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9)
2023(7072)
2022(6129)
2021(5695)
2020(4828)
2019(11033)
2018(10877)
2017(21186)
2016(11857)
2015(13406)
2014(13369)
2013(13269)
2012(12541)
2011(11407)
2010(11917)
2009(11504)
2008(11951)
2007(11109)
2006(10172)
2005(9587)
作者
(35032)
(29655)
(29412)
(27846)
(19050)
(14121)
(13353)
(11222)
(11077)
(10955)
(10299)
(10014)
(9812)
(9703)
(9606)
(8919)
(8710)
(8691)
(8671)
(8534)
(7689)
(7279)
(7217)
(6897)
(6831)
(6738)
(6472)
(6392)
(5888)
(5760)
学科
(48316)
经济(48210)
管理(45628)
(42478)
(38377)
企业(38377)
(21250)
方法(18884)
(16941)
数学(15317)
数学方法(15132)
(14789)
财务(14766)
财务管理(14737)
企业财务(14149)
(12228)
(12097)
业经(12079)
中国(11931)
(10652)
体制(10484)
地方(9402)
(9349)
金融(9346)
(9071)
银行(9052)
(8598)
理论(8587)
(8115)
贸易(8110)
机构
大学(185642)
学院(181869)
(73186)
经济(71633)
管理(66483)
研究(61310)
理学(56235)
理学院(55540)
管理学(54694)
管理学院(54335)
中国(47816)
(41801)
(39034)
科学(35663)
财经(32013)
(31789)
(29130)
(28740)
研究所(28070)
中心(27032)
(26339)
(24965)
师范(24752)
北京(24666)
财经大学(23673)
(23025)
经济学(23006)
业大(22964)
(21553)
经济学院(20582)
基金
项目(111631)
科学(88377)
研究(83110)
基金(82632)
(71644)
国家(71064)
科学基金(60680)
社会(54098)
社会科(51182)
社会科学(51168)
基金项目(43554)
(41401)
教育(38798)
自然(38219)
自然科(37288)
自然科学(37275)
自然科学基金(36658)
(35915)
资助(33472)
编号(32913)
成果(29901)
(26418)
(26311)
重点(25591)
课题(23335)
教育部(23044)
(22945)
(22933)
(22838)
国家社会(22667)
期刊
(88730)
经济(88730)
研究(59895)
中国(37571)
(37113)
学报(29243)
管理(26854)
科学(26621)
(24961)
大学(22682)
学学(21278)
教育(20124)
(19953)
金融(19953)
财经(18260)
农业(15898)
(15545)
技术(13235)
经济研究(13075)
业经(12616)
问题(11860)
(10246)
财会(9800)
(9765)
会计(9436)
国际(9432)
世界(8372)
现代(8278)
理论(8272)
(8025)
共检索到286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琳  
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地区总部在华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促进投资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引导。那么如何对在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实行有效而适度的法律规制呢?本文通过现有的立法现状的分析,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制度性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立法体系、法律内容欠缺和冲突、法律透明度不高以及实施不力。完善这些制度的途径,在于构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功能性法律制度框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立栋  钮小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科技发展的主导性力量。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进步,大型跨国公司广泛涉足农业领域。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投资,弥补了我国农业发展资金的不足,提升了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拓宽了我国农民就业的渠道。但在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跨国公司的投资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当前,规范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的国际规则缺乏强制力与可操作性,我国在强化与跨国公司农业合作的同时,必须从法律上对跨国公司投资领域进行引导,对环境污染、垄断行为、劳动用工等方面加以规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细良  
跨国公司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世人瞩目,但与此同时也给东道国发展带来不易察觉的负面效应。近年来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我国环境违法行为频频发生,这既与母国污染产业转移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有关,也有来自东道国规制不力的原因。作为处于开放与转轨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一方面应调整对跨国公司的经济性规制,将外资的正面效应最大化;但另一方面应针对其在我国污染动因,强化对跨国公司的社会性规制,将其消极影响最小化,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均伟  徐兆宏  
由于独立的法律人格与有限责任,位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其子公司在法律上是相互独立的,但在经济上却又相互密切联系。这样,在关于跨国公司的法律责任问题上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即法律责任与它们的经济联系相分离。因此,如何规制跨国公司行为,以及如何保护与跨国公司有关联的权益人合法权益则成为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颖  
跨国公司农业投资对东道国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有一些消极影响。本文指出,跨国公司农业投资国际法规制缺乏法律强制力、影响力有限、各方难以达成一致。最后提出中国作为农业引进外资的大国,在强化合作的同时,必须从法律上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农业投资进行规制,以保障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中国的农业安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森  王新光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大,有时甚至可以与国家抗衡。然而,从国际法的理论来看,跨国公司没有国际法的法律主体地位。从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赋予跨国公司有限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改善某些权利的保护,从而可以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改善国际治理,促进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赋予跨国公司有限地位时,必须把握好跨国公司的国际法地位和国家主权的平衡,使其协调发展,并使跨国公司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华鲁  李崇刚  张华伟  
在华跨国公司国际避税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变得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反国际避税立法和实践还有许多不足。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一般形式及在华避税行为,揭示了我国反国际避税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姜延迪  
由于跨国公司内部各实体间存在相互关联性,使得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对国际税收领域的传统法律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对跨国公司避税进行国际管制的法律基础以及当前对跨国公司避税进行国际管制所面临的困境,认为在现行国际税收规则难以被根本修正的情况下,加强国际间的税收征管合作是较为现实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任永菊  张岩贵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自特征和不同类型。本文在对它们做出尝试性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入驻原因、区位分布、国别分布、产业分布、类型构成、总部经济等方面对来华地区总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细良  
本文选取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含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府规制对跨国并购的单向作用机制。其中,经济性规制对跨国并购产生显著影响;而社会性规制对跨国并购的影响不显著。现阶段适度强化对外资并购的社会性规制,不会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产生实质性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细良  王耀中  
规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既包括显性成本与直接收益,也包括隐性成本与间接收益,要达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制收益最大化目标,就必须健全规制制度、强化社会性规制、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完善国内与国际协调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华  
在跨国公司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主体的情况下,当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无法对其所造成的侵害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时,其母公司是否应该为它承担责任问题对传统法律产生了冲击。本文从母子公司的结构、公司的社会责任等方面论述了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其子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的必要性;对当前的通说——直接责任论提出了质疑和反驳;并结合我国有关的立法和司法现状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浩  
对于跨国公司(MNCs,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设立地区总部(RHQs,RegionalHeadquarters)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课题所涉及到的经济学相关理论,学界及实业界目前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本文对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主观动机与国际金融中心战略选择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前人已有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初步综述,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对MNCs地区总部吸引力的现状,指出:当前上海加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就必须要切实把握总部经济的实质内涵,积极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制定长远视角的整体战略目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永菊  
本文以马库森提出的4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为基础,对形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简称为RHQ)需要的相应产业集群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其中卫星平台型产业集群形成RHQ集聚的可能性最大,是RHQ集聚的最佳产业集群基础;马歇尔产业集群形成RHQ的可能最小,是RHQ集聚的最弱产业集群基础;轮轴型产业集群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的可能性位于前两种产业集群之间。基于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吸引RHQ优惠政策时应深入调查分析本地区的产业集群类型,据此采取不同策略、不同优惠政策吸引RHQ,争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吸引RHQ,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金润圭  查贵勇  王浩  
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首先是基于公司本身的战略考虑,但是客观上与上海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战略有一定程度的吻合,并对后者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如有利于上海引进外资、发挥资源与结构的重组效应、增强集群与辐射效应、强化上海的中心城市地位等。因此,上海要加快发展软硬环境建设、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聚焦、实现上海与长三角以及华东各地区合理的产业分工,不但能引进,而且能留住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