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5)
2023(9099)
2022(7682)
2021(6807)
2020(5453)
2019(12512)
2018(12283)
2017(23052)
2016(12061)
2015(13448)
2014(13462)
2013(13648)
2012(13296)
2011(12641)
2010(13327)
2009(12547)
2008(12316)
2007(11406)
2006(10901)
2005(10496)
作者
(37122)
(30888)
(30781)
(29474)
(19938)
(14647)
(13935)
(11951)
(11768)
(11359)
(10837)
(10319)
(10151)
(10118)
(9780)
(9491)
(9117)
(8942)
(8914)
(8374)
(8295)
(7661)
(7596)
(7448)
(7053)
(7023)
(6802)
(6689)
(6352)
(6054)
学科
(78334)
经济(78271)
管理(30691)
(28223)
地方(24570)
中国(22617)
(21277)
企业(21277)
方法(19122)
(16677)
业经(16170)
地方经济(15623)
数学(15529)
数学方法(15375)
(14787)
(12412)
金融(12411)
(11907)
(11753)
农业(11665)
(11529)
银行(11518)
(11328)
(10962)
(10568)
贸易(10553)
环境(10069)
理论(10035)
(10020)
教育(9549)
机构
大学(188036)
学院(187383)
(88009)
经济(86246)
研究(75361)
管理(62538)
中国(57673)
理学(50784)
理学院(50070)
管理学(49241)
管理学院(48855)
科学(42337)
(42072)
(40721)
(39228)
研究所(34675)
中心(31973)
(31434)
财经(30537)
(28981)
师范(28787)
(28419)
经济学(28259)
北京(28130)
(27371)
(26216)
(25434)
经济学院(24812)
师范大学(23169)
(22970)
基金
项目(106321)
科学(83279)
研究(82648)
基金(74572)
(63748)
国家(63116)
社会(54168)
科学基金(52842)
社会科(51333)
社会科学(51318)
(42071)
基金项目(37611)
教育(37261)
(34748)
编号(33039)
资助(30682)
(30171)
成果(29482)
自然(29464)
自然科(28716)
自然科学(28709)
自然科学基金(28163)
课题(25399)
发展(25248)
(24825)
重点(24681)
(23199)
国家社会(22530)
(21353)
(21294)
期刊
(119035)
经济(119035)
研究(71836)
中国(47846)
(30902)
(28378)
管理(28112)
教育(27461)
学报(27173)
科学(25618)
(22663)
金融(22663)
大学(21278)
经济研究(19739)
学学(19414)
农业(18997)
技术(17926)
业经(17666)
财经(17586)
(15467)
问题(15127)
(12589)
世界(11591)
国际(11403)
技术经济(11232)
(10023)
图书(9855)
经济问题(9700)
改革(9406)
(9406)
共检索到328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张惠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提法的转变是人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不断升华过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变革,更是一场思想认识的革命,思想不统一,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口号。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差距较大,这与当前对转变发展方式认识上的差异有很大关系。因此,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欢进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陈  李家祥  
本文从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维度探讨了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认为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是以内涵经济发展方式为基础,以社会发展为手段,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有机辩证的发展观,并探讨了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对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先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扎实推进安徽经济工作的战略导向,是全面做好财政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二五"规划的改革主线。财政部门要紧密结合安徽实际,主动理财,有所作为,积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做文章、下功夫、作贡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增长理论的集成与创新。由庇古开创并由后来者不断丰富发展的"福利经济学"对我国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借鉴。"福利经济学"关注效率、公平和发展三大议题,把"增进经济福利"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把政府解决好外部性问题、保障自由竞争作为增加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把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核心,这对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我们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实现国民共享包容性增长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梁  
国际金融危机说明,我国倚重低工资支持的出口型工业的增长方式已走到极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战略任务。要确立"从成本优势转向争取技术优势"的战略思想,加快推动自主型的产业优化升级与技术进步。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全盘私有化"和"融入全球化"的迷信。改革开放政策,要从我国国情和国际环境出发,要服从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任务,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改革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市场与政府、开放性与自主性的关系,扭转过分削弱政府行业管理职能、过分依赖外资的倾向。开放要以不损害国家主权与发展的核心利益为底线,要为未来的产业优化升级预留空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卫兴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统一起来,把发展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概言之,应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的角度看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从生产力的角度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又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从价值标准的角度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是统领全局的价值标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修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要真正使这一变革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明确"基本导向"问题。从理论、现实的角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看,"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是我国经济方式转变的根本指导理念。它是摆脱"GDP中心主义"惯性运作的理性选择;从未来趋势分析,则是适应中国现阶段人的需求发生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以人的发展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在需求结构方面,重在提高"居民消费率";在产业结构方面,重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重在实现市场主体的自主创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重在寻求"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职业院校紧密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方式有哪些转变,必须在遵守职业教育规律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转变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方式,以求更好地坚持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经济和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技能人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2010年12月18-19日,全国第十四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湖北经济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扩大居民消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发言与论文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新华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国内经济发展条件变化的客观要求,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主线之所以要由经济结构调整转换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原因主要在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面临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制度和观念等方面的困难。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深化改革、维持稳定与方式转变的关系,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在美国经济萎缩带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基础工业优化升级、善用已有财力、重提西部大开发等角度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