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4)
2023(9146)
2022(7614)
2021(6841)
2020(5339)
2019(12170)
2018(11892)
2017(22617)
2016(12429)
2015(13569)
2014(13652)
2013(13612)
2012(13240)
2011(12365)
2010(12749)
2009(11693)
2008(11741)
2007(10757)
2006(9787)
2005(9270)
作者
(38619)
(32059)
(31953)
(30309)
(20743)
(15609)
(14397)
(12350)
(12313)
(11615)
(11187)
(10765)
(10667)
(10352)
(10208)
(9957)
(9437)
(9316)
(9299)
(9223)
(8247)
(8100)
(7841)
(7488)
(7276)
(7239)
(7125)
(7096)
(6585)
(6402)
学科
(60156)
经济(60096)
管理(31912)
(30320)
中国(22740)
(22359)
企业(22359)
地方(20755)
方法(16809)
(15830)
业经(13918)
数学(13726)
数学方法(13588)
(13378)
(11986)
金融(11985)
(11350)
银行(11332)
(11180)
(11164)
农业(11163)
(11081)
地方经济(11033)
(10999)
环境(9692)
(9193)
贸易(9182)
理论(9029)
技术(8745)
(8738)
机构
学院(186414)
大学(185645)
(74512)
经济(72661)
研究(72088)
管理(62540)
中国(53891)
理学(51733)
理学院(50930)
管理学(50016)
管理学院(49647)
科学(45204)
(41818)
(38035)
(35955)
研究所(34095)
(33130)
中心(31486)
(30171)
(29033)
师范(28747)
财经(27721)
北京(26954)
业大(26438)
(25998)
农业(25771)
(25096)
(24968)
(23253)
经济学(23130)
基金
项目(116633)
科学(91698)
研究(85055)
基金(82858)
(73116)
国家(72425)
科学基金(60886)
社会(54618)
社会科(51776)
社会科学(51762)
(46359)
基金项目(43410)
(39567)
自然(38044)
教育(37879)
自然科(37139)
自然科学(37131)
自然科学基金(36455)
编号(33384)
资助(32991)
(31236)
成果(28429)
重点(27033)
课题(25341)
发展(24985)
(24852)
(24571)
(23640)
(22763)
国家社会(22645)
期刊
(94869)
经济(94869)
研究(63696)
中国(43048)
(32201)
学报(31908)
科学(29074)
(26979)
管理(24461)
教育(24138)
大学(23695)
学学(22213)
农业(21787)
(21631)
金融(21631)
业经(16214)
财经(15164)
技术(14827)
经济研究(14735)
问题(14115)
(13121)
(11084)
(10245)
(9384)
图书(9303)
现代(9255)
(9110)
商业(8800)
科技(8740)
资源(8721)
共检索到301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邱衍庆  罗勇  郑泽爽  
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火车头"。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面对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问题,应转变对待城市工作的思维方式和理念,牢牢把握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树立和倡导"城市思维",运用发展的、空间的、共享的、生态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城市、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进一步创新处理城市问题的工作方法,做到因城施策,促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志明  孙宋芝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面向21世纪加速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而资源型城市在东北地区的城市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产业及其城市的发展规律,探寻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佳时期,并针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为衰退期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对我国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俊  杨俊宴  史北祥  
中心区在各类发展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特定的空间形态。本文在对其空间形态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同心圆圈层分布规律、自组织竞争择优规律、依轴核延伸拓展规律以及空间不平衡发展规律等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对各个规律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尝试探析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其空间形态形成的根本所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育培  
论高校文献课教学的发展规律朱育培Abstract:Inprocessofinsructingdocumentationcours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informationconsciousnessofteach...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冯圆  
成本会计的发展体现了企业管理思想变迁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基于成本会计学科的内外部环境的演进,对成本会计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会计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承训  
社会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第一生产力",并构成一个独立的先导系统。人类的社会再生产循环运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变为科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五个环节,经济学也由"四环论"向"五环论"飞跃。因此,有必要研究支持"五环论"的经济规律新体系,包括科技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和五个相关规律,研究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大循环和微观经济小循环的跃迁,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红键  
当前,"房""地"双轨制以及严格的特大城市用地指标管控,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为此,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制定房地产政策,积极提高特大城市用地指标、保障住房居住功能、以大都市区化改善"睡城"模式,引导特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提高特大城市用地指标。现行政策下,人口迁移导致房地产资源错配、供求失衡,是特大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当积极提高特大城市用地指标。首先,土地管控的顶层设计要尊重人口迁移的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红键  
当前,"房""地"双轨制以及严格的特大城市用地指标管控,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为此,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制定房地产政策,积极提高特大城市用地指标、保障住房居住功能、以大都市区化改善"睡城"模式,引导特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提高特大城市用地指标。现行政策下,人口迁移导致房地产资源错配、供求失衡,是特大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当积极提高特大城市用地指标。首先,土地管控的顶层设计要尊重人口迁移的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丽琴  
我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而城市化有着自身客观规律。基于此考虑,本文以1980-2010年我国宏观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引入人均GDP、非农产业GDP比重、农村与城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之比等变量,利用Logit函数对我国城市化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农村与城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之比的提高,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较为简单,只有促进作用,而人均GDP增长对我国城市化影响则非常复杂,其在达到一定临界点之前,对城市化进程起负面作用,一旦人均GDP突破临界点之后,其增长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会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忠良  
发展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 ,波浪式经济发展规律论是邓小平发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继承了毛泽东的波浪式发展规律论 ,又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具体发展为跳跃式、台阶式、破浪式、先富后富式等具体样式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理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宗旨是发现规律。从现象到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人所共知的规律“探寻法”。但怎样才能揭示人口发展的规律性呢?如果基于对大跨度历史的规范研究之上,是否可以确立新的思考点? 基于大跨度的历史透视,本文提出了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扬  沈志渔  
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具体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内涵、创新发展条件、创新发展过程和创新发展政策。发展过程和发展政策均以发展条件为基础,在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三种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进行比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涉及国家竞争力、国家影响力、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世界未来科技制高点、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对新兴产业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新兴产业的产生来源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培育准则,并就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给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