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4)
2023(3783)
2022(3293)
2021(3260)
2020(2830)
2019(6266)
2018(5939)
2017(10933)
2016(6298)
2015(7344)
2014(7388)
2013(7299)
2012(6696)
2011(5748)
2010(6119)
2009(5875)
2008(6010)
2007(5568)
2006(4857)
2005(4398)
作者
(17416)
(14299)
(14192)
(13682)
(9116)
(6734)
(6565)
(5554)
(5489)
(5279)
(4901)
(4835)
(4749)
(4724)
(4642)
(4384)
(4223)
(4105)
(4086)
(3945)
(3648)
(3452)
(3424)
(3387)
(3318)
(3265)
(3164)
(3138)
(2863)
(2844)
学科
管理(27490)
(23361)
(21162)
经济(21133)
(20888)
(19477)
企业(19477)
财政(14013)
(11503)
(9014)
财务(8987)
财务管理(8936)
企业财务(8545)
方法(8540)
中国(8364)
(7830)
(7055)
国家(6841)
地方(6463)
数学(6408)
数学方法(6315)
理论(6086)
(5818)
(5695)
(5458)
(5357)
(5257)
制度(5256)
(5214)
银行(5209)
机构
大学(90017)
学院(88737)
(32964)
管理(32323)
经济(32142)
(29007)
研究(27851)
理学(27020)
理学院(26762)
管理学(26284)
管理学院(26125)
中国(22977)
(19086)
财经(17962)
科学(16870)
(16084)
(14825)
(14336)
中心(13143)
财经大学(12826)
(12546)
师范(12427)
北京(12376)
研究所(12249)
(11775)
经济学(10351)
财政(10303)
(10217)
(10127)
业大(9986)
基金
项目(52394)
科学(40923)
研究(40916)
基金(37114)
(31328)
国家(31015)
科学基金(26727)
社会(25346)
社会科(24017)
社会科学(24012)
(20733)
教育(19699)
基金项目(19213)
(17038)
编号(16770)
自然(16076)
成果(16040)
自然科(15708)
自然科学(15705)
自然科学基金(15421)
资助(15189)
课题(12401)
重点(11944)
(11845)
(11691)
(11149)
项目编号(11084)
教育部(10541)
国家社会(10391)
创新(10369)
期刊
(41091)
经济(41091)
研究(33103)
(29765)
中国(22078)
学报(13913)
教育(13025)
管理(12667)
科学(11203)
大学(11045)
财经(10739)
学学(10128)
(9249)
金融(9249)
(9120)
(8628)
(8020)
财政(8020)
技术(8009)
会计(7267)
财会(6852)
经济研究(6817)
图书(5493)
农业(5441)
问题(5262)
(4874)
业经(4725)
通讯(4608)
会通(4587)
(4533)
共检索到148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星  姜晓萍  
本文详细描述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概念 ,并从五个方面建构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的支持系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星   蒋瑛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理论问题是我国财政学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力图界定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概念,梳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基本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制度支撑体系,作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理论框架建构的初步尝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辛方坤  
本文结合中国分税制改革变迁的实践,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公共服务产出模型,在控制相关内生变量的基础上,采用LSDV分析方法研究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进而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异化的GDP激励下,东部地区财政配置能力扭曲,更偏向于经济性产出,恶化了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境况,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西部地区较低的财政均衡水平弱化了财政汲取能力,进而导致了公共服务呈现供给不足的状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在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运作上,我国地方政府实际上都不成其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随着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分权化的发展,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和利益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政府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不再承当单一的中央政府在地区代表的角色,而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代表当地公众和团体的利益。这一发展动态也正在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时有著述面世。利益格局决定行为模式,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利益选择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旭东  王秀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层面对地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地方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造成的财政风险和社会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央和地方、各地方之间以及与其他国家地方政府现实自给情况的比较,发现我国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偏低且区域间不均衡;利用2003—2011年各省际数据,针对财政收支分权、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保有量等因素对地方财政自给系数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财政收支分权、政府事权划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自给基础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和自然资源保有量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回归估计出的潜在自给能力的比较分析,发现现实自给能力的波动并未完全遵循潜在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雍君  
从支出方面看 ,中国地方政府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但财政自给能力十分虚弱 ,两者之间的过分不对称引发了诸如非正规财政征课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 ,让地方政府保持适当的财政自给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平  曾卓尔  徐丽  
以中国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其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过高的财政压力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财政压力能通过税源流失、转移支付依赖等方式在有效性和规范性层面抑制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在与政府竞争的共同作用下还会降低政府财政努力动机;财政压力对财政汲取能力的抑制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财政分权程度下具有显著异质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丁亮  
明代确立赋役财政体制,对基层社会进行了强有力改造,国家以高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控制社会经济,压缩私人商贸的活动空间。市场繁荣未必会推动赋役财政体制的货币化改革,相反市场会嵌入赋役财政体制,客观上帮助政府实现财政目的。徭役及其"附带性财政责任"是地方政府在定额财政限额之外获取财政资源的主要方式,解户、坊里长、均徭差役群体在政府指令的驱动下,参与到各层级市场交易中,助其完成财政流通。徭役的"可交易性"降低了民户的服役成本,市场嵌入也为徭役审编提供了统一标准,使徭役审编具备可量化、可分解的特点,增强了徭役佥派的均平性,从而使徭役体制表现出更强的调适性。总之,"徭役+市场"的财政流通机制有长期存在的土壤,是明代市场流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震  邢军  
近年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助长了房地产投机,引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对宏观经济稳定埋下了隐患。事实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以经济内容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及其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引起土地财政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陷入了巨大困境:一方面,财力面临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其面临不断增长的支出需求。在这种预算约束条件下,"土地财政"便成了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刚  
经典的分权理论认为,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提高质量,但上述理论命题在中国的情境下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以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条件均值和条件分位数回归估计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质量,且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正向影响随着政府质量的提高而递增;财政分权所具有的政府质量提升效应,主要源自政府效率和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龙  康艺凡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海涛  秦士坤  
财政规则是各国应对财政危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然而现有研究较少探讨地方层面的财政规则执行。基于预算软约束理论,以2014—2020年中国20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结合财政部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领域制定的“10%红线”规则设计断点回归模型,检验PPP规则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发现:第一,由于缺乏法定性与透明度,PPP规则存在“软约束”现象,这一现象与债务规则的“硬约束”形成鲜明对比;第二,PPP规则的执行效果具有异质性,即对于可自由支配度较高的经济类项目更具规制效果,而对支出偏刚性的民生类项目约束力不足;第三,对于存在合规风险的项目,企业倾向于通过组建联合体的形式分散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了加强财政规则法定性与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必要性,建议加快相关财政规则的立法工作,提高财政预决算的信息披露程度,从而增强财政规则执行效果,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江  吴涛  
在使用熵值法构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透明度、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进而对区域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大而在中部地区最小。上述结论在替换经济指标、控制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门槛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透明度对区域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财政透明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区域创新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PSTR模型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与区域创新之间还存在因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带来的非线性效应,当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进一步助力财政透明度促进区域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研究》课题组  李学军  刘尚希  
一、财政能力: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在日常工作中,人们把"财政能力"简单理解为政府财力规模,例如财政支出额或者人均财政支出额。已有的关于"财政能力"问题的研究,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概念展开,即直接根据政府财力规模大小分析其财政能力的强弱。本报告提出了研究"财政能力"问题的新的理论框架,认为财政能力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与政府掌握的财政资源(财力)有关,也与政府如何配置资源的财政制度有关,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系统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