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0)
- 2023(8121)
- 2022(6711)
- 2021(6146)
- 2020(4543)
- 2019(10437)
- 2018(10287)
- 2017(19556)
- 2016(10481)
- 2015(11279)
- 2014(11492)
- 2013(11514)
- 2012(11229)
- 2011(10646)
- 2010(10969)
- 2009(10127)
- 2008(9950)
- 2007(9260)
- 2006(8488)
- 2005(8144)
- 学科
- 济(52715)
- 经济(52662)
- 业(27578)
- 管理(27144)
- 农(23442)
- 中国(19034)
- 地方(18886)
- 企(18259)
- 企业(18259)
- 业经(14661)
- 农业(14159)
- 方法(13184)
- 发(11447)
- 贸(11100)
- 贸易(11088)
- 易(10688)
- 数学(10643)
- 数学方法(10551)
- 财(10479)
- 制(10138)
- 地方经济(9978)
- 银(9799)
- 融(9792)
- 金融(9791)
- 银行(9790)
- 行(9638)
- 学(9628)
- 发展(9000)
- 展(8963)
- 农业经济(7699)
- 机构
- 学院(157161)
- 大学(153825)
- 济(66650)
- 经济(65176)
- 研究(58235)
- 管理(55819)
- 理学(45971)
- 理学院(45372)
- 中国(44893)
- 管理学(44730)
- 管理学院(44409)
- 京(33885)
- 科学(33733)
- 财(31772)
- 所(29875)
- 农(27777)
- 研究所(26491)
- 中心(26116)
- 江(26076)
- 范(24786)
- 师范(24591)
- 财经(23603)
- 北京(22133)
- 州(21705)
- 经(21084)
- 农业(21029)
- 业大(20690)
- 院(20446)
- 经济学(20231)
- 师范大学(19418)
- 基金
- 项目(93111)
- 研究(73797)
- 科学(73019)
- 基金(64628)
- 家(55038)
- 国家(54439)
- 社会(47478)
- 科学基金(45839)
- 社会科(44836)
- 社会科学(44824)
- 省(37958)
- 基金项目(32938)
- 教育(32339)
- 编号(31495)
- 划(31000)
- 成果(27150)
- 发(26947)
- 资助(25742)
- 自然(25399)
- 自然科(24756)
- 自然科学(24754)
- 自然科学基金(24283)
- 课题(22787)
- 发展(22384)
- 展(21980)
- 重点(21056)
- 部(19841)
- 国家社会(19427)
- 创(18979)
- 年(18831)
共检索到263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永泰 王丽英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在城市公共产品已基本满足居民的显性需求的情况下,开发公共产品的隐性需求,并实现其有效供给,是今后在公共产品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公共产品隐性需求开发和有效供给的角度,探索公共产品隐性需求的开发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对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衡,优化公共产品的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显性需求 隐性需求 有效供给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艳华
消费者对住宅产品的需求层次可以分为显性需求、隐性需求与半隐性需求。住宅产品的隐性需求是消费者潜意识的、未明确表述的并能够实现或超越消费者对住宅期望的一种心理要求和行为状态。企业在显性需求层次上至多只能满足低层次的顾客基本需求,而隐性需求满足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居住满足感,因此存在巨大的价值提升空间。住宅产品隐性需求开发的流程可分为隐性需求识别阶段、需求要素转化阶段、功能定位阶段和开发要素转化阶段。开发方法包括价值曲线重构、质量展开技术和人体功效学等。
关键词:
隐性需求 住宅 开发模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志华 王均林
以需求类型为切入点,析出高校图书馆的六个用户群体,指出情报服务的重点是学校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提出隐性情报需求的概念,分析了隐性需求的十个特征和开发隐性需求的四个必要条件及五种思维方法。
关键词:
用户分析 隐性需求 思维方式 情报服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永泰
在当今时代,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显性需求的"红海",而是转向挖掘隐性需求的"蓝海"。隐性需求是指消费者为获取某种精神满足,通过外在事物与刺激作用于人体感官所产生的一种潜意识的、未明确表达的、但能够实现甚至超越人们期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诉求。如何找到这片蓝海,更体贴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更快、更好、更优地帮助企业和政府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裴淑媛 罗永泰
隐性需求开发是企业应对激烈竞争、开展价值创新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文章基于基因演算原理(GA),提出了隐性需求基因的演算机制,并以化妆品为例,探讨了隐性需求开发的运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吉堃
一、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贾宇婷 吴丹
识别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并进行满意度分析,能够助益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文章构建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识别模型,运用mESM移动经验取样法、归纳式的内容分析法,以故宫陶瓷馆3类移动服务平台为例,通过具体实践得到用户理想的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和3种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识别结果和3种移动服务平台各指标要素的满意度,并进行关联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用户更满意小程序,且平台的美观性和是否能提升个人素养会对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文章从需求和平台两方面提出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优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瑞淑 贺刻奋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需求研究对银行经营管理的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动态研究社会需求数量变化为基础,引入银行服务的需求周期曲线和银行产品的需求周期曲线。通过分析银行所面对的社会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说明在显性需求更多地导致同质市场的情况下,隐性需求对银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从需求周期的阶段性、需求周期曲线簇和银行产品的需求周期曲线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隐性需求为银行新产品开发服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树桐 赵艳华 罗永泰
随着中国住宅市场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对于住宅产品的需求已经由传统的质量、区位、价格等有形产品要素向知识型和情感型要素过渡。为此,开发商需要不断地进行住宅产品的隐性需求开发。文章从开发和销售两个环节,提取了37种具体的营销策略,并依据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营销组合策略。
关键词:
住宅产品 隐性需求 营销组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学荣 史玲
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改善,但仍滞后于农民的现实需求,城乡之间供给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好城乡关系。解决农民减负增收的问题,关键在于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政策,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为此,需要在界定供给主体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破除公共产品城乡二元供给体制,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到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来,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逐步构建起完整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公共产品 公共财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成 何乐平 冷忠晓
当前政府主导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驱动"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包括资金约束导致供给总量不足;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诱致供需脱节;政府一次性"资金输入"导致日常维护不力。混合型供给的"需求引导"模式将社会力量、市场机制和政府行政动员密切结合,将决策权赋予村民以及相关的民间组织,在市场原则激励和引导下,以政府的行政动员作为辅助,促进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代表两种供给模式的贵州Q村、山东B村的村级道路建设效果案例比较表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不可能依靠"供给驱动"模式下的单一供给主体实现,可行的选择是建构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需求引导"模式。由"供给驱动"向"需求引导"模式转型须打破政府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永泰 卢政营
目前,营销学中关于需求概念与营销导向的研究成为学者日益关注的领域。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从信息经济和价值感知两方面描述阐释了需求研究的相关成果;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营销倾向在经历了产品导向、服务导向与关系导向的演变之后,需求导向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由此,本文界定了隐性需求的内涵,探讨了隐性需求研究对于拓展营销学研究视野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隐性需求 显性需求 营销范式 营销倾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艳芹 李秀玲 刘英泽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特点,是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目的的产品。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而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有着缓冲与抑制作用。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尽快消除体制和制度障碍,给予农村居民以同等国民待遇,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民生存和发展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供给 城乡差异 调整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明融
长期以来,我果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