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7)
- 2023(10114)
- 2022(8469)
- 2021(7647)
- 2020(6338)
- 2019(14067)
- 2018(13567)
- 2017(25794)
- 2016(14136)
- 2015(15862)
- 2014(15887)
- 2013(15669)
- 2012(15288)
- 2011(14418)
- 2010(14856)
- 2009(14043)
- 2008(13743)
- 2007(12892)
- 2006(11907)
- 2005(10964)
- 学科
- 济(83698)
- 经济(83623)
- 管理(40296)
- 业(29065)
- 方法(24560)
- 地方(24316)
- 企(23451)
- 企业(23451)
- 中国(22035)
- 数学(20781)
- 数学方法(20517)
- 学(18794)
- 地方经济(15120)
- 财(14728)
- 农(14637)
- 业经(14456)
- 制(12756)
- 环境(11783)
- 融(10879)
- 金融(10877)
- 体(10852)
- 理论(10745)
- 和(10222)
- 农业(10162)
- 发(9965)
- 贸(9373)
- 贸易(9364)
- 银(9222)
- 银行(9192)
- 经济学(8955)
- 机构
- 大学(223035)
- 学院(219047)
- 济(96180)
- 经济(93989)
- 研究(87103)
- 管理(74384)
- 中国(63466)
- 理学(62507)
- 理学院(61571)
- 管理学(60312)
- 管理学院(59908)
- 科学(54265)
- 京(49006)
- 所(46048)
- 财(44060)
- 研究所(41458)
- 农(37706)
- 中心(37485)
- 江(35211)
- 财经(33903)
- 范(32071)
- 师范(31725)
- 院(31266)
- 经济学(31259)
- 北京(31193)
- 业大(30903)
- 经(30629)
- 农业(29599)
- 州(27908)
- 经济学院(27593)
- 基金
- 项目(139077)
- 科学(109381)
- 基金(101314)
- 研究(98259)
- 家(90247)
- 国家(89550)
- 科学基金(74916)
- 社会(64771)
- 社会科(61292)
- 社会科学(61272)
- 省(53372)
- 基金项目(52540)
- 自然(47559)
- 自然科(46448)
- 自然科学(46431)
- 划(46084)
- 自然科学基金(45555)
- 教育(44170)
- 资助(41428)
- 编号(37275)
- 重点(32473)
- 成果(32174)
- 发(32118)
- 部(30463)
- 课题(27956)
- 国家社会(27611)
- 创(27454)
- 创新(26002)
- 发展(25783)
- 科研(25749)
- 期刊
- 济(121483)
- 经济(121483)
- 研究(75449)
- 中国(47298)
- 学报(38993)
- 科学(35257)
- 农(34545)
- 财(33834)
- 管理(29822)
- 大学(29023)
- 学学(27407)
- 教育(24010)
- 农业(23107)
- 经济研究(19748)
- 融(19591)
- 金融(19591)
- 财经(19204)
- 技术(18256)
- 经(16885)
- 问题(16839)
- 业经(15251)
- 贸(12139)
- 技术经济(11994)
- 业(11806)
- 世界(11684)
- 国际(11272)
- 版(10787)
- 统计(10713)
- 现代(10349)
- 图书(10075)
共检索到354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张东辉
近年来 ,东北亚各国 (地区 )在所属地方的共同努力下 ,在对外开放、地区开发、国际合作等方面发生着新的变化。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城市都在制定和实施各种开发计划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必须看到 ,目前仍存在着影响和阻碍区域合作的种种因素 ,而地方政府间各种交流的加强及贸易往来的扩大 ,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解国家间关系、减少国家纠纷、促进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庞德良
近年来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 ,顺应区域集团发展的要求 ,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但是由于东北亚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尚存在许多制约主权国家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因而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很难直接上升为各国中央政府的行为。而各国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却有其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和有利条件。从目前看 ,东北亚区域地方合作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 ,影响了民间企业在区域贸易和投资上的积极性 ,制约了地方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因此 ,现阶段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战略重点在于为民间企业的贸易交往和投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中国东北是中国乃至东北亚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近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开发型、专业型、规模型、外向型和特产型区域大农业经济。在当今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中国东北将充分发挥其历史上形成的农业经济特色和优势,21世纪将发展成为东北亚农业投资与开发中心、东北亚农产品加工中心和东北亚农产品贸易中心。中国东北农业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东北,农业特色,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哲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向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东北亚地区将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格局的一个关键地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也正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仅就对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经济结构性特点、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目标模式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战略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初步的意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关键词:
东北亚 经济合作 机制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光瑞 范红梅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东北三省与日本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赵光瑞,范红梅进人8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地缘政治的缓和、地理上的接近、产业结构及要素禀赋的互补使局部范围内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形成区域经济圈。如“环日本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有晨 钟艾妩
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倾向日益增强。已相继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东南亚经济联盟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进入80年代以来,在北美又形成了以美、加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欧共体也将于1992年建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国际政治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这一区域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的格局。其中,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对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维久
东北亚区域各国利害关系复杂,多重矛盾并存。但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无力,国际民间资本集团为寻求分享一份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将越发积极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然而,中国东北三省与周边日本、韩国相比,经济、贸易规模落差很大,整体上企业经济技术实力明显落后,市场竞争力软弱。只有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化弊为利
关键词:
区域经济,矛盾,差距,竞争,商品出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文侠
长期以来,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关系一直受到有关大国之间关系的重大影响。而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直接有关的大国有中、日、苏、美等4国。在这4个国家中,中国和日本属于区域内国家,它们对区域经济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和美国虽然不是东北亚国家,由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麻彦春,童欣
东北亚区域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由于各种原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为尽快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必须寻找区域合作的切入点。中日两国直接投资活动是促进该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抉择。因此,只有把中日两国直接投资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切入点,才能以点带面,夯实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直接投资 切入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正一
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梯次特征和较强的互补性,区域内各国的政治关系已明显改善,各国的地缘条件优越,各国都积极采取了相应对策,以加快经贸往来和多边合作的步伐,因此,90年代应在平等互利和尊重权益、和平共处、缩小经济水平差距、求同存异和循序渐进、三分开等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和加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最终实现东北亚经济的区域一体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舒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环境中,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的分析,展望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前景。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东北亚区域包括中国(指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天津两市)、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这一地区占有陆地面积大约2100万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