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3)
- 2023(6176)
- 2022(5163)
- 2021(4595)
- 2020(3868)
- 2019(8627)
- 2018(8281)
- 2017(16254)
- 2016(8731)
- 2015(9621)
- 2014(9805)
- 2013(9944)
- 2012(9257)
- 2011(8668)
- 2010(8668)
- 2009(8100)
- 2008(7907)
- 2007(7190)
- 2006(6293)
- 2005(5431)
- 学科
- 济(49619)
- 经济(49584)
- 业(24921)
- 管理(22189)
- 方法(19376)
- 企(18781)
- 企业(18781)
- 数学(16640)
- 农(16542)
- 数学方法(16513)
- 业经(13141)
- 地方(11780)
- 农业(11505)
- 中国(11465)
- 学(10959)
- 产业(9697)
- 财(8398)
- 土地(8023)
- 发(7603)
- 技术(6950)
- 制(6831)
- 理论(6681)
- 地方经济(6528)
- 贸(6203)
- 贸易(6200)
- 结构(6193)
- 经济学(6092)
- 易(5888)
- 农业经济(5874)
- 环境(5818)
- 机构
- 大学(138323)
- 学院(138166)
- 济(59105)
- 经济(58006)
- 管理(52721)
- 研究(46579)
- 理学(45915)
- 理学院(45306)
- 管理学(44526)
- 管理学院(44262)
- 中国(33185)
- 科学(29047)
- 京(28986)
- 农(25452)
- 财(24869)
- 所(23475)
- 业大(21977)
- 研究所(21472)
- 江(21121)
- 中心(20422)
- 财经(20421)
- 范(20243)
- 师范(20101)
- 农业(19803)
- 经济学(18829)
- 经(18379)
- 北京(17489)
- 经济学院(17048)
- 州(16464)
- 院(16228)
- 基金
- 项目(92975)
- 科学(74652)
- 基金(68407)
- 研究(67656)
- 家(59544)
- 国家(59001)
- 科学基金(50742)
- 社会(46139)
- 社会科(43850)
- 社会科学(43838)
- 省(37125)
- 基金项目(36905)
- 自然(31180)
- 划(30637)
- 自然科(30454)
- 自然科学(30449)
- 教育(30179)
- 自然科学基金(29950)
- 资助(26508)
- 编号(26137)
- 发(21624)
- 成果(20929)
- 重点(20926)
- 部(20601)
- 创(19573)
- 国家社会(19471)
- 课题(18479)
- 创新(18104)
- 发展(17835)
- 人文(17710)
共检索到200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文博 孔凡文 王英华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的主要特征,探究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与产业聚集的互动关系,提出应明确并有效利用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政策以影响城乡产业发展;基于城乡产业聚集特征有针对性的调整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政策;科学“搭配”入市、征地、增减挂钩三种土地要素流转方式等促进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城乡土地要素 土地要素流动 产业聚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存智
研究目的:探索如何以换地权益书作为土地要素返流的保障手段,以期构建城乡土地自由流动的政策工具。研究方法:政策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要素流动存在诸多困境,不仅包括土地多重负担造成流动困难,还包括土地单向流动为主、缺乏双向流动的保障,以及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流动中面临的空间和位置障碍。研究结论:要大胆创设新的政策工具,采用"换地权益书"的形式来构建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的保障,这在当前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换地权益书 土地要素返流 政策工具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高丹桂 张志强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因揭示了资本形成的源泉而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但因其忽略了二元结构转换中的土地、技术、制度安排等要素以及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使其普适性大打折扣。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农村的劳动力和土地则同时向现代部门转移。据此,构建一个包含了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可以得到两点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一,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市场来改变"三农"的窘况,而应该借助市场经济以外的力量(如惠农的制度供给)来协同解决"三农"问题;第二,现行土地制度强化了土地要素配置的二元结构,实质上提高了土地要素流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蓉
从金融集聚和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长短期模型,说明了变量在长期存在正向强弹性关系,短期中本期与滞后一期存在相反的弹性系数,随后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说明,我国金融集聚和经济总量以及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不同反应关系。最后,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促进金融集聚发展及突破"瓶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 经济总量 互动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秦东方 山红梅
本文将经济空间集聚的流动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相结合,通过有交互的双要素方差分析,确定两要素的交互作用对地区经济影响不显著,进而对中国经济集聚度测定;比较在2000-2010年的中国经济空间集聚状况,并与中国国民收入、GDP、人均GDP的增长率拟合分析,寻找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
集聚要素 经济集聚度 要素 交互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共中央、国务院不久前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味着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核心任务。同时也意味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完善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已刻不容缓。土地乃社会经济发展最基础的要素载体,通过推进其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要素的有序流动,提高土地要素市场配置的质量和效率,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正河
乡村城市化的要素聚集与时空序列张正河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特征,西方国家农村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完全和彻底的,我国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不完全的,可以称之为准城市化,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城市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河
乡村城市化的要素聚集与时空序列张正河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特征,西方国家农村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完全和彻底的,我国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不完全的,可以称之为准城市化,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城市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维奇 韩媛媛
城乡资源流动决定城乡互动关系,在原生工业化国家,商业部门起到了聚集农村资本促进城市工业发展的作用,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同时为农村提供资本和技术,城乡之间没有形成巨大差距。该文从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逻辑出发,比较了中国与原生工业化国家城乡资源流动与城乡关系发展态势,强调了商业部门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依靠政府替代市场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部门,形成了城乡隔绝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商业部门的迅速崛起使问题进一步深化。要缓解中国城乡关系的困境,必须综合治理、统筹兼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构建了科技人才聚集、科技产出和绿色GDP的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并应用该模型开展了针对京津冀区域的实证研究,探析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绿色GDP总量正向影响科技人才聚集度变化;而科技人才聚集度不是引起绿色GDP总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科技产出在短期内对科技人才聚集度变化有抑制作用,但长期来看科技产出正向影响科技人才聚集度变化;科技人才聚集度能够引起科技产出变化,长期来看不合理的人才聚集抑制了科技产出的发展;绿色GDP总量正向影响科技产出变化;科技产出正向影响绿色GDP总量变化,但强度较弱。进而,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构建了科技人才聚集、科技产出和绿色GDP的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并应用该模型开展了针对京津冀区域的实证研究,探析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绿色GDP总量正向影响科技人才聚集度变化;而科技人才聚集度不是引起绿色GDP总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科技产出在短期内对科技人才聚集度变化有抑制作用,但长期来看科技产出正向影响科技人才聚集度变化;科技人才聚集度能够引起科技产出变化,长期来看不合理的人才聚集抑制了科技产出的发展;绿色GDP总量正向影响科技产出变化;科技产出正向影响绿色GDP总量变化,但强度较弱。进而,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健 尤雯
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本文不仅从定性上阐述了两者的共生效应和乘数效应,而且还以软件产业为例,从实证上进一步证明了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之间高度相关的关系。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提高我国各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程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集聚 共生效应 乘数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龚晓红 庞新军
统筹城乡土地是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通过资源和资本两方面来发挥的。通过土地资本化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土地城市化、工业化。利用土地资本化,加速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促进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进而带动经济增长。作者利用1997~2008年重庆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土地资本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而短期均衡调整力度不大。土地资本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时滞性,而且存在着弱化的现象。在统筹城乡过程中,实现土地要素的资源和资本功能,要从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市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涂妍 王明亮
统筹城乡发展是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产业的特殊属性,使得统筹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之间具有内在必然联系。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载体,以产业纽带从根本上联结城市和乡村,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乡关系 统筹产业 城乡要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婉华 叶阿忠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与虚拟前沿面思想,构造虚拟前沿面的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中国工业大气环境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并通过SPVAR模型探讨中国工业大气环境效率、工业要素流动与工业经济产出的时空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工业大气环境效率发展态势良好,但效率值总体偏低;工业大气环境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优西劣格局明显;第二,在工业劳动力总量下降约束下,工业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能够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吸引劳动力流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环境优势可带来经济发展竞争优势。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各省市应当立足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采取差异化大气环境保护策略,加强高素质人才和绿色资本引入,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