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6)
2023(2831)
2022(2468)
2021(2184)
2020(1838)
2019(4283)
2018(4170)
2017(8167)
2016(4536)
2015(5042)
2014(5137)
2013(5261)
2012(4845)
2011(4590)
2010(4771)
2009(4710)
2008(4716)
2007(4252)
2006(3959)
2005(3503)
作者
(13996)
(11690)
(11529)
(11068)
(7579)
(5615)
(5225)
(4540)
(4527)
(4233)
(4000)
(3970)
(3899)
(3719)
(3582)
(3517)
(3400)
(3371)
(3276)
(3228)
(2930)
(2824)
(2811)
(2783)
(2674)
(2593)
(2530)
(2431)
(2263)
(2249)
学科
(24820)
经济(24786)
管理(14321)
(11658)
(10089)
企业(10089)
中国(9848)
方法(9799)
数学(8083)
数学方法(8029)
地方(6807)
城市(6063)
(5558)
(4800)
理论(4740)
城市经济(4367)
业经(4087)
(3927)
(3712)
环境(3708)
(3436)
(3286)
教育(3111)
(3061)
地方经济(3009)
(2934)
贸易(2932)
(2854)
金融(2853)
(2763)
机构
大学(77282)
学院(74077)
(29140)
经济(28277)
管理(26433)
研究(25615)
理学(22565)
理学院(22140)
管理学(21676)
管理学院(21516)
中国(18147)
(16936)
科学(15943)
(14434)
(12900)
师范(12858)
(12835)
财经(11729)
研究所(11493)
(11278)
北京(10727)
师范大学(10663)
(10548)
中心(10505)
(9600)
经济学(9566)
(9065)
业大(8815)
财经大学(8586)
经济学院(8433)
基金
项目(45952)
科学(37328)
基金(34694)
研究(32666)
(29862)
国家(29587)
科学基金(25993)
社会(22776)
社会科(21551)
社会科学(21544)
基金项目(18821)
自然(16704)
(16609)
自然科(16376)
自然科学(16373)
自然科学基金(16080)
教育(15218)
(14840)
资助(13559)
编号(12089)
成果(10561)
(10291)
重点(10126)
国家社会(9427)
(9376)
教育部(9116)
课题(9051)
人文(8831)
(8644)
大学(8455)
期刊
(34749)
经济(34749)
研究(26726)
中国(13490)
科学(11454)
学报(11450)
(11337)
管理(9613)
大学(8789)
教育(8644)
学学(8156)
财经(7212)
(6855)
问题(6796)
城市(6482)
(6251)
(5359)
(5140)
金融(5140)
技术(4977)
经济研究(4897)
业经(4371)
现代(4361)
农业(4207)
图书(3836)
资源(3730)
(3619)
(3482)
商业(3452)
技术经济(3436)
共检索到112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树新  
本文从城市现代化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社会福利事业的加强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生育率下降、核心家庭增多、老年人家庭相应增加的社会宏观背景和家庭微观因素两方面论述了城市中青年子女与父母同居供养模式弱化的原因。分析了中青年人与老年人分而不离的供养方式的可行性、现实性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鲁申  
为了避免引起误会,首先声明,笔者也同样认为,目前我国开展对老年人口问题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这既是为了学科的发展,也是为了解决我国目前存在或今后可能趋向严重的老年人口问题提供一定的根据。 但是,笔者对近年来我国人口学界盛行的老年人口问题研究热、而且还在不断升温的现象则感到有些迷惑。众所周知,人口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一定程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贺常梅,乔晓春,程勇,朱萌,陈卫  
中国人的代际关系,较西方国家来说,要密切得多。这种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代际关系是维系中国长期稳定的基础。这种密切的关系来自于:无论是过去的青年人还是现在的青年人,都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与其上辈和下辈维持着物质,精神和生活上的联系。这也使不同代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互惠的发展。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中国现在的代际关系作一定性研究,这项研究旨在研究中国现在的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变化,并尝试寻求建立和谐的、互助的和新型的代际关系方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思川  
在灰领概念最先流行的上海,年轻人怎么看呢?他们是否也愿意加入灰领一族呢?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在上海街头随机采访了几十位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 问题一:你是否知道灰领?
关键词: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会珍   王亚柯  
本文采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的收入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老年人总可支配收人水平显著提高,其中与2013年相比,2018年我国老年人来自个体工资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和社会保障性收入的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其涨幅分别为288.6%、172.5%和50.9%;(2)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相比2013年,2018年老年人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幅增加,来自家庭转移性收入的比重略微增加且相对稳定,来自社会保障性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但其仍是老年人收入的第一大来源;(3)与未参保老年人相比,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收入水平较高,尤其是参加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商业等其他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但与2013年相比,2018年养老保险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保障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商业等其他养老保险对城镇老年人与老年女性收入的正向作用较大。据此,需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逐步缩小各类型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充分发挥其养老保障功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梅  方晓伟  
文章以浙江地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35~59周岁的城镇中青年人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年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就业状况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最显著;在单位处于中层职位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延迟退休的意愿更强烈;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更倾向于延迟退休;女性比男性的延迟退休意愿更强;人力资本状况、年龄、工作满意度对延迟退休意愿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梅  方晓伟  
文章以浙江地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3559周岁的城镇中青年人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年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就业状况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最显著;在单位处于中层职位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延迟退休的意愿更强烈;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更倾向于延迟退休;女性比男性的延迟退休意愿更强;人力资本状况、年龄、工作满意度对延迟退休意愿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彩霞  
通过对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养老方式的分析研究。认为家庭养老是最主要的形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认为应该利用利益机制来改善养老状况,明确老年人对土地的权利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地位,使子女在养老的前提下,能得到土地使用权的拥有和继承,使养老在较好的交换条件下进行。同时,政府应用减免老年人农业税和各种提留的手段支持农村的家庭养老事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巢乃鹏  
为更好地理解青年人互联网的使用与社会动机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对青年人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做基本分析,并讨论归属需要、担心拒绝这两个社会动机与青年人社交网站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归属需要与担心拒绝都是社交网站使用的重要预测值,归属需要越强烈的人,其SNS的使用强度也越高;与之相反,担心拒绝心态越强的人,SNS使用强度则越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向群  
本文认为 ,对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应该历史地、将人生周期连续起来看 ;比较青年人与老年人的价值 ,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 ;老年人的价值是以历史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为主 ;既要看到老年人社会价值积极的一面 ,也应该承认其缺欠的一面 ;老年人也有一个继续社会化 ,克服缺点 ,改造主观世界 ,完善自我、继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社会价值的任务。本文就老年人社会价值的评价问题从经济学、人才学和社会文化学三个方面做出理论和学术探讨 ,以期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小五  朱尧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承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雄军  李群力  
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心理学视角,对城市老年人的运动参与动机和环境偏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运动参与动机方面,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运动参与动机可分为:获得成就感、社交互动、消磨时间、增进健康、体验自然、生活学习六项因素,其中,生活学习和增进健康因素获得大多数老年人的认同。在参与类型上,老年人参与的健康与体能和社交类活动较多,公益服务和文化艺术类较少。在环境偏好上,老年人偏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室外环境选择多于室内环境,交通便利也是老年人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室内场所、设施及俱乐部模式等则比较不受老年人们的喜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俊骋  周尚意  赵宝华  刘昕  
城市宜居环境综合评价本质上是城市内部包括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空间等众多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研究。城市系统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亚系统,亚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量方法确定。以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例,介绍和比较了各种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赋权的方法,应用关联矩阵法确定老年人城市宜居环境各亚系统之间,以及亚系统内部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旨在说明关联矩阵法在确定城市结构中各亚系统关联度上具有合理、简便的特点,尤其是具有将客观性与主观性评价相结合的优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纪竞垚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探讨了中国城市老年人退休适应状况,并结合中国退休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验证并拓展了退休适应综合模型,构建了本土化的老年人退休适应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研究显示,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能够较好地适应退休生活,但具有群体差异。城市老年人中受教育程度较高、健康状况较好、有配偶、有经济上的养老规划、退休后选择继续工作或退休前为中高层管理者拥有更好的退休适应状况。同时,文章验证了本土化退休适应综合模型。结果显示,个体和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皆影响中国城市老年人的退休适应。此外,基层管理者的适应状况较差,需要在政策和实践层面重点关注该类群体的退休适应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