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19)
2023(18343)
2022(15282)
2021(14113)
2020(11832)
2019(27145)
2018(26306)
2017(49453)
2016(26474)
2015(29672)
2014(29261)
2013(28864)
2012(26407)
2011(24032)
2010(24035)
2009(22344)
2008(21536)
2007(18572)
2006(16400)
2005(14410)
作者
(78035)
(65448)
(64956)
(61772)
(41386)
(31324)
(29372)
(25612)
(25013)
(23039)
(22396)
(21835)
(20817)
(20619)
(20194)
(20178)
(19303)
(18843)
(18799)
(18613)
(16229)
(16099)
(15870)
(14958)
(14739)
(14522)
(14173)
(13788)
(13123)
(12724)
学科
(130651)
经济(130534)
管理(73704)
(69760)
(56562)
企业(56562)
方法(55152)
数学(48938)
数学方法(48226)
(32726)
中国(32615)
(27373)
业经(26744)
(26741)
(26532)
贸易(26516)
(25843)
地方(25762)
农业(21958)
(20521)
理论(18248)
环境(17445)
(16987)
金融(16985)
(16714)
银行(16664)
(16373)
技术(16112)
(16099)
财务(16034)
机构
大学(390519)
学院(389106)
(171499)
经济(168532)
管理(147396)
研究(134964)
理学(128300)
理学院(126813)
管理学(124303)
管理学院(123578)
中国(101118)
科学(81887)
(81583)
(73377)
(67582)
(67103)
研究所(61896)
中心(60120)
财经(60011)
业大(59401)
(55400)
(54836)
经济学(54724)
农业(52811)
北京(50882)
(49797)
经济学院(49207)
师范(49204)
(48382)
财经大学(44639)
基金
项目(265410)
科学(210207)
基金(196704)
研究(187588)
(174044)
国家(172657)
科学基金(147793)
社会(123571)
社会科(117413)
社会科学(117381)
基金项目(102790)
(101294)
自然(96178)
自然科(94072)
自然科学(94046)
自然科学基金(92410)
教育(86719)
(86411)
资助(81207)
编号(72182)
重点(60516)
(59301)
成果(57318)
(57237)
(55113)
国家社会(52935)
创新(51655)
科研(51146)
教育部(51016)
课题(50347)
期刊
(184493)
经济(184493)
研究(113073)
中国(73009)
学报(65670)
(61895)
科学(60420)
(55842)
管理(54617)
大学(50321)
学学(47945)
农业(42313)
教育(35681)
技术(33978)
经济研究(31738)
(31519)
金融(31519)
财经(31285)
业经(28337)
(27133)
问题(24867)
(22684)
(22386)
统计(21168)
技术经济(20459)
国际(19901)
世界(19400)
(19275)
(19060)
科技(17280)
共检索到567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高丹桂  张志强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因揭示了资本形成的源泉而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但因其忽略了二元结构转换中的土地、技术、制度安排等要素以及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使其普适性大打折扣。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农村的劳动力和土地则同时向现代部门转移。据此,构建一个包含了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可以得到两点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一,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市场来改变"三农"的窘况,而应该借助市场经济以外的力量(如惠农的制度供给)来协同解决"三农"问题;第二,现行土地制度强化了土地要素配置的二元结构,实质上提高了土地要素流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志强  高丹桂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一个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考虑土地要素流动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因此,可以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分析技术,通过构建一个考虑了土地、劳动力两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来发展二元经济理论,并据此针对我国现实给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宗晓华  陈静漪  
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和1993-2010年分城乡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近二十年我国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及其演变机制。结果显示,我国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轨迹;其中,2000年之后城乡差距快速缩小与集权取向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和教育城镇化因素密切相关。然而,快速教育城镇化在造成农村在校生数减少及由此导致的低生师比等高成本因素的同时,也给城镇地区教育带来了"拥挤效应"。为了避免这种两难困境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城乡生均教育投入的表面均衡,未来应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上移部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负担责任,并根据城乡教育成本差异因素设计向农村倾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燕  佟家栋  
"民工荒"和工资上涨现象引起较多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本文从开放经济与二元经济关系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的二元经济转型是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开放过程的并存。同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仍未到来,工资差距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并吸引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而外部冲击、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匹配等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基于284个地级市宏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昌明  王彬彬  
中国城乡差距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缩小中国城乡差距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长期不动摇,赋予公民自由迁徙权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永久使用权,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传健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旨在揭示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规律,但该理论对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能完全沿着刘易斯模型提供的路径,应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理顺农业发展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推进新型村镇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和消除现行的歧农政策,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俞忠英  
中国从7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共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发展膨胀”型式,以别于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的“停滞膨胀”型式。尽管这是出现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新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庞金波  邓凌霏  师帅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工作已成为各省(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点。基于熵权法与TOPSIS法的强度测定方法,从综合经济发展、城乡收支差异、城乡金融发展和城乡土地规模利用差异四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典型代表省(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大的省(区)基本属于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弱的省(区)或是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或是城市发展落后,但农村相对发达;影响因素表现为具有一定相关性,各省(区)的综合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与城乡收支差异影响程度整体上呈反向变化,城乡金融发展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太碧  
文章简要回顾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由来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特征,最后提出改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人本主义思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孝坤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非常突出,严重影响全民小康建设进程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重庆直辖以来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二元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城乡二元性结构差异显著,且有不断扩大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城镇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工业对农业辐射力弱、城乡市场严重分割、传统体制约束和行政区划调整等。最后提出了加快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勇  
鉴于近年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停滞,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探讨了资本非农化倾向与二元经济差距之间的门槛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当经济尚未跨过刘易斯拐点,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时,资本非农化倾向将引起二元经济差距较大幅度的降低;(2)当经济跨过(或接近)刘易斯拐点,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时,资本非农化倾向对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促进作用将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利用197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很好的证实了上述逻辑。最后为本文的结论性述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保平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总体特征上表现为“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和转型二元经济结构,具体表现为工业化的二元性、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就业结构的二元性、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性和区域经济的二元性等。转型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巨大障碍,因此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中国在新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战略任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帆  
本文在理论层面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进行了拓展,指出二元经济结构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存在收入差距,这种差距与城乡两部门的劳动力—人口的转化、经济产出—居民收入的转化以及劳动力—经济产出的转化紧密相关。二元经济结构可被分解为四种因素:收入产出比差距、资本产出比差距、资本劳动比差距和劳动参与率差距。基于这种因素分解法,实证分析得出:1981—2009年,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收入产出比差距、资本产出比差距、资本劳动比差距和劳动参与率差距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68.76%,-13.73%,164.35%和18.14%,而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年均贡献度为150.62%。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明  
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需求制约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从长远来看,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要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广垠  王天营  
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路径,但是,这个发展路径是有条件的。从资源环境的视角,对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链环上的产业破解中国二元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制约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