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9)
- 2023(10663)
- 2022(9192)
- 2021(8727)
- 2020(7512)
- 2019(17183)
- 2018(16478)
- 2017(32092)
- 2016(17559)
- 2015(19414)
- 2014(18921)
- 2013(18669)
- 2012(17934)
- 2011(16457)
- 2010(16572)
- 2009(15995)
- 2008(16005)
- 2007(14271)
- 2006(12656)
- 2005(11602)
- 学科
- 济(77204)
- 经济(77112)
- 管理(55619)
- 业(53308)
- 企(43152)
- 企业(43152)
- 方法(38672)
- 数学(35198)
- 数学方法(35044)
- 财(26611)
- 中国(22394)
- 农(19293)
- 制(17373)
- 贸(16207)
- 贸易(16200)
- 易(15814)
- 务(15606)
- 财务(15592)
- 财务管理(15557)
- 企业财务(15052)
- 业经(14610)
- 融(13913)
- 金融(13912)
- 银(13737)
- 银行(13699)
- 学(13372)
- 行(13088)
- 农业(12793)
- 地方(11892)
- 体(11819)
- 机构
- 大学(265478)
- 学院(259456)
- 济(116130)
- 经济(114222)
- 管理(100589)
- 理学(87231)
- 研究(86604)
- 理学院(86317)
- 管理学(85278)
- 管理学院(84780)
- 中国(67681)
- 财(60251)
- 京(54037)
- 科学(48470)
- 财经(47540)
- 所(43459)
- 经(43447)
- 农(42235)
- 中心(39014)
- 研究所(38696)
- 经济学(37416)
- 江(36561)
- 业大(36349)
- 财经大学(35707)
- 北京(34360)
- 经济学院(34186)
- 农业(33413)
- 范(31690)
- 师范(31326)
- 院(30185)
- 基金
- 项目(165587)
- 科学(131526)
- 基金(125113)
- 研究(118795)
- 家(109187)
- 国家(108288)
- 科学基金(92711)
- 社会(80203)
- 社会科(76376)
- 社会科学(76355)
- 基金项目(66064)
- 省(60931)
- 自然(58894)
- 自然科(57574)
- 自然科学(57556)
- 自然科学基金(56637)
- 教育(54789)
- 划(52892)
- 资助(51359)
- 编号(45449)
- 部(39306)
- 成果(38139)
- 重点(37073)
- 创(34542)
- 国家社会(34484)
- 教育部(34437)
- 发(34070)
- 人文(33078)
- 创新(32369)
- 科研(32098)
- 期刊
- 济(123512)
- 经济(123512)
- 研究(82794)
- 财(48196)
- 中国(45689)
- 学报(42718)
- 科学(37265)
- 农(36886)
- 管理(36304)
- 大学(32606)
- 学学(30866)
- 融(29608)
- 金融(29608)
- 财经(26245)
- 农业(24346)
- 经(22331)
- 教育(21942)
- 经济研究(21640)
- 业经(18460)
- 技术(17875)
- 问题(17645)
- 贸(17325)
- 国际(15086)
- 理论(13598)
- 技术经济(13155)
- 业(12858)
- 商业(12674)
- 世界(12303)
- 版(11968)
- 实践(11938)
共检索到389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灿 卢丹
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政策对私募股权投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根据2003-2011年我国大陆31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激励政策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当期来看,税收激励政策能够促进私募股权投资,但引导基金和补贴奖励政策却对私募股权投资不产生显著影响;从长期趋势来看,引导基金和税收激励政策均对私募股权投资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补贴奖励政策却对私募股权投资不产生显著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引导基金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对私募股权投资的促进作用越强,不过补贴奖励政策对私募股权投资不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华 尹顺达 曲世友 韩东平
为了研究IPO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对IPO抑价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7~2011年中小板IPO公司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IPO的抑价水平与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负相关,但如果公司在IPO前引入私募股权资本,会使得这种负相关关系减弱。研究结论说明了在IPO公司中控制权-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越大,终极控股股东越倾向于IPO高定价,降低抑价水平,但由于私募股权资本并不能起到监督和认证作用,使得抑价水平提高。
关键词:
终极控股股东 私募股权资本 IPO抑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向艺 徐宁
在金字塔结构下,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以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两类治理关系普遍存在,对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也从单一治理关系分析框架向两者权衡分析转变。在双重治理关系视阈下,股权激励成为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提出双重治理关系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股权激励的双重效应及其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于第一类代理问题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但对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并未显现,这与控股股东对其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关,股权性质能够对股权激励与控股股东不同效应的体现以及两者关系产生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义群 石水平
通过对我国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因子分析,并构建回归模型揭示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用于激励的股本比例存在区间效应,但其相关性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而下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倪小雅 戴德明 张东旭
从内部视角对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已有研究并未提供一致的结论,且新兴市场中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定价的关系。不同于基于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数据的结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验组公司的审计收费要比控制组公司更低,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实施后的审计收费比实施前更低,审计收费降低的程度与股权激励强度成正比,支持了最优契约假说。该结论受管理者权力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较高的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审计收费 管理层权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倪小雅 戴德明 张东旭
从内部视角对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已有研究并未提供一致的结论,且新兴市场中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定价的关系。不同于基于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数据的结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验组公司的审计收费要比控制组公司更低,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实施后的审计收费比实施前更低,审计收费降低的程度与股权激励强度成正比,支持了最优契约假说。该结论受管理者权力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较高的管理层权力削弱了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相关文献,表明股权激励在我国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审计收费 管理层权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翔翼 魏宇航 肖晟
利用投资中国集团的CVsource数据库,运用价值特征回归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分析、差分回归、工具变量等方法,对中国大陆私募股权市场1994年至2008年间的风险投资数据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风险投资资金注入对新增投资估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私募市场存在"货币追逐交易"的现象,即资金流入会显著影响投资估值。与成熟的美国市场不同的是,资金注入对企业估值的影响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区没有显著的差别。
关键词:
私募股权 风险投资 资金注入 投资估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淑芳 喻梦颖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股权激励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公司的送转股水平和现金股利水平从公告计划前一年起显著高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对送转股和现金股利水平均有正向的影响,但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较为适合自身的特征,但在送转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异常高送转",表明送转股是管理层眼中最大化其股权激励收益的更为理想的掘金工具。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送转股 现金股利 股利保护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
选取2009—2014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制造业相关数据,研究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PE)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PE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PE的参与可以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PE的特征同样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外资背景、持股比例越大、持股时间越长以及联合投资的PE参与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越高。结论表明PE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有积极作用,建议政府加强对PE的监督与指导,鼓励更多的企业引入PE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东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文章选取2006—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两种激励措施是否优化了公司投资行为这一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都起到了提高适度投资的作用,优化了经理投资行为。对经理进行有效激励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二者还没有产生相互影响,同时使用两种手段不具有增量意义。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货币薪酬 适度投资 非适度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薛爽 洪昀 陈昕
2010年是我国实现"十一五"所规划的万元GDP能耗下降20%目标的收官之年,各地方由于完不成节能减排任务,纷纷对企业进行"拉闸限电"。我们以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古四省的有色金属行业为样本,研究了所有权性质、民营企业政治关系对地方政府拉闸限电行为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企业被限电的经济后果。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官员在一票否决的强激励考核评价机制下,对高耗能的有色金属行业实行了普遍的限电措施。国有企业被拉闸限电时间要显著少于民营企业,说明存在事实上的所有制歧视。具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比不具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被拉闸限电的概率更低,时间更短。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无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相对于有政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范周乐
为了探究激励型股权激励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文章选取2012—2015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后的代理成本与股权激励强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在区分股权激励设计动机的基础上,将全样本划分为激励型股权激励和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检验了两种不同类型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组样本股权激励强度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的显著性水平更高,表明相对于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激励型股权激励更能加剧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张江凯 成志策 徐翔
转轨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后果既深受政府干预的影响,又与其内部的股权和治理机制密切相关。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政府干预对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后公司绩效的影响,并研究了金字塔股权结构对政府干预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防御作用。研究发现,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越高,资产注入后的公司绩效越差;金字塔股权结构则可以抑制政府对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干预,并且当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金字塔层级和链条数越多时,抑制政府干预的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优化国有企业内部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更加合理的政企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项海容 刘星
利用合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薪酬合约,我们发现:在不对称信息下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会造成显著的代理成本。并且私募基金管理的代理成本与创业投资家的能力、风险厌恶程度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正相关;同时我们发现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薪酬合约中引入创业板市场的景气状况作为投资组合收益的基准可显著提高创业投资家的努力激励,并显著降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孝星 叶展
股权激励对公司利益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与检验股权激励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门限特征,股权激励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存在非对称影响。本文综合使用多种融资约束衡量指标,并采用配对倍差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融资约束 门限回归 配对倍差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度变迁、管理层股权激励和公司投资——来自股权分置改革的经验证据
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降低了公司过度投资——来自股权分置改革的经验证据
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R&D支出水平关系研究——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保护性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政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私募股权投资、标的公司与并购绩效——来自中国创业板市场的证据
高管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升级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融资融券与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政策提升了公司绩效吗?——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