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0)
2023(5878)
2022(5028)
2021(4929)
2020(4170)
2019(9274)
2018(9410)
2017(18102)
2016(10402)
2015(11731)
2014(11773)
2013(11789)
2012(11275)
2011(10466)
2010(10879)
2009(10447)
2008(10533)
2007(9983)
2006(9244)
2005(8315)
作者
(30938)
(26602)
(26149)
(25011)
(16548)
(13053)
(11714)
(10453)
(10023)
(9527)
(9141)
(8962)
(8471)
(8457)
(8275)
(7868)
(7755)
(7707)
(7499)
(7350)
(6883)
(6718)
(6552)
(6326)
(6044)
(6022)
(6017)
(5735)
(5438)
(5424)
学科
(47504)
经济(47449)
(44673)
(36334)
农业(29669)
管理(24087)
(16619)
企业(16619)
方法(15898)
业经(14754)
数学(13092)
数学方法(12903)
中国(12288)
地方(11591)
(11070)
(11045)
(10323)
农业经济(9981)
(9360)
(9007)
农村(8998)
土地(8844)
(8513)
(8505)
(7796)
劳动(7790)
发展(7769)
(7742)
(7651)
贸易(7643)
机构
学院(156337)
大学(153553)
(62767)
经济(61401)
管理(55860)
研究(55199)
(50038)
理学(47647)
理学院(47048)
管理学(46051)
管理学院(45797)
中国(44045)
农业(38129)
科学(35307)
(32449)
业大(31055)
(29893)
(28989)
研究所(26679)
中心(25892)
(25853)
农业大学(23450)
(23064)
师范(22907)
财经(21954)
(21130)
(20476)
北京(20162)
(19791)
(18741)
基金
项目(96026)
科学(74414)
研究(72287)
基金(68115)
(59489)
国家(58804)
科学基金(48983)
社会(45456)
社会科(42384)
社会科学(42372)
(39085)
基金项目(36307)
教育(31934)
(31390)
编号(31193)
自然(30308)
自然科(29552)
自然科学(29544)
自然科学基金(29017)
(28549)
资助(27236)
成果(26284)
(21679)
(21631)
重点(21301)
课题(20887)
(19214)
(18994)
(18332)
国家社会(18268)
期刊
(83692)
经济(83692)
(56086)
研究(47124)
中国(38404)
农业(37829)
学报(29506)
科学(26501)
大学(22845)
(21926)
学学(21666)
业经(19451)
教育(18700)
(17816)
(17501)
金融(17501)
管理(16757)
农村(13726)
(13726)
农业经济(13441)
问题(12424)
技术(12311)
财经(11983)
(11254)
世界(10342)
(10300)
经济研究(9472)
经济问题(9146)
农村经济(9072)
业大(9004)
共检索到251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忠  
地方农地立法应依据地方的需求,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但中央仍有必要制定一部适合农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企业法》。施行农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制,固然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的。但面对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及土地股份化的社会风险,当务之急是先实行土地互换以整合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问题,仅凭农民自身是无法解决的,有必要对此进行制度层面的设计。农户为主体的家庭经营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不能完全摒弃农户这个最基础的构成要素。所以,在当前的农地立法中,效率目标应当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市场来实现,而不能由政府强制推行。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关众  
媒体融资是一道充满矛盾而又必须解开的难题。出于舆论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媒体融资在我国一直受到种种政策上的限制,使其发展十分缓慢,目前已严重制约传媒业的发展。解决媒体融资的问题,需要涉及许多方面,而其中较为重要的、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要处理好媒体融资共性与特性、媒体融资与舆论安全、投资与产权、理想环境与现实操作四大方面的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阮震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应理顺四大关系阮震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是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与经营权主体共同对企业所占用的国有资产进行重组、经营以优化社会总资产的配置结构、寻求资本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和过程。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还处在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推进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雷庆勇  吕杰  马莘  
新农村建设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兴衰成败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剖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四对矛盾及其解决思路,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婉丽  冯均科  任启哲  
我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已于近期颁布,这必然促使与独立董事制度相关联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成为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建立有效运行的审计委员会,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四大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张超  
"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期间经历了多轮房地产调控。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演进,政策内容更全面,目标更清晰,任务更明确。本文通过对"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分析和对比,归纳出不同时期的政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的房地产调控中应注重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房地产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住房市场商品化与住房保障四种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张超  
"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期间经历了多轮房地产调控。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演进,政策内容更全面,目标更清晰,任务更明确。本文通过对"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分析和对比,归纳出不同时期的政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的房地产调控中应注重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房地产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住房市场商品化与住房保障四种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明义  
如果把高校的校舍和师资队伍比喻成计算机的硬件,那么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就如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硬件条件相同的高校由于所运行的治理结构不同,导致发展状况差异极大,就如石墨和金刚石虽然均为碳元素,因其结构不同,导致其功能迥异。正因如此,以高校治理结构为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西  赵峥  李卫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是政府管理主导的传统治国方略的根本性的升级,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贯穿国家生态治理的一条主线。本报告认为,在构建和完善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与民众的关系、各级政府之间(包括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楠  
在西部大开发中 ,无论是国家整体战略的实施 ,还是地方政府具体发展目标的制定 ,都必须正确处理开发与开放、资源导向与市场导向、传统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等十个方面的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先治  
针对管理控制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论述管理控制与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作业管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和宏观治理八个方面的关系,并试图基于这八大关系揭示管理控制的本质和内涵、管理控制的地位与功能、管理控制对相关学科的影响以及管理控制从微观到宏观的广泛应用范畴。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猛  
在中国地方债务膨胀的过程中,充斥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博弈。当中央祭出顶层设计、人事控制、行政命令和债务解包等招数时,地方可以通过地方试点、政绩偏向、产权属地化和信息不对称等办法"见招拆招",将其"创造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时,要讲究逻辑,区分地方政府的主动举债和被动举债,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从整体上看,尽管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局部偿债风险蔓延之势异常严峻。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当前地方债务问题应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丽荣  陈红娟  
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好转及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经济的稳定复苏,中拉经贸关系呈现由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型、由基础性合作向高附加值领域扩散、由双边机制向多边机制拓展、由政策性框架向战略性框架跨越这四大趋势。这是中拉双方基于共同利益和发展诉求做出的战略调整,表明中拉经贸关系进入一个再调整和再均衡的新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殿安  
党的十四大已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在这一变革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目前,在这一问题上议论的热点很多,本文仅就政府机构改革、企业的市场化、人力资源流动和市场培育等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