721)
(7402)
(7230)
(7178)
(7078)
(6297)
(6057)
(5890)
(5878)
(5613)
(5591)
(5517)
(5379)
(4980)
(4782)
学科
(43652)
经济(43570)
管理(37536)
(29488)
(25756)
企业(25756)
中国(14869)
(13998)
(13915)
方法(13714)
数学(11059)
(10913)
数学方法(10881)
业经(9961)
(9772)
(9634)
土地(9358)
地方(8859)
体制(8328)
(8072)
财务(8046)
财务管理(8026)
环境(7842)
企业财务(7658)
理论(7610)
(7294)
银行(7287)
(7109)
城市(6971)
(6956)
机构
大学(157239)
学院(153802)
(62577)
经济(60946)
管理(56763)
研究(53559)
理学(47508)
理学院(46832)
管理学(46143)
管理学院(45818)
中国(40803)
(34541)
(33860)
科学(31066)
(26286)
财经(25848)
(24854)
中心(23865)
(23232)
研究所(23150)
(21886)
师范(21746)
北京(21534)
(20909)
(20112)
经济学(20057)
业大(19743)
(19413)
财经大学(18912)
师范大学(17868)
基金
项目(97666)
科学(78341)
基金(72656)
研究(72486)
(62757)
国家(62271)
科学基金(54026)
社会(48709)
社会科(46188)
社会科学(46176)
基金项目(38468)
(36435)
自然(33586)
教育(32911)
自然科(32762)
自然科学(32754)
自然科学基金(32143)
(31875)
编号(28346)
资助(28294)
成果(24442)
(24245)
(22319)
重点(22080)
国家社会(20826)
课题(20589)
(20330)
(19774)
教育部(19430)
人文(18777)
期刊
(75695)
经济(75695)
研究(52610)
中国(35888)
(28758)
科学(22498)
管理(22211)
学报(22000)
(19292)
大学(17416)
教育(16813)
学学(16269)
财经(14632)
(14146)
金融(14146)
(12639)
农业(12078)
问题(12029)
技术(11627)
业经(10695)
经济研究(10629)
现代(8172)
(8162)
城市(7875)
(7645)
(7452)
资源(7283)
改革(6736)
(6736)
科技(6661)
共检索到243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雪辉  
从产权理论的视角指出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制度具有产权规则的本质,是土地产权制度的一部分。事实上的土地经济权利客观存在,而法律上的土地发展权由规划控制得以生成,规划过程界定发展权的权利水平,规划实施保障发展权权利实现。规划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当时的社会交易成本和政府目标,并形成制度化的发展权权利结构和配置规则,最终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我国城市的规划制度研究当从其产权规则的本质入手,厘清其与土地发展权配置的关系,为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丽萍  
从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看现行城市规划王丽萍一、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展在我国,传统的土地观念认为,城市土地只是一种承载基地,它提供的只是一种劳动场所与生活场所。长期以来,在这种观念下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一直采用国家划拨、无偿使用、长期占有、无差别布局的利用方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治平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向全面有偿使用过渡。建立科学的地价评估制度和城市土地价格体系,建立合理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土地管理制度,是确立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前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贾彩彦  
近代北京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土地交易日益频繁,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出现了一些变革:土地产权凭证逐渐标准化、土地测量的基础上注重土地登记、政府对土地交易的管理也从直接干预到更加注重规范交易中介行为。同时,随着土地用途的转变和城市规划的展开,土地使用管理制度逐渐确立并以法规条例的形式颁布实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华兵  秦鹏  
城市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形式,以城市公共生活的全面塑造为内容的社会性规划。它的本质诉求在于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建构公共领域,实现城市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冲突最小化。由于受到资本和权力两种主导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城市规划的形成和运行遭遇了诸多与公共利益不相适应的困境。城市规划的领导意志化、目标的经济化和效率化、主体的单极化、利益错置和问责机制的缺位,导致了许多社会公正问题。通过完善城市规划的决策体制、规划内容、绩效考核、问责制度等方式,可以彰显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诉求,矫正城市规划的各种困境。同时,城市空间的公共治理还应在组织载体、形式和方法等层面上对公众参与提供充分的制度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原玉廷  
研究目的:回顾中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形成与变革历史,分析中国城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性漏洞和缺陷,提出城市土地产权制度“三权分离”的基本设想。研究方法:历史研究和规范分析。研究结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土地“三权分离”的产权制模式,即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相分离。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国家对土地行使终极所有权。企事业单位经国家批准可以有偿拥有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地方人民政府(城市人民政府)依法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经营管理权。绝对地租归中央财政,级差地租归地方财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安子明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土地规划制度设置和实施中存在的政府专断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研究方法:以规范分析方法,研究现行土地规划制度中的权力结构,并结合国外相关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土地规划制度权力设置严重失衡,排除了人大监督和公民参与,导致政府专断,需要建立以公民和人大为主导的土地规划制度。研究结论:以公民和人大主导土地规划,明确以宪法为依据,对于从源头上解决中国目前的土地滥用问题有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月蓉  
80年代后期,继农村上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后,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亦开始山过去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可流动的方向改革,并取得相应的成效,说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太高  姚俊  赵杰  赵坚  
由于国家层面统一立法的缺失,我国各地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制度,如房屋拆迁是否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许可的条件及实施、拆迁法律关系的内容及争议的解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是否适用、如何适用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方面也不相同。这种状况一方面体现了各地方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说明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与国有土地房屋拆迁存在区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对这种差异若不给予必要的规控和调整,也有可能对我国的法制统一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对地方立法文本的比较与分析,将有助于各地方在制度完善中相互取长补短,进而为该领域的统一立法奠定坚实基础。依照国务院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艳明  
研究目的:探求城市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对比研究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城市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剖析了实际操作中面临的三个问题与困境,并从法规体系、控制重点和实际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城市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若干方法与途径。研究结论:城市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必须从现状调研、规划设计、规划评审、规划实施、规划管理和公众监督等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与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动态控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栋虹  彭补拙  
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三个本质特点与农业革命的形成丁栋虹彭补拙现代土地产权制度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土地资源稀缺(诺斯、托马斯1989),尽管在各国的实践形式不同,但基于提高稀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目的,都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排他性、转让性和继承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泳  苏海东  潘云涛  
城市土地利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经济活动即土地交易的结果。建议采用一个基于制度分析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思路,它最初来源于Seabrooke and Kent关于房地产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将有关规则和制度安排划分到体制、管治和操作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层面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过渡经济形势下,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角度,培育支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运作的制度,做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政策调整,从全景上把握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曾文清  张斌  
我国自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建立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尤其在控制城市扩张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加之人口和经济增长等对城市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规划方案频繁调整,城市扩张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为此,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变迁分析,认为需要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重新定位和强化;并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从制度供需匹配度、制度结构兼容度和制度激励约束相容度3个方面对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控制城市扩张的适应性效率进行了评判。最后,提出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制度适应性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桑劲  
从产权的角度看,土地发展权是城市规划这一公共政策直接针对的目标,土地发展权状况与城市规划制度有着紧密的关系。转型期我国的土地发展权的特点是:土地发展的处分权为国家所有,国家还拥有强大的征购权;而土地发展的收益权则大量的位于巴泽尔所言的产权的"公共领域"。城市规划界定土地发展权基于两个目标:首先,城市规划是统治者最大化土地垄断租金的制度工具;其次,城市规划提供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以最大化统治者的税收。上述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而我国土地发展权的状况,加剧了这种矛盾,使得城市规划面临一种制度困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薰词  
建国以来 ,我国传统的城市土地是国有制。它是从土地私有制演变过来的。这种国有制有其显著的特征 ,也有明显的弊端。我们应该正确评价这种制度的历史作用。并着手改革 ,以建立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