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8)
2023(2241)
2022(1984)
2021(1760)
2020(1601)
2019(3402)
2018(3427)
2017(6600)
2016(3785)
2015(4160)
2014(4022)
2013(4053)
2012(3854)
2011(3621)
2010(3748)
2009(3588)
2008(3680)
2007(3441)
2006(3181)
2005(2998)
作者
(12037)
(10203)
(10173)
(9753)
(6451)
(5108)
(4430)
(3986)
(3861)
(3681)
(3655)
(3631)
(3501)
(3463)
(3340)
(3124)
(3064)
(2946)
(2821)
(2794)
(2760)
(2550)
(2491)
(2472)
(2362)
(2303)
(2301)
(2046)
(2044)
(2018)
学科
(15394)
经济(15379)
(8986)
管理(8948)
(8784)
(8303)
税收(8212)
(8170)
土地(7691)
(7197)
企业(7197)
(5037)
(4435)
方法(4339)
经济学(4266)
中国(3864)
问题(3463)
(3423)
理论(3259)
数学(3068)
农业(3024)
数学方法(3013)
业经(3011)
(2902)
(2849)
(2560)
教育(2491)
财政(2386)
(2364)
财务(2356)
机构
大学(59749)
学院(57707)
研究(22101)
(19729)
经济(19245)
管理(18098)
中国(17453)
科学(15451)
理学(14669)
理学院(14404)
管理学(14053)
管理学院(13945)
(13651)
(13128)
(12241)
(11301)
研究所(11090)
(10192)
财经(9963)
(9911)
师范(9841)
中心(9798)
(8923)
业大(8909)
农业(8873)
北京(8513)
(8403)
(8098)
师范大学(8083)
(7892)
基金
项目(35109)
科学(27480)
基金(25844)
研究(24323)
(23813)
国家(23630)
科学基金(19164)
社会(15060)
社会科(14187)
社会科学(14180)
基金项目(13662)
自然(12899)
(12805)
自然科(12528)
自然科学(12526)
自然科学基金(12293)
(11988)
教育(10843)
资助(9913)
编号(9767)
成果(8948)
重点(8647)
(7961)
(7355)
课题(7137)
计划(7028)
科研(6900)
(6795)
(6655)
国家社会(6384)
期刊
(25547)
经济(25547)
研究(21164)
中国(13929)
学报(12677)
科学(11661)
(10164)
(10122)
大学(8920)
学学(8388)
教育(6834)
(6516)
农业(6477)
(6053)
财经(5846)
管理(5773)
税务(5768)
(5011)
国土(4555)
资源(4537)
土地(4242)
(3937)
金融(3937)
问题(3725)
(3519)
业经(3436)
经济研究(3436)
技术(3201)
(3196)
图书(2996)
共检索到94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土地价值不是来自其绝对价值,而是来自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制度安排。土地制度安排尤其是征地制度安排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剩余的分配问题。当前土地征收制度安排的一个特点是以土地财政的形式,将经济发展剩余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向中西部地区农民转移支付。当前的征地制度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制度。总体来讲,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是合理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建顺  
正确认识和慎重适用反射性利益理论或曰保护规范理论,不仅对于推进行政诉讼原告适格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厘清行政主体的职能定位和科学立法、良法善治也具有深远的助推价值。尤其是在土地征收(收用)领域,更须强调行政过程中的利益均衡,坚持"难以判断时,就推定其为个人的法律利益"之权利性的推定理论。为实现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有机结合,应当让尽可能广泛的利害关系人,尽可能早期参与,尽可能充分表明意见;尽可能确保土地空间"适正且合理的利用";尽可能建立健全"公正、慎重的程序";尽可能确保对被征收者"正当的补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头朱  
日本的土地征收制度颇具特色,除详尽规定了公共利益外,还设立了事业认定程序、裁决程序,规定了补偿制度,对征收中的争议提供了不同的救济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政伟  王坤  
市场征收法律制度是在以市场交换为资源主要配置机制的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市场调节机制和土地私有制对土地征收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充分地体现公共利益、公正程序、公平补偿、公权保障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克服我国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征收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明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成果,土地征收制度尚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和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尚存在运行缺乏统一规范、资金短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土地出让制度在方式方法、用途管制及出让金的使用分配等方面有待完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并应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联动及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土地管理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尤其要重视和强化对相关改革联动的研究和探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孜仪  
一些地方政府对被征地人参与权和主观意愿的漠视是目前我国征地冲突、暴力强拆等严峻社会问题频发的根源。当前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公众有效参与机制的缺失,导致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无法保障。文章认为,根植于现行制度,合理建构土地征收协议程序,充分尊重被征地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主观意愿,不仅可以从源头上防治征地纠纷,提升征地行为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公信力,亦可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公平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明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成果,土地征收制度尚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和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尚存在运行缺乏统一规范、资金短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土地出让制度在方式方法、用途管制及出让金的使用分配等方面有待完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并应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联动及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昕  
我国现行国家层面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征收补偿没有规定。实践中各地对宅基地使用权是否予以征收补偿做法不一,并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利益。建议: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补偿;以土地出让金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宅基地使用权补偿标准;对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前形成的宅基地应本着尊重历史与事实原则进行补偿;在房屋安置、自拆重建等非货币补偿中要注意补偿宅基地使用权的损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飞  赵久田  李文谦  
虽然中美两国具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和土地所有制背景,但在制度环境、征收范围、补偿标准等方面对比研究两国土地征收制度,对客观认识土地征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明确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下一步改革完善方向,仍具有借鉴意义。美国土地征收制度的主要内容在美国,土地征收并非将私人土地转为联邦或州政府所有的唯一方式,通常只是作为政府对私人土地进行市场购买但无法协商一致时的最后手段。土地征收须具备3个基本要件:公共目的、法律程序和公平补偿。公共目的。在美国,确定征地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用地要求是否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梁亚荣  刘燕  
研究目的:构建正当征地程序以保护土地权益。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中国土地征收程序还存在不公开、被征收方参与程度不高、听证权、司法救济权缺失等问题。研究结论:应在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指导下,借鉴国外经验,从促使征地程序公开、保障集体和农民参与、引入征地目的合法性、征地补偿的司法审查程序、实现程序内在价值等方面对土地征收程序进行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小映  
本文分析了按照公平市场价值和平等待遇原则进行公正补偿的理论含义,并结合我国的农地统征制度对我国法定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实行农地统征制度,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开放范围受到限制,法定的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只考虑农业租金价值而不包含土地的预期增值和选择性价值,导致对农用地的补偿普遍存在不平等待遇问题。改革我国的征地制度,需要改革按照农业租金价值确定补偿标准的传统思路,有序开放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并缩小征地范围,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统一市场,显化土地的市场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卉  
土地征收程序的缺陷是征地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土地征收的先进做法,结合中国实际,重构一个公开、透明、合理的土地征收程序;加强事业的认定;增强征地信息的透明度;加强被征地人的参与程度;完善土地征收听证制度;将司法救济引入征地程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怡竹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征收中被征收人参与的意义与功能,构建被征收人有效参与的制度框架,促进土地征收活动的顺利展开和实现土地征收中的公平正义。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解释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被征收人有效参与是土地征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土地征收程序属于行政主导型模式,被征收人的参与局限于表面、浅层次参与,很难对征收行为施加积极、有效影响。研究结论:应在正当法律程序理念指引下,着重完善信息公开、协商讨论、及时反馈等参与制度,才能更好确保被征收人的有效参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丁文  
土地征收救济制度的基础是征收权之立法规制,尤以征收程序的设置最为关键,中国的征收程序条款设置存在缺陷应予完善;土地征收救济模式有法院主导型和议会主导型之分,中国的征收救济模式缺失,现实国情决定中国应选择议会主导型救济模式;土地征收救济方式表现为不同的具体诉讼形式,中国至少应赋予被征收人享有就征收补偿纠纷而提起民事诉讼的救济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慧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增多,政府征地与农民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突出。探求现行农地征收法律制度中产生的问题及其根源,切实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无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