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7)
- 2023(8912)
- 2022(7296)
- 2021(6619)
- 2020(5109)
- 2019(11121)
- 2018(10728)
- 2017(19687)
- 2016(10655)
- 2015(11652)
- 2014(11607)
- 2013(11461)
- 2012(11302)
- 2011(10590)
- 2010(10890)
- 2009(10030)
- 2008(9900)
- 2007(9171)
- 2006(8516)
- 2005(8089)
- 学科
- 济(55903)
- 经济(55859)
- 管理(27286)
- 业(24680)
- 地方(21360)
- 中国(19361)
- 企(17465)
- 企业(17465)
- 农(15708)
- 业经(13494)
- 方法(13020)
- 地方经济(12674)
- 学(11623)
- 农业(11111)
- 融(10769)
- 金融(10767)
- 发(10749)
- 数学(10286)
- 数学方法(10181)
- 银(10133)
- 银行(10124)
- 环境(10018)
- 行(9984)
- 制(9165)
- 贸(8914)
- 贸易(8902)
- 和(8507)
- 易(8469)
- 财(8279)
- 理论(8218)
- 机构
- 学院(161256)
- 大学(158754)
- 济(66763)
- 经济(65270)
- 研究(63376)
- 管理(53772)
- 中国(47948)
- 理学(44015)
- 理学院(43329)
- 管理学(42602)
- 管理学院(42269)
- 科学(38363)
- 京(35929)
- 所(32927)
- 财(30929)
- 研究所(29522)
- 中心(27711)
- 范(27088)
- 师范(26885)
- 江(26835)
- 农(25560)
- 北京(23562)
- 财经(23451)
- 院(22944)
- 州(22224)
- 师范大学(21609)
- 经(21018)
- 经济学(20511)
- 业大(20499)
- 省(19564)
- 基金
- 项目(98988)
- 科学(78199)
- 研究(77171)
- 基金(68463)
- 家(59412)
- 国家(58827)
- 科学基金(49455)
- 社会(49125)
- 社会科(46469)
- 社会科学(46461)
- 省(40466)
- 基金项目(35384)
- 教育(34410)
- 划(33787)
- 编号(32141)
- 发(28957)
- 自然(28822)
- 自然科(27868)
- 自然科学(27858)
- 自然科学基金(27312)
- 成果(27111)
- 资助(26860)
- 课题(24057)
- 发展(23793)
- 重点(23407)
- 展(23370)
- 部(20767)
- 创(20380)
- 国家社会(20169)
- 年(19845)
共检索到26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畅
论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补开发作者:王畅单位:河北省社科院燕赵所(石家庄,050011)文章认为,任何旅游资源都具有地域性特点,任何旅游景观都是地域文化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的涵盖面甚广,以往人们对此理解得很是狭隘、肤浅,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不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要宇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人们更加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幸福感,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逐渐从商业化转变为人文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景观设计成为调节商业建筑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键要素。由杨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人文景观设计研究》一书,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案例,深入阐述了不同城市景观的人文艺术内涵,并且从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开论述,对于研究城市人文景观的幸福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成汉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事业。它包括自然、历史、宗教、审美、经济、体育等多种因素,是人类为追求生存环境的合理性与和谐性而进行的富有意义的活动。所以,对一些重要的旅游景点,尤其是人文色彩比较浓重的名山大川,应该做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在综合化、立体化的认识、规划和建设中获取最佳效益。如果单纯着眼于一个层面、一种角度,势必使这些景区的建设失去平衡。这里说的综合化、立体化,不仅仅是指对某一景点的全面把握,还包括对国内众多著名景点的宏观认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增泰
横亘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山脉和大巴山山脉及其两山之间的汉江谷地,统称为秦巴山区(见图)。这里,巍峨的秦岭壁立于北,阻挡着寒潮的南袭,使汉江谷地冬季的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东部各地,许多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在同纬度的淮河中、下游生长不良,而在秦巴山区谷地中则枝叶茂盛,欣欣向荣。秦岭南北自然景观的迥异使其成为我国气候、植被的重要区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跃西
一、突出佛教文化 九华山自辟为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后,便大规模兴建寺庙,历经宋、元、明、清几代,日益兴盛。鼎盛时期,佛寺达300多座,僧尼4000余人,有“莲花佛国”之称。现尚存古寺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藏经及其他玉印、法器等佛教文物1300多件,百岁宫内还有无瑕禅师的肉身坐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国政 范俊芳
基于对著名理学鼻祖周敦颐故里——历史文化名村楼田古村人文景观的实地考察,对周敦颐故居、濂溪祠书院、五星墩祠堂与宋墓等重要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评析,同时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的相关要求将其进行分类和评级;并针对现状提出了若干保护建议,以期为楼田古村的人文景观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提供可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祝舜
旅游审美对象一般地分为自然景观美和人文景观美。人文景观美泛指劳动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它区别于自然景观美,又以自然美为素材、背景、陪衬、对象,往往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机结合。人文景观美涵含着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是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真、善、美的统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浩清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以奇特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分析自然景观的时空分布,反映了普遍存在自然界的边际效应规律。运用自然边际效应的启示,有助于对旅游资源的普查、开发和保护工作
关键词:
自然景观 时空分布 边际效应 黄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金山
一、前言 何谓“武陵源”?当今众说纷云:一指武陵山脉所伸展的地域;二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管辖的地区;三指张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三个风景区。作者认为第三种说法比较能被人们所接受,故本文中的“武陵源”系指风景名胜张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这三个风景区的合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A.И.彼列爾曼 陳傳康
许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和自然斗争的历史,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证明了周围地理环境的统一性,证明了地方气候及其水体、动植物界、岩石、土壤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和多方面的联系。人类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砍伐森林、耕作土壤、饲养家畜、建设城市、修筑道路,作用于自然,不断地破坏原有的复杂联系。不知道自然界的规律性,不知道存在于景观各因子间的联系,便不能预见:砍伐山地森林会使毗鄰的平原遭受到毁灭性的洪水的侵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Б.Б.波雷諾夫 陈傳康
人类社会的发展愈完善,人类社会愈接近共产主义,承受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机构也就更显得不适合于社会生活的新情况。事实上,这里所指的新情况是指那引向根本改造自然的伟大的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当然首先必须认识自然。要认识自然,便应该"不是把自然界看作什么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对象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做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小舟
人文地域风情是乡村文化的特色,是乡村长时间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属性。其不仅体现于乡村的建筑中,还体现于景观或景观的空间之中,例如景观空间可以利用一些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地域精神象征性的构筑物进行装饰、点缀,甚至成为空间的标志物,再如利用院落空间的营造去突显出人文地域风情的乡村景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凡
当代对金庸的新武侠小说研究出现热潮,但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新问题。要想提高该研究的质量,必须从原始的史料进入语境,重回文学现场,通过对多元驳杂话语的解构,探析金庸的历史人文观。文章选取《天龙八部》《鹿鼎记》为关键文本,透析金庸新武侠小说经典化历程,深入探讨金庸新武侠小说中浓缩的超前的历史视野和普遍的人性关怀。
关键词:
金庸 新武侠小说 历史视野 人性关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巧玲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自然景观的乡村旅游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手段之一开始兴盛起来。文章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基于自然景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和农家乐旅游模式等主要模式,并对其存在的乡村旅游布局规划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缺乏鲜明的个性与特色、缺乏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人才和自然环境破坏加剧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建立健全政府机构的管理机制、加强乡村硬件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区域特色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对应策略,以期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付健
广西自然景观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略显失衡;政府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没有很好地履行管理职责;经营者盲目、无序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没有处理好旅游景区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居民和游客的保护环境资源的意识淡薄。
关键词:
广西 自然景观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