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14)
2022(2553)
2021(2585)
2020(2306)
2019(4933)
2018(5000)
2017(9730)
2016(5501)
2015(6426)
2014(6394)
2013(6342)
2012(6208)
2011(5764)
2010(6113)
2009(6174)
2008(6594)
2007(6316)
2006(5854)
2005(5405)
2004(4868)
作者
(17429)
(14766)
(14360)
(13992)
(9465)
(7177)
(6597)
(5664)
(5575)
(5470)
(5059)
(5036)
(4814)
(4760)
(4730)
(4348)
(4342)
(4335)
(4258)
(4222)
(3948)
(3648)
(3526)
(3425)
(3366)
(3330)
(3324)
(3272)
(3023)
(2897)
学科
(22197)
经济(22161)
管理(18785)
(17962)
(16354)
企业(16354)
方法(9337)
(7567)
(7436)
数学(6994)
数学方法(6795)
(6592)
中国(6142)
理论(5809)
(5638)
(5309)
财务(5291)
财务管理(5279)
企业财务(5080)
业经(4796)
(4700)
教育(4535)
(4292)
(4232)
(4228)
银行(4224)
(4028)
(3982)
贸易(3977)
(3970)
机构
大学(92814)
学院(89403)
(32252)
经济(31416)
管理(30604)
研究(29686)
理学(25305)
理学院(24980)
管理学(24343)
管理学院(24166)
中国(23505)
(20117)
科学(18803)
(18467)
(16166)
(14958)
财经(14258)
研究所(14186)
(14151)
(13768)
师范(13646)
中心(13375)
北京(13009)
(12705)
(12180)
业大(11881)
农业(11019)
师范大学(10877)
财经大学(10357)
(9951)
基金
项目(49318)
科学(38108)
研究(36266)
基金(35520)
(30802)
国家(30476)
科学基金(25534)
社会(22382)
社会科(21002)
社会科学(20992)
(18552)
基金项目(17807)
教育(17660)
自然(16393)
自然科(16032)
自然科学(16029)
(15931)
自然科学基金(15764)
资助(15659)
编号(14987)
成果(14737)
(11344)
重点(11119)
课题(10494)
(9935)
教育部(9927)
大学(9567)
项目编号(9506)
(9280)
人文(9223)
期刊
(42091)
经济(42091)
研究(29840)
中国(19881)
学报(17428)
(16806)
科学(14580)
(13896)
教育(13572)
大学(13328)
管理(12839)
学学(12305)
(9101)
金融(9101)
财经(9019)
农业(8677)
(7843)
技术(7204)
图书(6467)
业经(5928)
(5866)
问题(5772)
经济研究(5458)
(5160)
书馆(4943)
图书馆(4943)
技术经济(4319)
理论(4277)
国际(4260)
(4161)
共检索到147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登科  
在线诉讼中的当事人程序选择权既源于当事人主体性理论,也源于诉讼程序的多元化和精细化为其提供的外在空间,法院在线上诉讼中经历着从"场所"到"服务"的基本理念变革也要求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从权利主体来看,在线诉讼中的程序选择权是各方当事人都享有的诉讼权利而不是专属于某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从利益性质来看,它是程序性诉讼权利而不是实体性诉讼权利;从行为效力来看,它是程序性形成权而不是程序性请求权。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分为概括性程序选择和具体性程序选择、合意性程序选择和单方性程序选择、积极性程序选择和消极性程序选择、事前程序选择和事后程序选择。《在线诉讼规则》虽然对不同类型程序选择权的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法律效力等予以规定,但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天  
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起正式实施,其中的一大亮点是规定了小额诉讼程序。然而在实践中,小额诉讼程序的启动采用的是强制适用原则,当事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本文通过对小额诉讼程序选择权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小额诉讼程序选择权的方法,以期为发挥小额诉讼程序的正面价值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壮华  
市场经济要求民事主体在法定范围内享有广泛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权必然会在解决纠纷的诉讼中廷伸或体现,这就提出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主体性问题。而当事人的主体性是通过诉讼中的处分原则、辩论原则、举证责任原则等来规范和实现的。因此,加强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菊  
仲裁是诉讼外的重要的争议解决方式之一,已逐渐成为商事活动主体解决争议的优先选择。本文随机选取了时间跨度为1984-2006年100个国际商事案例,实证分析了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争议处理地点法官制度、案件处理花费的时间、涉案金额等因素对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有助于解决争议解决成本的降低,但是,不同国家司法制度差异以及裁判结果不确定性等因素可能降低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概率。因此,强化当事人对争议处理的自治权,是优化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行为和提高争议解决效率,促进司法制度完善的有效途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怡然  
诉讼观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诉讼理念,从诉讼理念出发研究诉讼制度直追诉讼的本质。在不同的诉讼观下,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这一制度有着不同的适用价值和意义。以自由主义诉讼观和社会诉讼观的视角论析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有利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理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成泓  
民诉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是指当事人应当就其主张进行详细表明,其主体是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以及第三人,客体是当事人的事实陈述。应负主张责任一方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的程度应依保障辩论主义实现的目的而定,而相对方的具体化义务程度主要根据应负主张责任一方主张的具体化程度确定。具体化义务可能因为证明责任减轻或事案解明义务得以减轻。具体化义务与修正辩论主义下的真实义务、诉讼促进义务、法官的阐明义务以及权利保障均有密切关联。我国民诉立法关于当事人主张或抗辩的规定不仅粗疏,而且存在重实体轻程序、违反诉讼认识过程性的缺陷。为此,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彦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颁布实施,意味着中外反倾销冲突从原先的外方对中方的单向的指控演化为双向的指控。据估计,国外产品倾销每年至少给我国造成上百亿元的损失,几十万人失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少成  
一、基本案情N市某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通过申报出口退税,陆续获得出口退税款2 560多万元。2014年2月21日,原N市国家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以下简称"稽查三局")在对甲公司开展税务稽查后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认定甲公司构成外贸出口"真代理、假进销"的违规操作,对甲公司已获得的出口退税款2 560多万元予以追缴。甲公司不服,向原N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N市国税局")申请行政复议,N市国税局应甲公司要求举行了听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英  鄢斌  
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所说的举证责任倒置是一个举证责任的再分配 ,其基本考虑乃在于要衡平受害人和致害人间基于环境侵权之制度特征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的不对等。对现有环境民事侵权中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所涉及的归责原则、侵权构成要件、因果关系推定以及当事人举证与法院依职权推定相结合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是立法和司法需要加以重视的方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德强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采用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虽然调解也是该机制中的一环,但由于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最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是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而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在衔接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喻玲  
专家证人因其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专门知识,能够帮助法官与陪审团认定案件事实及帮助法官解释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复杂的专业性问题,已经成为现代诉讼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反垄断诉讼中合格的专家证词要满足主体、客体、检材等程序要件,并通过相关性和可靠性标准来检测其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专家证词是可以被排除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应该被排除。当专家在提供证词过程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商业秘密或者没有履行好其法定义务时,受损害方可以要求其赔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宗宇  王热  
由于环境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特殊性,法律规定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实行因果关系推定。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是指法官根据法律规定,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定环境加害行为与环境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允许当事人提出证据予以推翻的规则。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实质上是直接将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责任分配给加害人。受害人证明基础事实的方法有很多,但标准只有一个,即须达到高度盖然性。加害人对基础事实的反驳属于反证,而对推定事实的反驳则是本证。开展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讨论,对建立我国环境侵权诉讼理论体系以及实务操作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培萍  
环境诉讼中的共同被告的追加与否以及他们承担责任的形式,对原告的举证义务和赔偿救济来说意义重大。旨在对该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为司法实践提供一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