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6)
- 2023(10311)
- 2022(8970)
- 2021(8399)
- 2020(6859)
- 2019(15943)
- 2018(15769)
- 2017(30979)
- 2016(16974)
- 2015(18935)
- 2014(18727)
- 2013(18442)
- 2012(17680)
- 2011(16035)
- 2010(16478)
- 2009(15137)
- 2008(14975)
- 2007(13671)
- 2006(12531)
- 2005(11136)
- 学科
- 济(71086)
- 经济(70923)
- 管理(43380)
- 业(41489)
- 企(31362)
- 企业(31362)
- 方法(27061)
- 农(23377)
- 中国(22365)
- 数学(21773)
- 数学方法(21454)
- 地方(19537)
- 学(17564)
- 贸(16996)
- 贸易(16987)
- 财(16442)
- 易(16427)
- 业经(15782)
- 农业(15742)
- 理论(13170)
- 制(12990)
- 和(11892)
- 策(11058)
- 环境(10871)
- 税(10649)
- 出(10508)
- 银(10216)
- 银行(10193)
- 税收(10124)
- 收(10047)
- 机构
- 大学(244295)
- 学院(242348)
- 济(99704)
- 经济(97367)
- 管理(89363)
- 研究(89247)
- 理学(75839)
- 理学院(74783)
- 管理学(73433)
- 管理学院(72939)
- 中国(66707)
- 科学(54898)
- 京(52571)
- 财(48222)
- 所(45531)
- 农(41923)
- 研究所(41199)
- 中心(40357)
- 江(39413)
- 范(37408)
- 财经(37397)
- 师范(37155)
- 业大(34509)
- 经(33751)
- 北京(32728)
- 农业(32436)
- 院(32230)
- 州(30803)
- 经济学(30641)
- 师范大学(30280)
- 基金
- 项目(158191)
- 科学(125786)
- 研究(117308)
- 基金(115859)
- 家(101360)
- 国家(100489)
- 科学基金(85524)
- 社会(76246)
- 社会科(71115)
- 社会科学(71092)
- 基金项目(61145)
- 省(59819)
- 自然(54717)
- 自然科(53371)
- 自然科学(53359)
- 教育(53047)
- 自然科学基金(52403)
- 划(52074)
- 编号(48084)
- 资助(46665)
- 成果(40973)
- 重点(36126)
- 部(35545)
- 发(35195)
- 课题(33540)
- 创(31445)
- 国家社会(31216)
- 教育部(30252)
- 科研(29684)
- 性(29612)
共检索到379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朱庭生,朱冰玲,樊华,孙小铭,林克武
90年代我国出现了城市两地户口婚姻的迅速增长即城乡通婚潮。两地户口婚姻以城市男性娶农村女性为主要结合形式,城市男性的年龄分布相当离散,文化程度上表现为城市较低阶层与流入人口的中高层的般配结合;两地户口婚姻在城市的常住地主要是城郊结合部,呈现“脊环”分布;外地一方的来源地分布表现出静态的距离摩擦和动态的距离吸引。通婚潮是80年代民工潮的逻辑延伸,标志着城市对农村由经济性开放走向社会性开放;两地户口婚姻的构成特征体现了城乡通婚的边缘性和城市户口的实用价值;这类婚姻正在制造新的婚姻困难人群,并且对城市人口的总量控制构成了新挑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永昌 丁金宏 黄云
代际投靠和代内选择是构成大城市婚姻迁移的主要形式。婚姻迁入从市内互迁到省际迁入呈现由大到小的梯度格局。城乡婚迁中农业户占67.9%,省际城乡迁移中农业户占68.2%,户口性质的梯度特征明显。婚迁者存在着从城市到乡村受教育程度由高到低的推移递变规律。城市内部及城乡婚迁趋向于就近级别职业的婚配,城乡之间就近职业迁移极其普遍,职业间大跨度的婚迁极其稀少。
关键词:
人口 婚姻迁移 大城市 梯度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金宏,杨鸿燕,周少云,周吉祥,林克武,张玉枝
中国的涉外婚姻起步晚,发展快,经济开放使上海市成为中国涉外婚姻发展最快的地区。在上海市的涉外婚姻中,外国男性娶上海市女性的“顺势组合”占绝对优势,婚姻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离婚者参与涉外婚姻的情形比较普遍,显示了这类人群婚姻观念的开放性;平均结婚年龄高,外嫁婚姻的夫妻年龄差距过大;涉外婚姻的受教育程度高,属于文化优势阶层。涉外婚姻存在商业化倾向,感情基础相对单薄。涉外婚姻的过快增长宏观上也造成上海本地婚配人群的素质错位。涉外婚姻的未来目标是平衡、平等的国际家庭。
关键词:
涉外婚姻 结构 模式 上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海旺
90年代以来,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结婚的现象越来越多。在两地婚姻中,外地一方大多来自农村,并以女性居多,实质上是外来妹的一种跨区域的社会流动。对外来媳妇来说,困扰她们的问题很多。但户口是最根本的问题,许多问题都是由户口问题派生出来的。本文对如何解决外来媳妇及其子女的户口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瑞君
本文分析了上海市“人户分离”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大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以户籍管理与口籍管理并轨的双籍管理为过渡,最终以口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的构想,并就如何完善与户籍挂钩的大城市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前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社会问题。以上海为例,在分析当前中国大城市呈现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负社会效应,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演变 治理 大城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祝俊明
一、概述 二战以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战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在这些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和就业由中心城市向郊区、小城镇、甚至更远的农村地区转移,称之为逆城市化。无论是郊区化还是逆城市化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城市外围部分的人口增长相对地或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亮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水资源消耗会呈现一定的趋势。本文以上海市为例,运用相关数据,从自来水消耗总量和城市实际用水投入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最后,根据上海市水资源消耗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耀 陈高森 骆守俭
文章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三种类型的服务业在GDP增长贡献方面上的差异。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与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市GDP增长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上海市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万胜
郊区社会是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类型,且规模广大,研究郊区社会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提出了"城乡关系—人口流向"的分析框架,借以提炼郊区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并以上海郊区的乡村地区为例,说明典型郊区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同时对大城市郊区社会的乡村振兴议题展开初步的思考。本文认为,郊区社会是一个城乡关系紧密的人口流入型社会,它的发展路径和其他类型乡村社会有所不同,郊区乡村的乡村振兴更适合走一条配套式发展的道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萌
当下学校现代化的努力正逐渐转向学校内部,具体表现为对公平和质量的重视。为探明学生教育公平感的主要体现、学生教育公平感如何形成,以及影响学生教育公平感的可能因素,本研究特对上海两所学校的初中生进行访谈,继而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和QSR NVivo11.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词频统计、编码处理。研究发现:初中生教育公平感主要体现在权利尊重、资源分配、机会享有、人际交往、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初中生教育公平感的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三阶段,即教育实践经历-学生个体认知加工-学生主观感受;影响其教育公平感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在校经历、学生个人偏好、学生公平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发现,学生的教育公平感与许多既有理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教育公平感,需要采用系统的眼光;提升学生的教育公平感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学校内部公平 教育公平感 学生公平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若玲 郭振伟
在京沪广等一线城市,民众对异地高考改革有着强烈的公平诉求,但因外来人口压力巨大,这些城市深陷改革困境,难以有实质性突破与推进。本文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对上海本地和外来人口双方的访谈调查,了解到能留在上海读书并不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唯一目的,在上海接受优质教育,继而通过高考享受更加优质的高等教育才是他们的真正诉求。异地高考政策主要面临难以平衡各方利益、政策目标与对象需求不一致、政策缺乏顶层设计等困境。要妥善解决好异地高考问题,必须考虑以下方面:统筹协调、分步实施;采取多元考试录取的方式;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促进区域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关键词:
异地高考政策 公平诉求 上海市 高考改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学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振锴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上海市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通过运用C-D函数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和C E S生产函数法这三种方法对上海市1978-2010年这31年期间的要素投入特征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比较分析认为C-D函数法更有效。同时基于C-D函数估计结果,对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分解和不同阶段的比较。文章进一步结合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因素进行分解,运用改进的GLS估计发现:人力资本和R&D活动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促进作用,而制度变迁因素作用不显著,上海的经济增长已经趋向于"稳态增长"。
关键词:
要素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爱玮 周林
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金融产业集聚将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辐射效应、金融外溢效应等,并提高区域内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促进了金融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法律、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途径。分析表明,金融产业集聚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辐射效应、金融外溢效应等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关键词:
金融产业 区域经济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