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4)
- 2023(6013)
- 2022(4363)
- 2021(3971)
- 2020(3356)
- 2019(7409)
- 2018(7655)
- 2017(14076)
- 2016(8277)
- 2015(9503)
- 2014(9877)
- 2013(9644)
- 2012(8349)
- 2011(7627)
- 2010(7825)
- 2009(7670)
- 2008(8147)
- 2007(7753)
- 2006(7256)
- 2005(6921)
- 学科
- 管理(34677)
- 济(31440)
- 经济(31402)
- 业(28059)
- 企(25344)
- 企业(25344)
- 财(11390)
- 中国(11323)
- 方法(10194)
- 业经(9972)
- 农(9413)
- 制(8696)
- 务(8241)
- 财务(8204)
- 财务管理(8186)
- 理论(7852)
- 学(7851)
- 企业财务(7786)
- 和(7422)
- 策(6915)
- 数学(6824)
- 发(6771)
- 数学方法(6751)
- 地方(6710)
- 银(6518)
- 银行(6511)
- 农业(6460)
- 划(6300)
- 行(6039)
- 体(5956)
- 机构
- 大学(122177)
- 学院(120892)
- 管理(46398)
- 济(44098)
- 经济(42802)
- 研究(40095)
- 理学(36662)
- 理学院(36234)
- 管理学(35671)
- 管理学院(35406)
- 中国(33598)
- 京(27533)
- 科学(25492)
- 财(25063)
- 江(21490)
- 所(21455)
- 研究所(19089)
- 农(18936)
- 中心(18639)
- 财经(18337)
- 范(17906)
- 师范(17756)
- 北京(17592)
- 州(17589)
- 经(16376)
- 业大(15559)
- 省(14845)
- 农业(14558)
- 师范大学(14030)
- 院(13820)
- 基金
- 项目(70412)
- 科学(54490)
- 研究(53173)
- 基金(49236)
- 家(42746)
- 国家(42354)
- 科学基金(35922)
- 社会(32650)
- 社会科(30813)
- 社会科学(30799)
- 省(27939)
- 基金项目(25573)
- 教育(24239)
- 划(23083)
- 编号(22880)
- 自然(22267)
- 自然科(21584)
- 自然科学(21578)
- 自然科学基金(21197)
- 成果(20185)
- 资助(19514)
- 课题(16038)
- 重点(15979)
- 发(15313)
- 部(15007)
- 项目编号(13955)
- 创(13640)
- 性(13619)
- 国家社会(13497)
- 年(12853)
共检索到204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喻舜兵
城市生活垃圾既污染环境占用耕地 ,又造成资源的浪费。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利用蕴涵无限商机。生活垃圾发电 ,在技术和政策上 ,必须遵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在投资上 ,采用国产设备降低成本 ;在管理上 ,制定配套政策和完善投资机制 ,实现企业投资。垃圾发电尽可能实现热电联产和规模经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晓甦 石世英
在界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结合对重庆的实证调研信息,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核算利益相关者在建筑垃圾不同处置方式中发生的成本与效益。结果表明:(1)非法倾倒是当前承包商最经济的选择,而资源化降低承包商的货币性收益。(2)当前填埋场的营运状况优于资源化企业,在建筑垃圾市场上存在比较优势。(3)资源化是政府和社会公众获得较大净效益的处置方式。为此,降低交易成本、消除机会主义行为和完善市场机制是当务之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郎一环 沈镭
垃圾资源化是变废为宝、节约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物质循环理论、资源再生理论和系统理论 ,分析了垃圾资源化的本质及其客观条件。作者认为无论是资源还是垃圾都具有物质或能量的属性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资源可以转变为垃圾 ,但垃圾又可以回收利用成为资源。变垃圾为资源的关键在于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 ,实现分类收集 ,工厂化处理 ,并使再生资源生产出的产品进入社会良性循环。
关键词:
垃圾 资源化 再生资源 回收系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刚 刘健 何恩良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手段,并在与国外城市垃圾综合处理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对构建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整体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垃圾 资源化 循环经济 整体系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康斯坦丁·安纳托伊维奇·古林
近年来,垃圾的管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俄罗斯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和生活垃圾的体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垃圾管理水平并未获得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垃圾产生的现状,论述了垃圾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俄罗斯不同地区内情况进行了对比评估。研究表明:完善垃圾综合管理方法十分必要。本文最后提出了预防垃圾产生的措施,旨在促进垃圾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志
一、法国提出新的垃圾政策处理危害环境的垃圾,是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棘手问题。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不仅各国垃圾量大增,而且成分复杂,危害性增强。过去,由于采取低价、清理优先的政策,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一直跟不上,致使这一公害不断蔓延。法国每年产生垃圾(不包括土、石等惰性物质)7000万吨,其中工业垃圾5000万吨,家庭垃圾2000万吨(人均约358公斤)。在工业垃圾中,一般工业垃圾(含与家庭垃圾可同样处置的工商垃圾)3000万吨,带污染性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青松 胡佳慧
通过抽样调研、个案分析和文献研究法,从产业链的视角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到市场逻辑和政府规制的共同影响;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幼稚期,产业链的多处关键节点存在瓶颈;该产业隐性的环境效益大于显性的经济效益,而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目前该产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对社会资本不具备明显的吸引力,产业内生动力不足,需要政府释放制度红利来弥补。论文研究对决策者制定合适中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为忠 潘玉 王丹
以72份有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产业链”二维评价模型,利用Nvivo11软件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剖析“双碳”背景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现状和问题。结果表明:政策工具内部使用不均衡,“双碳”背景下政策范围和功能有待扩大。据此,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制定与产业的发展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锁成 曲鸿敏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全球各国却为之困扰。如何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新焦点。文章在浅析全球尤其中国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高峰期的到来而更加严峻的垃圾态势基础上 ,从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角度 ,通过探讨垃圾回收利用的资源化潜力 ,揭示垃圾产业产生的历史必然 ;并就中国垃圾产业的建立、组织、运行机制和法律、法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为实现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即城市可持续发展找到新的突破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丽颖
对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和流程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调蓄处置场选址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采用Lingo软件进行编程,求解出以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的模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建筑垃圾 资源化调蓄处置场 选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翟宝辉
再生建材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途径。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研究,中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已趋于稳定,能够成熟用于各类建设和市政工程中;国家已发布一批标准规范,各级政府也配合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研究发现,中国已颁布的标准规范大部分针对的是生产环节,而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持续应用更需要原材料、产品应用和跟踪监测环节的支撑;中央政府有很多部门从不同角度出台了再生建材产业促进政策,但彼此之间不配套、不衔接、难操作,没能形成培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地方政府配套产业政策不全,中央政策很难落地,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研究建议,仔细梳理中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查漏补缺,尽快形成...
关键词:
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 产业政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红勇 黄秋爽
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对所存在的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焚烧,政府扶持经费不够,再生产品效益较低,缺乏配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缺乏再生产品行业质量标准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对再生产品进行质量认证以及出台相应政策、加大管理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
建筑垃圾 产业政策 再生产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永波 王玲
分析我国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阐述韩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验,包括法律法规、管理机构、实施规划、资质许可、管理措施。最后,从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推行完善的保障措施和实行全过程精细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