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2)
2023(4670)
2022(3862)
2021(3559)
2020(2935)
2019(6739)
2018(6444)
2017(12970)
2016(7096)
2015(7373)
2014(7590)
2013(7563)
2012(7045)
2011(6615)
2010(6829)
2009(6337)
2008(6618)
2007(6085)
2006(5344)
2005(4964)
作者
(21629)
(17774)
(17739)
(17144)
(11744)
(8744)
(8024)
(6900)
(6844)
(6485)
(6243)
(6097)
(6020)
(5749)
(5722)
(5675)
(5238)
(5191)
(5188)
(5065)
(4446)
(4445)
(4349)
(4252)
(4121)
(4009)
(3910)
(3766)
(3703)
(3532)
学科
(32091)
经济(32047)
管理(20303)
(19325)
(16538)
企业(16538)
方法(13083)
中国(11938)
数学(10575)
数学方法(10472)
(8161)
(7598)
地方(7368)
(6952)
业经(6456)
理论(6445)
城市(6274)
(5996)
(5188)
银行(5182)
(5006)
金融(5005)
(4965)
(4929)
贸易(4928)
(4742)
(4709)
(4636)
(4576)
财务(4566)
机构
大学(110896)
学院(108467)
(44164)
经济(43035)
管理(38992)
研究(38457)
理学(33221)
理学院(32738)
管理学(32197)
管理学院(31959)
中国(27345)
科学(24209)
(23799)
(21895)
(19683)
研究所(17866)
财经(17572)
(16679)
(16543)
中心(16456)
(16001)
(15966)
师范(15872)
业大(14896)
经济学(14634)
北京(14567)
(13693)
(13620)
财经大学(13162)
农业(13107)
基金
项目(70682)
科学(56612)
基金(53054)
研究(49211)
(46845)
国家(46479)
科学基金(40104)
社会(33353)
社会科(31749)
社会科学(31738)
基金项目(28140)
(26352)
自然(26075)
自然科(25548)
自然科学(25541)
自然科学基金(25090)
(23033)
教育(22308)
资助(21296)
编号(18053)
重点(15936)
(15733)
成果(15393)
(14812)
国家社会(14428)
(14074)
(14019)
教育部(13570)
课题(13227)
创新(13177)
期刊
(49484)
经济(49484)
研究(35756)
中国(19286)
学报(19238)
(17776)
科学(17237)
(14381)
大学(14272)
管理(14056)
学学(13514)
教育(10538)
财经(10377)
(9584)
金融(9584)
农业(9265)
(9022)
问题(8844)
经济研究(7671)
技术(7238)
业经(6721)
城市(6706)
(5930)
现代(5775)
(5594)
(5220)
技术经济(4913)
图书(4867)
(4797)
商业(4661)
共检索到160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小安  
城市公用事业大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供给上具有需求偏好的部分可显示、社会选择的半市场化、管理过程中居民有限参与等特点。我国目前的城市公用事业供给存在政府过多垄断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中市民参与不足、民意缺乏有效表达途径、供给效率低下等。这需要我们进行制度创新,可以从竞争性结构构造和竞争性行为培养两方面入手,改革目前的供给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世文  
城市公用事业历来被各个国家当作特殊的产业来管制。这主要是因为,公用事业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如自来水、公共交通、天然气等行业,既具有自然垄断性特征,又具有公共物品性和公益性特征。因此,从社会最优的角度看,既要以无补贴价格提供相关物品和服务,又不能使公用事业成为一个获取垄断利润的领域。这种“两难困境”使传统观念下的市场机制出现失灵,迫使人们以传统的管制代替市场机制来配置公共事业领域的资源。然而,以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惠民  
公用事业属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不好的"市场失灵领域",民营化已经成为公用事业发展的取向所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内涵、效益与模式,然后在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过程中加强政府规制与促进有效竞争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秋雯  
竞争机制和有效监管是公用事业公私合作模式成功的关键。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公私合作模式已经在实际运营中突显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协议垄断和行政垄断等问题,亟待构建系统性法律制度来维持有序竞争、实施有效监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公私合作模式的现存法律制度、在涉及竞争问题的立法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逐步缩小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范围、推动产业规制与竞争政策的协调运作、改善准入规制、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建立监管中立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来促进公用事业公私合作模式的有序竞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中越  韩香云  
在城市公用事业这种自然垄断产业中实行竞争,首先要区别对待自然垄断性业务和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分拆竞争就是将原有的自来水集团业务分离,形成水厂与管网分离、水厂竞争的运行模式。分拆竞争对于被分拆的集团公司与分拆后独立运行的水厂公司,都有一个分拆决策问题。这种分拆决策依赖于公司分拆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益与自来水集团公司滞留水厂公司的收益和成本的对比分析,以及集团管理层、水厂管理者和政府三者的动态博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明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处于初始阶段且有加速推行的迹象,但改革的微观模式尚没有厘清。从理论上看,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无论禀赋是否增加,均非帕累托改善。从实际上看,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也会产生诸多的政策困境,且有"两难"的特点,其中包括民营化与固定回报;价格调整与普遍服务;特许经营中的垄断与竞争;市场准入门槛的"高"与"低"等一系列操作性难题。加之,民营化易引发的腐败和失业等负面效应。因此,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蕾  
城市公用事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性和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城市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是政府规制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价格规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探讨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改革的最优路径和双赢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  
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其改革不仅涉及到经营及运作模式的转变,也涉及到管理体制的转型。就各国公用事业管理的方法及经验来看,价格监管是其最重要的监管方式和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借鉴和运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公共定价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特征及现行定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公共定价机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陈艳利  
伴随着公用事业的结构改革,接入定价已经成为中国公用事业在引入竞争过程中价格规制政策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公用事业接入定价理论中的有效成分定价规则进行经济学的分析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公用事业的有效接入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文超  
公用事业经营权的竞争是拆除市场壁垒的重要措施,但“厂网分离”并不是万用良方。有关的改革应具有整体性,还应与WTO协议的有关规则相容。
[期刊] 改革  [作者] 茅于轼  
公用事业的收费标准茅于轼公用事业是指由政府举办的收费事业。如电力、电信、邮政、收费公路、铁路、上下水设施。现在世界性的趋势是凡是能收费的都尽量交给民营企业去管理。过去认为公共事业带有垄断性,交给民营企业办势必收费过高,有损消费者的利益,因此交由不是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戚聿东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存在很多问题,如供给增加不多、价格上涨过快、服务质量没有保障,特许经营拍卖过程不规范,特许经营中双方缺乏承诺等。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拍卖的实质,一是在选择投资者或经营者的阶段就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第三方的中介进行公开拍卖选择优胜者;二是政府授权或通过公用事业投资公司授权,需要双方的置信承诺,不仅有市场竞争的程序,也有政府授权的程序;三是通过激励性的合约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约束双方签约后的行为。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英杰  
把公用事业纳入公共经济学视角,从产品的消费属性角度对公用事业产品的供给进行整体分析,在准确确定公用事业涵义和范围的基础上,将公用事业产品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特殊私人物品三个类别,避免将公用事业产品等同于混合产品,将公用事业改革等价于民营化、市场化。根据不同类别产品的消费特性,当前我国公用事业产品供给模式选择为:以财政供给模式为基础;以混合供给模式为主要方向;以私人供给模式为补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  
公用事业市场化、民营化改革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问题。走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前沿的上海,其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改革历程、所存在的不足及运营模式探索是一项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上海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案例来深入分析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模式的改革实践。提出当前应大力推进公用事业的民营化进程;在完善公私合作制的过程中确立多元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合理定位;打破垄断,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城市公用事业市场体系,实现有效竞争等一系列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