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8)
- 2023(3581)
- 2022(3269)
- 2021(3263)
- 2020(2920)
- 2019(6979)
- 2018(7064)
- 2017(14078)
- 2016(7887)
- 2015(9085)
- 2014(9184)
- 2013(9070)
- 2012(8052)
- 2011(7440)
- 2010(7923)
- 2009(7545)
- 2008(7482)
- 2007(6807)
- 2006(6016)
- 2005(5528)
- 学科
- 济(36027)
- 经济(36000)
- 管理(21180)
- 业(20403)
- 方法(18525)
- 企(17826)
- 企业(17826)
- 数学(16411)
- 数学方法(15927)
- 学(9883)
- 农(8630)
- 理论(8235)
- 制(8119)
- 土地(8019)
- 中国(7641)
- 教育(7407)
- 业经(6749)
- 财(6604)
- 经济学(5297)
- 农业(5213)
- 贸(5076)
- 贸易(5072)
- 银(5071)
- 银行(5063)
- 策(5012)
- 研究(4934)
- 易(4910)
- 和(4864)
- 行(4763)
- 教学(4657)
- 机构
- 大学(120274)
- 学院(117712)
- 管理(45121)
- 济(44167)
- 经济(42961)
- 研究(38230)
- 理学(38204)
- 理学院(37776)
- 管理学(36657)
- 管理学院(36459)
- 中国(28745)
- 京(26882)
- 科学(24060)
- 财(20555)
- 农(19645)
- 所(19470)
- 江(19108)
- 业大(18138)
- 研究所(17559)
- 北京(17003)
- 中心(16817)
- 范(16755)
- 师范(16632)
- 财经(16376)
- 州(15294)
- 农业(15274)
- 经(14672)
- 院(13962)
- 经济学(13305)
- 师范大学(13209)
- 基金
- 项目(73637)
- 科学(57530)
- 研究(53055)
- 基金(52535)
- 家(45886)
- 国家(45516)
- 科学基金(39002)
- 社会(32031)
- 社会科(30379)
- 社会科学(30367)
- 省(29424)
- 教育(26782)
- 基金项目(26737)
- 自然(26379)
- 自然科(25764)
- 自然科学(25755)
- 自然科学基金(25266)
- 划(24912)
- 资助(23339)
- 编号(22399)
- 成果(18367)
- 重点(16844)
- 课题(16353)
- 部(16311)
- 创(14946)
- 发(14731)
- 大学(14043)
- 科研(13976)
- 创新(13944)
- 教育部(13873)
共检索到179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莉
对于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目前学术界大多归纳为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但是,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都只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外生条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可得出土地规模经营的内生条件,即:在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且边际土地生产率大于边际劳动生产率时,需要增加土地经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应增加到边际土地生产率等于边际劳动生产率时为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云川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王云川农村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必要的。但要发展土地的规模经营,必须改革目前的承包地分配机制。当然,改革的基本前提是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既不能退回人民公社或类似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也不能走土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良辉
我国农业自1984年以后的几年徘徊,暴露出农业内部的深层矛盾,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何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人们对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少锋
土地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开端和新经济体制的基础,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土地承包制所带来的农户土地的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因而在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出现了要求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呼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建华 罗从清
土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农民“恋土”情结、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土地流转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制约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已具备多方面条件,应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等途径,适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
农村 土地 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梅建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荣根
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罗荣根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土地的经营形式以分散的农户小规模经营为主,这种家庭经营所形成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顺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凤芹
本文是以现代企业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东北农村为例,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问题的一项经验研究。研究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经营规模、经营效果,探讨适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根据3组不同情况的样本分析,得出土地规模经营受制于土地流转速度和集中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转移数量的结论。如果土地流转速度和流转数量加快,土地的集中度就提高,从而土地规模经营将发展和扩大;同样,如果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数量加快,土地集中度就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就成为可能。文章研究了农业机械化和生化技术使用情况,得出农业机械化是对农村劳动力的替代,替代的界限依赖于农业机械与农业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变化或相对成本变化。生化技术是...
关键词:
规模 效果 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同山 孔祥智
近年来我国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程度显著提高。与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经营主体来考察适度规模经营不同,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农户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程度,将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分为土地租赁型、农户合作型和统一服务型。通过对三种规模经营途径对比分析,文章发现无论是在提高农民收益、保障粮食安全上,还是在防止农民失地成为城市流民上,以"土地托管"为代表的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都是较优的路径选择。因此,学者和有关政策制定者应加强对这一实现形式的研究,提出发展、引导和扶持的办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舒茂瑞 陈守仲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制度,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调节土地收益的手段,制止承包地进一步分割细化的趋势;二是强化土地所有权,恢复合作经济的资产积累功能;三是培育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提高种植业经营的规模效益。从重庆的现状看,实现这些目标的模式有铜梁县推行的“两田制”,江北区实行的土地有偿使用和近郊的土地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化导致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不均衡,同时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土地的琐碎化,而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速土地的琐碎化,进而使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种粮收益的增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并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于是那些可以保留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土地流转方式将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亮,吴楚材
江苏、浙江两省发达地区出现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在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地转移之后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农业集约经营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明显地不同于原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集体耕作的经营方式。从经营主体经济收入与非农业劳动力年均收入应当均衡的角度来看.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人均非农业纯收入水平、农业经营总投入.农业经营总产出、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因素、土地所有者与经营方所订协议条件和上地经营的机械化程度。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的因素还有许多不确定的条件。关于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王雪莹 郑旭媛 应瑞瑶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影响粮食生产规模户经营稳定性的理论逻辑,并用来自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四省粮食生产规模户2015年和2018年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上述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可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户的经营稳定性,且规模户经营规模越大,其稳定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越强。也有证据表明粮食生产规模户采纳“双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其维持和扩张经营规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和公共政策,还可创造条件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刚 王雪莹 郑旭媛 应瑞瑶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影响粮食生产规模户经营稳定性的理论逻辑,并用来自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四省粮食生产规模户2015年和2018年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上述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可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户的经营稳定性,且规模户经营规模越大,其稳定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越强。也有证据表明粮食生产规模户采纳“双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其维持和扩张经营规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和公共政策,还可创造条件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雍哲
规模经营的关键在于把握条件和提高经营效益杨雍哲沿海发达地区粮田规模经营座谈会,开得很好。沿海六省与会同志的发言,内容翔实,丰富多彩。这说明沿海发达地区在粮食规模经营方面,经过多年的试验、实践,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积累。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大家的发言在几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