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4)
- 2023(2530)
- 2022(2228)
- 2021(2151)
- 2020(1793)
- 2019(4055)
- 2018(3886)
- 2017(7053)
- 2016(3889)
- 2015(4122)
- 2014(4253)
- 2013(4316)
- 2012(4135)
- 2011(3948)
- 2010(4063)
- 2009(3940)
- 2008(4269)
- 2007(4019)
- 2006(3684)
- 2005(3482)
- 学科
- 济(17759)
- 经济(17733)
- 管理(12364)
- 业(11598)
- 企(9109)
- 企业(9109)
- 方法(5749)
- 农(5714)
- 学(5376)
- 中国(5371)
- 业经(4804)
- 财(4771)
- 地方(4381)
- 理论(4233)
- 农业(4215)
- 数学(4156)
- 制(4150)
- 数学方法(4047)
- 教育(3532)
- 融(3095)
- 金融(3094)
- 银(3075)
- 银行(3070)
- 行(2925)
- 策(2892)
- 贸(2847)
- 贸易(2843)
- 和(2791)
- 体(2728)
- 易(2728)
- 机构
- 大学(64429)
- 学院(61733)
- 济(24504)
- 经济(23953)
- 研究(23220)
- 管理(20439)
- 中国(17701)
- 理学(16464)
- 理学院(16223)
- 管理学(15951)
- 管理学院(15817)
- 财(14084)
- 京(14070)
- 科学(13513)
- 所(12193)
- 江(11320)
- 研究所(10711)
- 范(10622)
- 师范(10560)
- 财经(10398)
- 中心(9972)
- 农(9615)
- 经(9239)
- 北京(8998)
- 州(8757)
- 师范大学(8681)
- 院(8005)
- 经济学(7880)
- 省(7532)
- 财经大学(7505)
- 基金
- 项目(35151)
- 科学(27383)
- 研究(27191)
- 基金(25168)
- 家(22231)
- 国家(22012)
- 科学基金(18004)
- 社会(17362)
- 社会科(16395)
- 社会科学(16390)
- 省(12918)
- 教育(12738)
- 基金项目(12606)
- 划(11603)
- 编号(10671)
- 自然(10475)
- 成果(10413)
- 自然科(10216)
- 自然科学(10214)
- 自然科学基金(10028)
- 资助(9988)
- 重点(8425)
- 课题(8316)
- 部(8224)
- 发(7501)
- 性(7365)
- 国家社会(7341)
- 教育部(7146)
- 创(6998)
- 制(6927)
共检索到106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梧
一、“三个有利于”体现了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从哲学的理论形态上说,实践标准属于认识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属于价值标准。就两者的实质内涵来说,实践标准实际上与价值标准密不可分,“三个有利于”标准正体现了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三个有利于”标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凤全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达凤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条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标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开创了现代化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20周年。回顾历史完全可以说,没有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就不会中国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1992年,邓小平同志根据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琳 杨勇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探究其思想来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在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改革国有企业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林凌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给了国有企业改革极大的关注,提出了公有制(包括国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新思维。尽管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已经多年,但得到党的最高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甘宜沅 余淑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 ,应遵循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 ,允许、鼓励和保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了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 ,应确认“经营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合法地位 ,这是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具体转化形式 ,“经营要素参与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认同萨伊的“三要素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娥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 ,两者在理论基础、价值手段、价值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三个代表”思想又是在新形势下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的扩展 ,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和创新 ,是贯彻、落实“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三个有利于” 继承 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易伯春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执法指明了方向,对《价格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之红
“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联系实际,就如何围绕“三个有利于”,完善学校经济管理方法思考如下:
[期刊] 改革
[作者]
俞荣根
“三个有利于”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俞荣根一、“三个有利于”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三个有利于”是在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当时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被经济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困扰,而思想却仍停留在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扬恩
"十二五"期间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的国家宏观战略构成了中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重大背景,而转型的核心纽带是城镇化发展。在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程中,应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城镇化发展与"三农"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的关系。注重把城镇化发展建立在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基础之上,是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根本出发点。主要思路是:以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为目标,构筑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城镇化制度框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和谐发展,全面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大力推进就地城镇化,促进城镇化走上内生型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道建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升“三全育人”质量是关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详细阐述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落实“五个一流”的具体行动内容,在实现推动高校先进教育理念传播、规范教育行动体系上给各个高校落实新思想提供一定的方向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