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3)
- 2023(6615)
- 2022(5571)
- 2021(5412)
- 2020(4568)
- 2019(10322)
- 2018(10316)
- 2017(20795)
- 2016(11559)
- 2015(13228)
- 2014(13353)
- 2013(13805)
- 2012(13175)
- 2011(12172)
- 2010(12816)
- 2009(12575)
- 2008(12595)
- 2007(12052)
- 2006(11367)
- 2005(10559)
- 学科
- 济(53971)
- 经济(53908)
- 农(49232)
- 业(40876)
- 农业(32666)
- 管理(28062)
- 中国(19522)
- 企(19207)
- 企业(19207)
- 业经(18109)
- 方法(16895)
- 制(15299)
- 数学(14545)
- 数学方法(14375)
- 财(13654)
- 农业经济(12359)
- 发(11321)
- 地方(10891)
- 银(10718)
- 银行(10713)
- 贸(10497)
- 贸易(10489)
- 行(10322)
- 易(10294)
- 体(10288)
- 劳(9747)
- 劳动(9729)
- 发展(9600)
- 展(9567)
- 村(9500)
- 机构
- 学院(182040)
- 大学(179177)
- 济(79396)
- 经济(77690)
- 管理(66390)
- 研究(62267)
- 理学(55453)
- 理学院(54878)
- 管理学(54094)
- 管理学院(53778)
- 中国(52718)
- 农(47222)
- 财(39247)
- 京(38138)
- 科学(35503)
- 农业(35272)
- 所(32545)
- 江(29880)
- 财经(29656)
- 业大(29477)
- 中心(29377)
- 研究所(28338)
- 经(26526)
- 范(26252)
- 师范(26144)
- 北京(24816)
- 州(24006)
- 经济学(23276)
- 农业大学(21351)
- 经济管理(21221)
- 基金
- 项目(101370)
- 研究(82058)
- 科学(79321)
- 基金(71667)
- 家(60259)
- 国家(59543)
- 社会(52727)
- 科学基金(49849)
- 社会科(49353)
- 社会科学(49339)
- 省(39995)
- 基金项目(37805)
- 编号(36841)
- 教育(35959)
- 划(32361)
- 成果(32218)
- 资助(28563)
- 农(28114)
- 自然(27512)
- 自然科(26751)
- 自然科学(26745)
- 自然科学基金(26251)
- 课题(24360)
- 部(23682)
- 发(23580)
- 性(22437)
- 重点(21992)
- 国家社会(21344)
- 制(20987)
- 社科(20489)
- 期刊
- 济(105051)
- 经济(105051)
- 研究(61739)
- 农(54579)
- 中国(42070)
- 农业(36716)
- 财(29092)
- 学报(26482)
- 科学(25692)
- 融(24934)
- 金融(24934)
- 业经(23317)
- 大学(21806)
- 教育(21003)
- 管理(20595)
- 学学(20374)
- 问题(16502)
- 财经(16173)
- 业(15584)
- 农业经济(15091)
- 农村(14827)
- 村(14827)
- 技术(14012)
- 经(13908)
- 经济研究(13189)
- 经济问题(11471)
- 版(11307)
- 世界(11161)
- 贸(10504)
- 社会(10045)
共检索到301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鲁奇
一、引言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发展》一文,提出二元经济理论,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打下基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极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这个问题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有关著述相继问世,提出了很多精辟的理论见解和有益的政策性建议。但形势仍很严峻,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由于农村剩余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齐伟 张月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平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敬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骆友生
1979年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为契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而城市,不断向纵深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被“隐性化”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显现出来。随着城乡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华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剩余劳动力 转移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晓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王晨阳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矛盾 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建,程建伟
当前,“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瓶颈,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则成了“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其已处于具有决定意义的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不同,转移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推进和拉动两方面来探究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历史成因,从而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钟甫宁大多数农业经济学家和政府有关官员一致认为,庞大的农村人口和隐性失业大军是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农业生产比较利益,农民收入,农产品供应,还是地区与部门的平衡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先文 黄正泉 黄蔡芬
我国以前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一种劳动力泡沫,农民工"回流"是劳动力泡沫破灭的表现。从发展动态来看,我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文章通过模型推算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间还要往后推迟二十年多年。目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实行地区政策的差别化;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刘易斯拐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平华
本文分析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工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培训,改善务工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