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6)
- 2023(11730)
- 2022(10054)
- 2021(9156)
- 2020(7413)
- 2019(17117)
- 2018(17118)
- 2017(33109)
- 2016(17725)
- 2015(19762)
- 2014(19875)
- 2013(19733)
- 2012(18666)
- 2011(17341)
- 2010(18172)
- 2009(16963)
- 2008(16493)
- 2007(15108)
- 2006(13988)
- 2005(12949)
- 学科
- 济(103419)
- 经济(103253)
- 管理(46446)
- 业(43248)
- 方法(36029)
- 企(34786)
- 企业(34786)
- 中国(30647)
- 数学(29952)
- 数学方法(29423)
- 地方(28264)
- 农(22767)
- 业经(21885)
- 学(18993)
- 地方经济(16728)
- 财(16072)
- 理论(16015)
- 制(15758)
- 农业(15290)
- 融(14301)
- 金融(14299)
- 和(14198)
- 发(14124)
- 银(13757)
- 银行(13742)
- 行(13378)
- 贸(13342)
- 贸易(13329)
- 环境(13221)
- 易(12711)
- 机构
- 学院(266772)
- 大学(265831)
- 济(119549)
- 经济(117047)
- 研究(98034)
- 管理(97454)
- 理学(82169)
- 理学院(81108)
- 管理学(79497)
- 管理学院(78978)
- 中国(73625)
- 京(58055)
- 科学(57155)
- 财(53010)
- 所(49893)
- 研究所(44607)
- 中心(42508)
- 江(41673)
- 财经(41343)
- 范(38653)
- 师范(38339)
- 农(38213)
- 经济学(37832)
- 北京(37731)
- 经(37173)
- 院(34750)
- 州(33748)
- 业大(33665)
- 经济学院(33453)
- 师范大学(30751)
- 基金
- 项目(164811)
- 科学(130810)
- 研究(122727)
- 基金(118572)
- 家(101835)
- 国家(100955)
- 科学基金(87055)
- 社会(81763)
- 社会科(76633)
- 社会科学(76606)
- 省(64966)
- 基金项目(61379)
- 教育(56441)
- 划(54055)
- 自然(53164)
- 自然科(51969)
- 自然科学(51961)
- 自然科学基金(51012)
- 资助(49529)
- 编号(49183)
- 发(41030)
- 成果(40986)
- 重点(37603)
- 部(35985)
- 课题(35909)
- 发展(33564)
- 国家社会(33380)
- 创(33138)
- 展(33051)
- 教育部(31385)
- 期刊
- 济(148161)
- 经济(148161)
- 研究(91494)
- 中国(58025)
- 财(39587)
- 管理(39062)
- 科学(37336)
- 学报(36650)
- 农(36337)
- 教育(31935)
- 大学(28872)
- 学学(27020)
- 融(26619)
- 金融(26619)
- 技术(25563)
- 经济研究(24571)
- 农业(24319)
- 业经(22893)
- 财经(22472)
- 问题(20197)
- 经(19590)
- 统计(15827)
- 技术经济(15415)
- 策(13946)
- 贸(13448)
- 商业(13407)
- 世界(13396)
- 现代(13092)
- 决策(12721)
- 发(12418)
共检索到426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
在《论城市人口规模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一文中,我们已经谈到正金字型、正工字型城市人口规模结构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倒工字型、倒金字型的则会降低人口城市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分析了制约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各种因素。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特点、制约因素,并对其调整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仅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密切相关,而且与城市人口规模结构也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探讨这一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入研究人口城市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洁 汪甜甜 陈浩
本文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存在互相影响的作用规律,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独立效应分别表现出不显著和显著促进的特征,协同效应依次起到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而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均不显著;进一步引入城市规模的虚拟变量,多样化产业集聚至少对中等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的一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化产业集聚只对小城市释放了经济发展红利。因此在比较优势下,中等及以上城市应选择多样化的产业集聚模式,"小而精"的专业化产业集聚模式与小城市发展更为契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涤新
(一) 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1949年末大陆人口总数是5亿4100多万。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到1982年7月1日,大陆人口为10亿零817万,比1949年末增长4亿6000多万,快要增加一倍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鸿,许非,王云竹,陈琰,曲大维,李佩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健 吴佩林
基于城市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利用2001-2013年我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通过聚集经济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较明显,在中、西部地区尚未显现;根据计算的门槛值及最优城市人口规模数值,城市人口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关键词:
人口规模 聚集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月 段晓华
文章分析人口结构对消费、储蓄及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预测2011—2050年陕西省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构建陕西省人口老龄化动态CGE模型,通过建模分析人口老龄化对陕西省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在未来将严重制约陕西省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月 段晓华
文章分析人口结构对消费、储蓄及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预测2011—2050年陕西省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构建陕西省人口老龄化动态CGE模型,通过建模分析人口老龄化对陕西省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在未来将严重制约陕西省的经济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莫荣
基于对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区的大量调查,本文得出局部地区民工短缺的确存在,但“民工荒”这一说法不能够成立,因为我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判断。局部地区民工短缺的实质是企业与农民工在工资上博弈的结果,民工短缺是市场的自然调节,而不是政策性的障碍。没有迹象显示这一问题会扩展为全国性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但民工短缺可能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民工短缺将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催生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转移;民工短缺还有助于地方政府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民工短缺 城市 社会经济 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昉
文章在揭示中国严峻就业形势的基础上,从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出发,通过阐述充分就业是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赖于就业的扩大,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公共品的性质等命题,论证就业应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优先目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太新 段雪玉
如何看待清代的垦荒,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生态问题受到重视,对清代的垦荒的批评增多。清代的垦荒缺乏统筹兼顾,政府一味推行鼓励政策,致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山林锐减,湖面缩小,河道变狭,或海口淤塞,导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是历史事实,教训应予总结,但对清代前期垦荒整体作评价时,却不能仅仅从局部地区生态环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康晓丽 李慧芬
20世纪60年代以后,泰国出境移民增多,主要前往美国、中东、欧洲、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这些移民大多以低技术的服务性劳动为主,少部分从事专业技术行业。泰国政府通过管理移民招聘就业旨在为海外泰国人提供就业和安置领域的保障,促使海外泰国人为泰国增加侨汇和投资机会,进而推动泰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海外泰国人 社会经济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虎 宁淼
社会发展是人有目的的行为的结果,因此,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对社会发展趋势与规律的正确认识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选取社会发展实践活动中最基本、最具决定意义的经济领域,探讨经济发展主导要素的演替规律,并用中国近5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佐证理性分析的结果。结论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导性发展要素不同,要素整合形式也不同,大致表现为“劳动力为主导→资本(自然资源、人造资本、资金)为主导→知识(科技、信息、管理)为主导→环境质量为主导”各个发展阶段的逐步演替。
关键词:
社会经济 发展要素 演替 规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俊群
论证城市人口规模应从何入手?从理论上说,这与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城市功能大小有关,从实际考察,则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直接相联系。而要论证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虽然可以采取经济分析的办法,但实践证明,用经济去考察人口,有些牵强。主要是各种经济因素与人口的关系不很紧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关系,而用综合的办法分析,各种因素太复杂,且不易理出头绪来。用考察住宅的办法分析人口规模,论证简便,关系密切,实际上,许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