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2)
2023(11057)
2022(8999)
2021(8199)
2020(6947)
2019(15057)
2018(14767)
2017(28171)
2016(15447)
2015(17235)
2014(17004)
2013(16341)
2012(15016)
2011(13246)
2010(13687)
2009(13404)
2008(13616)
2007(12869)
2006(11603)
2005(10880)
作者
(43744)
(36723)
(36410)
(34413)
(23600)
(17473)
(16412)
(14094)
(13921)
(13299)
(12453)
(12439)
(12026)
(11518)
(11516)
(10985)
(10859)
(10595)
(10558)
(10450)
(9044)
(8995)
(8918)
(8486)
(8244)
(8122)
(8100)
(8050)
(7454)
(7252)
学科
(78757)
(73884)
企业(73884)
(70188)
经济(70092)
管理(68503)
业经(29753)
(29523)
(27310)
方法(26725)
农业(20112)
(19921)
财务(19901)
财务管理(19864)
企业财务(18842)
数学(18038)
数学方法(17837)
中国(17651)
技术(16440)
(16125)
(16076)
(14930)
理论(14223)
(13726)
环境(13719)
地方(13481)
(13457)
企业经济(12362)
(12084)
经营(11734)
机构
学院(231706)
大学(225631)
(94841)
经济(92941)
管理(92376)
理学(78771)
理学院(78014)
管理学(76942)
管理学院(76516)
研究(70143)
中国(57088)
(50340)
(46875)
科学(41397)
财经(38508)
(37358)
(37298)
(35013)
(34750)
中心(32341)
研究所(30842)
业大(30362)
(29516)
北京(28969)
农业(28824)
经济学(28542)
(28410)
师范(28191)
财经大学(27855)
商学(26660)
基金
项目(143386)
科学(115143)
研究(108662)
基金(105552)
(89690)
国家(88754)
科学基金(78614)
社会(72571)
社会科(68603)
社会科学(68582)
(57656)
基金项目(55611)
自然(48384)
教育(48308)
自然科(47260)
自然科学(47249)
自然科学基金(46461)
(45836)
编号(43293)
资助(41504)
成果(35468)
(33532)
(32627)
重点(31675)
(31556)
(31051)
国家社会(30201)
(29829)
课题(29629)
创新(29526)
期刊
(119517)
经济(119517)
研究(70190)
中国(47224)
(45581)
管理(39640)
(38793)
学报(32651)
科学(31851)
农业(26763)
大学(26275)
学学(25045)
业经(22079)
教育(21813)
财经(21040)
技术(20521)
(20141)
金融(20141)
(18229)
经济研究(17567)
问题(15147)
(15073)
技术经济(13646)
财会(13032)
现代(12519)
(12216)
世界(11680)
(11300)
商业(11262)
会计(11135)
共检索到357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焰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在给农村带来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治理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时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政府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作用整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同恭  
乡镇企业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市场环境、政府环境中发展。政府环境的实质就是乡镇企业在其发展中所必须面临的与政府的关系,即政企关系。乡镇企业发展的政府环境是政策环境、调控环境、服务环境三类功能环境的聚合,也是从中央到市各级政府(外层)、县、乡镇政府(内层)两层空间环境的总合。乡镇企业重点面对的是乡镇政府一级所形成的内层的政府环境空间。优质的政府环境应当是宽松的、有助的、和谐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璐  彭川宇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总收益函数分析出发,指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比例选择上存在的差异;运用混合战略博弈模型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的最优概率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最优概率;提出循环经济的推广使用及环境治理问责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治理投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君  韩冬临  
公众对政府的评价一直是政府治理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中国公众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评价为例,通过201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匹配的区县层面的社会经济指标和空气污染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环境治理绩效的客观指标、公众对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主观感知以及公众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客观的空气污染状况通过影响人们对空气污染的主观感知来间接影响个体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因此,政府治理一方面需要切实提高政府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客观能力,增进民生福祉;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民众主观感受的调查和数据收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针对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行为互动,从演化博弈论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决策演化过程。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中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参与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分析了参与者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境规制系统的初始状态、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和环境规制收益、中央政府的监查成本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处罚额都会影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降低中央政府的监查成本、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查力度和违规处罚力度,降低环境规制成本、提高环境规制收益,将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邓志强  罗新星  
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在当前体制下,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期的环境利益是地方政府的一种理性选择。最后提出规范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基本思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胜  
跨界环境污染会加剧环境资源配置的扭曲和分配的不公平。基于环境污染扩散范围,构建多地区参与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模型,博弈模型中个体目标最优和集体目标最优的冲突表明:纳什均衡最优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小于帕累托最优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二者呈现相背离状态,并且背离程度随着参与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地区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局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博  童心田  郭家秀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事实证明,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从根本上干扰了国民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有序发展。对于环境污染事故来说,相关的利益主体主要可以划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污染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四大类。文章通过对利益主体之间的三组博弈分析,探究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内在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污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王常雄  
本文描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凸现与加剧,认为这种政策博弈的制度性根源是市场取向的分权制以及以GDP为核心的政绩指标考核体系,制度性根源对政策博弈具有传导机制。这种政府博弈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更加合理、完善,而消极影响则是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大打折扣、中央政府遭遇信任危机和扰乱市场秩序。治理途径则在于建立新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采取消除政策博弈的措施,即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建立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观与指标考评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孝珍  魏萍  
基于中国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媒体关注提高了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总体投入水平,尤其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于废气污染治理的投入水平,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投入水平并无促进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废气污染物具有流动性,本地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会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其他地区,因此不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新闻媒体,都更多地将关注点集中于地方政府废气污染的治理投入,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投入的关注相对较少。进一步研究表明:从时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从空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督促作用仅限于本省份。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我国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做到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活动信息的充分公开,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凤芝  杨浩昌  
首先分析了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生态环境污染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2000—2016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动态面板、面板分位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增加环境分权度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地方政府竞争加剧了生态环境污染;两者的共同影响能够显著降低生态环境污染。此外,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对生态环境污染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环境分权加剧了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而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改善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在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有助于改善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地方政府竞争则加剧了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据此,为解决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应适度加大环境分权力度,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环境管理权限,同时加强跨区域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机制,并完善地方政府治污激励机制,引导地方政府竞争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趋良效应"方向转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凌波  丁慧平  
针对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恶化问题,结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制的现状,本文建立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对乡镇区域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不足的制度根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利益竞争导致的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制度根源。据此,我们认为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等体制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昭  刘湘勤  
针对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恶化问题,结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制的现状,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利益博弈模型对乡镇区域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不足的制度根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利益竞争导致的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制度根源。据此,我们认为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等体制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长青  陈东旭  李晓亮  
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耕地在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社会和谐以及保全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耕地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国策。然而,在中央政府付出了巨大的财政补贴和成本之后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借助演化博弈方法并以耕地价值为基础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策略互动的支付矩阵,探究其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长期单纯地对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进行激励或惩罚作用不大;中央政府即使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加强惩罚力度和提高奖励来促使地方政府对耕地进行保护,但地方政府经过长期的系统博弈演化仍会趋于不保护耕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伯凡  吴莉昀  
财政分权理论中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一直是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热点。本文根据理论的发展轨迹梳理了财政分权理论对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以"仁慈的政府"为假设,认为政府的目标是实现居民效用水平的最大化,重点对提供环境规制和进行环境治理的政府层级以及不同性质的污染物进行了研究;第二代财政分权则将政府的目标设定为财政预算收入的最大化,强调了政府间的竞争尤其是税收竞争和FDI竞争的环境影响;晋升锦标赛理论则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将地方政府的目标设定为经济增长率,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为了在锦标赛中获胜在环境规制和FDI方面竞争所产生环境影响。然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和晋升锦标赛理论都没有对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动机进行研究,本文认为这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此外,基于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和晋升锦标赛理论分析政府对不同污染物的规制策略也将是未来需要讨论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