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9)
2023(11509)
2022(9527)
2021(8603)
2020(6824)
2019(15720)
2018(15830)
2017(28820)
2016(16131)
2015(18263)
2014(18561)
2013(18233)
2012(17575)
2011(16336)
2010(16766)
2009(15203)
2008(15110)
2007(14052)
2006(12974)
2005(11796)
作者
(48389)
(39795)
(39752)
(37747)
(25756)
(19068)
(18259)
(15669)
(15398)
(14849)
(13868)
(13690)
(13192)
(12707)
(12491)
(12347)
(11811)
(11805)
(11689)
(11601)
(10492)
(10001)
(9674)
(9363)
(9201)
(9043)
(8999)
(8888)
(8364)
(8157)
学科
(69745)
经济(69670)
管理(44271)
(36170)
中国(28479)
(25057)
企业(25057)
地方(24172)
(19684)
方法(16626)
(16224)
业经(16167)
(14635)
农业(13344)
(13086)
数学(13050)
(13045)
数学方法(12913)
(12870)
银行(12845)
(12716)
金融(12708)
(12618)
地方经济(11866)
理论(11827)
环境(11098)
教育(10962)
(10926)
(10911)
图书(10910)
机构
大学(228977)
学院(226731)
(85758)
研究(85461)
经济(83172)
管理(79467)
中国(64729)
理学(64050)
理学院(63141)
管理学(62011)
管理学院(61537)
(52517)
科学(52490)
(44081)
(42240)
(39746)
研究所(39318)
(39180)
中心(38705)
(37021)
师范(36665)
北京(33983)
(33149)
业大(31745)
(31539)
财经(31380)
农业(30118)
(29368)
师范大学(29024)
(28054)
基金
项目(140995)
研究(109027)
科学(108482)
基金(95577)
(83058)
国家(82220)
科学基金(68692)
社会(66687)
社会科(62928)
社会科学(62913)
(57477)
基金项目(50051)
教育(49213)
(47831)
编号(47696)
成果(42365)
自然(40653)
自然科(39656)
自然科学(39646)
自然科学基金(38869)
资助(37666)
(36458)
课题(34502)
重点(32017)
发展(29628)
(29220)
(29114)
项目编号(28920)
(28610)
(28259)
期刊
(113141)
经济(113141)
研究(76184)
中国(60710)
学报(38137)
教育(37361)
(37241)
图书(33224)
(32146)
科学(31417)
管理(29979)
大学(28386)
书馆(26328)
图书馆(26328)
农业(24997)
(24523)
金融(24523)
学学(24262)
技术(21058)
业经(19583)
经济研究(16995)
财经(16204)
问题(16071)
(14904)
论坛(14904)
(14205)
(12730)
(11866)
情报(11192)
职业(11173)
共检索到391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金武刚  王瑞芸  
城市书房是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迭代创新的时代产物,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广受社会公众喜爱和追捧。当前城市书房建设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设施布局向乡村化拓展,资源供给向精准化拓展,平台功能向多元化拓展,场馆建筑向地标化拓展,服务范围向城际化拓展。政府角色定位、社会力量波动、运营成本补偿、同业混营边界等问题,是城市书房发展焦点。业界、学界、政界及公众等社会各方普遍关注城市书房建设,也存有困惑和质疑之声,从建设方式、资金保障、治理方式、均衡发展、业态融合等方面建好、管好、用好城市书房,是推动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海荣  
公共图书馆服务实现均等化、社会化、信息化、标准化,为市民提供普遍均等、便捷人性的服务,是当前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温州市图书馆着眼于上述目标,基于当前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现状,推出"城市书房"建设模式,以成本低、可复制、有实效等特点,创新性地去解决城市居民阅读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城市书房"建设内容、主要特点以及建设原则等,为当前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温州特色的建设与发展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加强标准化工作。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就指出,要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要求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并提出到2022年,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目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世伟  
文章总结近年来"城市书房"的成功经验,认为空间选址、主题定位、创意设计、体系布局、活动策划、技术赋能和以文塑旅是面向未来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的七大要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毅萍  
本文在分析了图书馆经营剪报服务业的可行性及剪报服务业对图书馆发展信息产业的作用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如何经营剪报服务业做了全面论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俊玲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受到了普遍重视。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应遵循公益性、便利性、多样性原则。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多元化模式主要表现在运作机制的多元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及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多元化等方面。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鲁方平  
图书ATM机与"城市书房"是温州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两种建设模式。近年来,二者的发展和运营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作为自助图书馆发展的早期模式,图书ATM机在进入成熟阶段后,有被"城市书房"取代的趋势。因此,各地在建设城市自助图书馆时,应根据不同的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莹  
以闵行区"城市书房"建设的实践探索为基础,比较"城市书房"与公共图书馆的活动共性与差异,发现了"城市书房"与现有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空间的延伸、用户体验的变化和供需内涵的重新平衡等特点。提出公共图书馆要在制度建设、用户服务、业务提升等领域发挥作用,帮助"城市书房"获得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东来  
建立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是城市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文章以东莞图书馆在整合全市图书馆资源,构建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实践为基础,介绍了东莞图书馆注重公共服务理念、实现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技术突破、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发挥群体服务优势的做法和成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悦  
《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方便快捷、惠及全民的服务网络"的目标。美国等国家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其体系布局、馆舍分布、资源配置、服务标准、经费来源等核心元素对我国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自洋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美好生活,就是高质量发展目标所在。作为城市图书馆来说,高质量发展最终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文化服务。这需要图书馆以更高水平的专业化建设来驱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红凌  刘弘宇  
文章介绍了以哈尔滨市图书馆为中心馆的总分馆体制建设的起因、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指出这一总分馆体制的特点,并思考其带来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日红  吴翔辉  
本文认为合办农技刊物是公共图书馆为农服务工作的突破口 ,以此为重点 ,才能带动为农服务其他方面的有效展开 ;并以湖南图书馆编辑的合办刊物《农村科技文摘》为例 ,来证实这一论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玉厚  
现阶段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着诸多缺陷和矛盾:家庭联产承包制与社会化服务滞后;多渠道经营与服务主体成长缓慢;市场机制引入与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落后等。这一切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设置了重重障碍。因此,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重塑农村经济组织,同时加强服务组织法规约束,就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