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5)
2023(8890)
2022(7327)
2021(6686)
2020(5420)
2019(12207)
2018(11908)
2017(22230)
2016(12286)
2015(13446)
2014(12962)
2013(12679)
2012(11716)
2011(10532)
2010(10369)
2009(9400)
2008(9225)
2007(8286)
2006(7270)
2005(5898)
作者
(36173)
(30035)
(29962)
(28093)
(19075)
(14703)
(13379)
(11633)
(11601)
(10548)
(10264)
(10074)
(9784)
(9211)
(9211)
(9097)
(9095)
(8875)
(8684)
(8374)
(7633)
(7230)
(7158)
(7027)
(6816)
(6599)
(6560)
(6559)
(6038)
(5932)
学科
(47789)
经济(47736)
管理(33294)
(28603)
(21629)
企业(21629)
方法(17393)
中国(16738)
(14884)
数学(14801)
数学方法(14684)
地方(14129)
业经(11265)
(11031)
(10567)
农业(10278)
环境(8989)
(8982)
贸易(8977)
(8635)
(8131)
理论(7928)
城市(7658)
技术(7280)
(6978)
(6632)
(6422)
(6365)
银行(6334)
(6267)
机构
大学(170762)
学院(169894)
(64112)
经济(62549)
管理(61524)
研究(58344)
理学(53027)
理学院(52263)
管理学(51363)
管理学院(51027)
中国(42367)
科学(38726)
(36906)
(33634)
(29142)
业大(29063)
(28822)
中心(26977)
研究所(26747)
农业(26650)
(26209)
(25302)
师范(24984)
财经(23107)
北京(22508)
(21365)
(21270)
(20914)
师范大学(20306)
经济学(19477)
基金
项目(119068)
科学(92646)
基金(85041)
研究(84091)
(76195)
国家(75480)
科学基金(63913)
社会(54126)
社会科(51140)
社会科学(51124)
(47628)
基金项目(46729)
自然(42085)
自然科(41064)
自然科学(41051)
(40560)
自然科学基金(40291)
教育(38107)
编号(33378)
资助(32031)
重点(26990)
(26246)
成果(26089)
(24966)
(24734)
课题(23758)
创新(23132)
科研(22740)
计划(22593)
国家社会(22431)
期刊
(72119)
经济(72119)
研究(49993)
中国(34187)
学报(32225)
(29825)
科学(27780)
大学(23658)
(22321)
学学(22047)
教育(20052)
管理(19891)
农业(19865)
技术(13272)
(12522)
金融(12522)
业经(12513)
财经(11773)
问题(11758)
经济研究(10888)
(10573)
图书(10276)
(10186)
(9686)
资源(9364)
(9026)
科技(8474)
城市(8383)
业大(8153)
现代(8005)
共检索到249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海涛  秦耀辰  
通过概述开封城墙的历史演化,深入探讨了历史上城墙对城市建设的促进和限制作用;并分析了开封城墙给当前城市建设带来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城墙与城市建设关系的具体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枫  黄河  
《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一书是厦门大学鲁西奇教授关于汉水流域历史地理与社会经济史综合研究的第三阶段成果。笔者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试图领会作者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与治学旨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伟  朱鹏辉  
在存量规划的时代,城市更新活动变得尤为重要,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要处理历史城区各种边界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边界进行性质和尺度上的分类。在城市中,按边界性质可分两大类:实体边界和非实体边界(可感知边界),这两大类边界有时单独作用,有时相互作用。按尺度可分为三大类城市边界:城市尺度的边界、街区尺度的边界、建筑尺度的边界。将广州城墙和骑楼街界面作为主要的讨论对象,第一是因为城墙的拆除促进了骑楼街的建设,存在时间节点的相关衔接;第二是城墙对城市空间发展有限制的作用,而骑楼街作为一种联系空间的线性元素,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立关系;第三,城墙和街道对应城市宏观和中观的尺度,研究它们对整体地把握城市空间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广州中,骑楼街界面既可以延续城墙对城市的限定作用,又可以加强城市空间的联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晓阳  陈阳峰  甘德欣  
北京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国文化,而北京古城墙则是这文化的体现者之一。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同类型的墙体有着不同的意义。以明、清北京发展为时代背景,将"墙"这一线性景观作为研究主体,剖析北京古城的皇家宫殿墙体、院落围墙(宫墙)、皇城城墙以及国家围墙(长城)这4种"墙"从建筑构件到国家范围的空间变化,解读古城墙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特色,体会古人通过围护构建显现出的民族精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卡  
基于2008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连续6年2 557日的北京市各空气质量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数据,以及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分街道人口数据,运用SPSS聚类、ArcGIS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运算,探析北京市城市建设对于大气污染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格局、新城建设以及城市人口分布等因素都会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微观格局产生影响,大气污染治理不应忽视调整城市建设格局这一路径,尤其需要重视城市增长、新城建设中对绿化和生态廊道的预留与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卡  
基于2008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连续6年2 557日的北京市各空气质量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数据,以及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分街道人口数据,运用SPSS聚类、ArcGIS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运算,探析北京市城市建设对于大气污染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格局、新城建设以及城市人口分布等因素都会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微观格局产生影响,大气污染治理不应忽视调整城市建设格局这一路径,尤其需要重视城市增长、新城建设中对绿化和生态廊道的预留与保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晨洋  张青萍  
将南京明城墙及其周边相应范围的线性开放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明城墙保护及明城墙绿道的建设出发,运用绿道理论,着重进行城市绿道的综合功能研究,以此协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为城市打造集生态、游憩、历史遗产保护以及美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色空间。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图片及数据资料搜集,分析明城墙绿道的现状、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总结明城墙绿道作为以城市线性历史廊道为载体的绿道的特点与功能,并思考解决办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红旗  
这是一个中西合壁的婚礼。这里不是肃穆的教堂,而是北京明城墙遗址的角楼。这里不是特设的圣坛,而是角楼上红门画廊高阔的艺术广场。 最让人难忘的是婚礼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和深层的个性色彩。好像让我自己细细体味了一轮人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璐  
全球化正在导致城市与区域的空间重构。伴随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产生新的全球城市将成为亚太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之一。中国正成为东亚地区增长最快、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上海则极有希望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城市。首先总结了全球城市的特征,并简要从国际资本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总部、金融业及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国际交通通讯信息平台等方面分析得出上海已具全球城市雏形,同时也指出了其与主要全球城市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上海为建设全球城市而必须进行的调整与转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重构和转移、社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扩展等方面;最后提出了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目标,即建成全球制造业管理中心、全球交通中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昭佩  宋德香  
近年来海绵城市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将城市雨水有效地收集、蓄存、利用,因而能够起到防治城市内涝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缺乏的双重作用。但是海绵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用地紧张、水体污染等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结合山地城市济南市的地貌、水文特点,提出了山地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合理对策。具体对策包括:结合城市化过程的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注意灵活多样的雨水收集、蓄存方式相结合以降低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本;科学设计集、蓄水设施以防止城市雨水污染;充分利用城郊空间以破解海绵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詹国辉  
文章通过梳理土地利用的既有文献,借助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江苏省域内只有南京市与苏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高度有效,而其余11个地级城市则处于中度和低度的土地利用效率范围之中。同时,建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以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等投入要素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面板回归及协整检验,研究表明,在投入因素方面,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均对江苏省域的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性的正向效应,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并无显著影响。为此,结合江苏省的实际状况,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詹国辉  
文章通过梳理土地利用的既有文献,借助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江苏省域内只有南京市与苏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高度有效,而其余11个地级城市则处于中度和低度的土地利用效率范围之中。同时,建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以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等投入要素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面板回归及协整检验,研究表明,在投入因素方面,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均对江苏省域的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性的正向效应,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并无显著影响。为此,结合江苏省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路径,以期提高江苏省土地利用的有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詹国辉  
文章通过梳理土地利用的既有文献,借助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江苏省域内只有南京市与苏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高度有效,而其余11个地级城市则处于中度和低度的土地利用效率范围之中。同时,建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以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等投入要素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面板回归及协整检验,研究表明,在投入因素方面,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均对江苏省域的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显著性的正向效应,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并无显著影响。为此,结合江苏省的实际状况,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