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4)
- 2023(8593)
- 2022(7445)
- 2021(6948)
- 2020(6234)
- 2019(14342)
- 2018(14020)
- 2017(27375)
- 2016(15473)
- 2015(17621)
- 2014(18009)
- 2013(18161)
- 2012(17172)
- 2011(15420)
- 2010(15759)
- 2009(14875)
- 2008(15469)
- 2007(14260)
- 2006(12176)
- 2005(11006)
- 学科
- 济(64926)
- 经济(64856)
- 管理(47641)
- 业(44831)
- 企(37140)
- 企业(37140)
- 方法(33250)
- 财(30511)
- 数学(28849)
- 数学方法(28470)
- 农(17179)
- 中国(16999)
- 学(16395)
- 务(15484)
- 财务(15452)
- 财务管理(15391)
- 制(14865)
- 企业财务(14680)
- 地方(13634)
- 财政(13439)
- 业经(12219)
- 理论(11447)
- 贸(11132)
- 贸易(11130)
- 农业(11008)
- 政(10945)
- 银(10899)
- 银行(10874)
- 易(10795)
- 和(10433)
- 机构
- 大学(233776)
- 学院(230828)
- 济(92706)
- 经济(90591)
- 管理(84169)
- 研究(77768)
- 理学(71892)
- 理学院(71043)
- 管理学(69602)
- 管理学院(69168)
- 中国(59422)
- 财(53687)
- 科学(49917)
- 京(49453)
- 所(41750)
- 农(41402)
- 财经(38849)
- 研究所(37520)
- 江(36105)
- 中心(35565)
- 业大(35175)
- 经(34973)
- 农业(32802)
- 北京(31179)
- 范(30618)
- 师范(30332)
- 经济学(29470)
- 州(28557)
- 财经大学(28376)
- 院(26813)
- 基金
- 项目(145785)
- 科学(113091)
- 基金(105344)
- 研究(104066)
- 家(92291)
- 国家(91542)
- 科学基金(77115)
- 社会(64713)
- 社会科(61347)
- 社会科学(61323)
- 省(56936)
- 基金项目(55171)
- 自然(50423)
- 自然科(49262)
- 自然科学(49244)
- 教育(48780)
- 自然科学基金(48362)
- 划(48146)
- 资助(44833)
- 编号(41985)
- 成果(36326)
- 重点(33323)
- 部(32949)
- 发(30449)
- 课题(29354)
- 创(29157)
- 性(28825)
- 科研(28598)
- 教育部(27884)
- 创新(27344)
共检索到347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小平
考察可持续的税率水平与实际税率水平之间的差异 ,是衡量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基本方法。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债务利息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对大小 ,预期的经济增长率越高 ,政府就可以维持更高的、可持续的赤字水平。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无需政府实行平衡预算 ,而实际税率高于或低于可持续税率为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政策指明了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建军 王鑫
当前我国财政从"收支双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支出增速大于收入增速"的新阶段,减收和增支效应叠加,地方政府财政面临压力。研究发现,我国地方财政呈现出弱可持续性;税收分权有助于增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分权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权会显著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增值税分权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充分重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监控、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为增进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政府间税收划分中须考虑不同税收分权的激励效应,应继续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共享税,并适当提高地方分享比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钰 赵静梅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地方财政不断承压的背景下,从财政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对2015—2020年中国22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越强。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源于数字经济可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特别地,对于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数字经济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的效果更强;而地方更高的财政透明度和更丰富的金融资源是增强数字经济积极作用的支撑条件。研究验证了数字经济“稳增长,防风险”的关键作用,对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展祥 谢绍棋 王秋石
经济发展历史和一般规律表明,实体经济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政府财政的基石和保障。以工业产值或就业份额度量的去工业化将会使得财政收支发生变化,进而深刻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基于263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去工业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去工业化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其内在机理包括抑制劳动生产率提高、扩大税收流失规模和强化社会保障支出刚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直接税比重超过门槛值时,去工业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抑制;此外,地方政府适度参与税收竞争,有利于去工业化背景下财政可持续性的提升,而竞争强度超过门槛值时,则强化了去工业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与工业的发展上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做好“增效”“堵漏”“节流”文章、统筹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不断巩固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宝东 邓晓兰
中国地方债务扩张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是制定合理的债务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建立地方财政反应函数,引入"财政疲劳"的概念,扩展基础盈余率在中国地方政府层面下的计算范围,基于中国23个省份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债务扩张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验证了"财政疲劳"现象的存在,现阶段中国各省份保持财政可持续性的负债率上限约为(53.11%,68.23%),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具有可持续性,但个别省份的财政面临或接近不可持续的状态。
关键词:
地方债务 财政可持续性 财政疲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凌惠馨 吴金光
持久性减税可能对地方财政造成动态冲击,合理施策有利于保障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为此,选取我国2010—2019年251个地级市数据,使用熵值法从财源结构、支出效益、治理目标和区域协调四个方面构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系统考察持久性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短期与长期动态效应。研究发现:持久性减税短期内不利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但从长期来看,将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短期内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向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财政自给率更高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更强的地级市更明显,因此要更加注意施策力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达 潘光曦 林晓乐
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面临的两个重要议题,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首先测度我国地方财政可持续能力指数,然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经济发展与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且稳定的正向相关性。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财政收入来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以促进数字经济业态的发展。促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数字前沿技术在财税管理中的运用,实施数字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要在"开源节流"上做好文章,同时强化财政支出资金的绩效监督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万里 秦玉奇 单昱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阶段改革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开前门”和“关后门”阶段改革分别通过财政收支巩固和债务规模控制来发挥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作用;异质性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激励较弱和财政监管力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效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推进债务预算硬约束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彤伟 张屹山 杨成荣
本文在中国式财政分权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转移支付和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联系机制,并建立"有效财政空间"指标量化财政可持续性,实证检验转移支付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地方政府尚未建立基本财政对其债务的正向反馈机制,既有的财政行为不可持续,但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2)我国地方政府存在"财政疲劳"现象,但大部分地方政府有充足的空间通过适当财政调整建立正向财政反馈机制以实现财政可持续,其中东部地方政府的"有效财政空间"普遍大于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效率也具有类似的特征。(3)尽管财政纵向失衡不利于地方财政可持续,但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综合影响为正,起到了降低财政纵向失衡的作用。同时,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地方政府财政纵向失衡程度较小时,转移支付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消极影响;反之则具有积极影响。因此,需要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设计与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玉奇 刘建民
县级财政可持续性关系我国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在测度并分析我国县级财政可持续性的负向和正向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开发区设立对县级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级开发区设立通过投资与消费驱动对县级财政可持续性具有经济保障效应,在此基础上的经济集聚会产生财力巩固效应,两类效应均有滞后性;同样也增加了县级债务和支出缺口风险而有不利影响。并对县级财政可持续性和开发区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元婷 许莉
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7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又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财政赤字显著增加和国债规模显著扩大,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文章根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理论,利用协整方法对1952—2007年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1952—2007年,我国的财政是可持续的;从短期来看,1952—1978年、1979—1994年,我国的财政也是可持续的;但1995—2007年,我国的财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跨时预算约束 协整检验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汪德华
中美两国的财政可持续是全球关注的大事。本文基于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当前中美两国政府债务的状况并非处于异常区间。相对而言,中国政府债务的状况尚处在健康空间。即使是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其可能存在危机的判断也并没有证据支持。但就长期而言,中美两国都将面临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医疗保健领域财政支出快速上涨的压力,这将为两国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这种严峻挑战,中美两国都需要未雨绸缪,加快养老、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制度改革步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松明
本文分别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和公共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还为时尚早 ;我国单纯的国债风险并不高 ,但是我国政府的综合债务风险却相当大 ,控制我国综合债务风险的关键是控制存量 ;我国公共部门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 ,当前民间投资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另一种“挤出效应” ,即对民间投资的歧视和限制 ,要改变这种情况的主要方法是改革
关键词:
债务率 赤字率 挤出效应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汪德华
中美两国的财政可持续是全球关注的大事。本文基于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当前中美两国政府债务的状况并非处于异常区间。相对而言,中国政府债务的状况尚处在健康空间。即使是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其可能存在危机的判断也并没有证据支持。但就长期而言,中美两国都将面临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医疗保健领域财政支出快速上涨的压力,这将为两国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这种严峻挑战,中美两国都需要未雨绸缪,加快养老、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制度改革步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蕾 王叙果 王非
根据政府的可偿付性约束理论,在分析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一致性的基础上估算我国的实际赤字水平和可持续赤字水平,对我国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虽然2008年政府财政赤字是可持续的,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2009年财政赤字的上升,同时公众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汇率的变动也会对未来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因此,若要保证未来年份政府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政府就应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适度减少财政赤字,同时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