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869)
- 2022(824)
- 2019(1502)
- 2018(1516)
- 2017(3184)
- 2016(1796)
- 2015(2013)
- 2014(2106)
- 2013(2137)
- 2012(2072)
- 2011(2029)
- 2010(2146)
- 2009(2218)
- 2008(2287)
- 2007(2185)
- 2006(2030)
- 2005(1971)
- 2004(1948)
- 2003(2105)
- 2002(2192)
- 学科
- 济(9988)
- 经济(9923)
- 土地(7094)
- 学(5502)
- 管理(5120)
- 业(4196)
- 经济学(3745)
- 企(3570)
- 企业(3570)
- 问题(3138)
- 理论(2521)
- 中国(2442)
- 农(2433)
- 财(2136)
- 教育(2128)
- 制(2113)
- 方法(2090)
- 法(1931)
- 业经(1787)
- 体(1633)
- 和(1547)
- 发(1537)
- 农业(1488)
- 城市(1371)
- 融(1314)
- 金融(1313)
- 体制(1303)
- 银(1253)
- 银行(1253)
- 策(1213)
- 机构
- 大学(34086)
- 学院(32129)
- 研究(11445)
- 济(11069)
- 经济(10787)
- 管理(10008)
- 中国(9221)
- 京(8199)
- 理学(7732)
- 理学院(7576)
- 科学(7438)
- 管理学(7437)
- 管理学院(7364)
- 财(6762)
- 范(6373)
- 师范(6366)
- 所(6350)
- 江(6131)
- 农(5695)
- 研究所(5581)
- 财经(5234)
- 师范大学(5129)
- 北京(5073)
- 中心(4910)
- 州(4797)
- 经(4616)
- 业大(4461)
- 省(4401)
- 农业(4395)
- 系(4359)
共检索到55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甘藏春 朱道林
研究目的: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土地善治的概念、特征及体系。研究方法:归纳分析与演绎推理。研究结果:土地善治实质上是一种对管理理想状态的孜孜追求,其核心是由政府与非政府协同及多向网络化的管理模式,目标是以最小的政府和社会投入获取最大的土地管理效应;土地善治应遵循土地的基本属性、土地利用的价值准则和政策目标;现阶段实施土地善治重点需处理好土地行政管理权与国有土地所有权、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及政府与农民等的关系。研究结论:土地善治是新时代土地管理的必然选择,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土地利用的价值准则和政策目标是科学构建土地善治体系的基本逻辑依据。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善治 国家治理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赵艺
本文以"善治"理论为核心理论,力求利用"善治"理论解释和探究土地财政这一问题。基于政府在实现"善政"目标的过程中,发现自身行为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结合"善治"理论,最终能够在实现"善政"的目标下,理顺政府自身的身份地位,从"善治"理论层面完善土地财政各主体行为,革新土地财政问题的有效治理和发展路径,达到丰富政府"善治"理论在土地财政方面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善治理论 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森 赵艺
一、"善政"目标——重构政府角色的尝试。1.建立符合公共利益指标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目前,地方政府面临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强地方财政实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压力。传统上,中央财政过多注重对短期经济指标所取得的成就作为晋升的基础,这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兵
物联生态能不能行得通,跟企业选择哪些环节、什么时候进入有关,要有的放矢、有所取舍,而非面面俱到。"生态"俨然成了当下行业的时尚,像海尔一样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体系的公司不在少数,一时间,企业主们纷纷宣扬自己的战略生态,似乎只有如此,才是"战略正确"。
关键词:
物联生态 善治 利益共同体 底层逻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裘婉飞 郑苗壮 刘岩
法律在现代化的海洋治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第一部分以文献分析为基础,总结海洋"善治"的主要特征,以及实现海洋"善治"的主要手段。第二部分介绍了欧盟的海洋法律体系,并以欧盟近十年来的立法实践为例,从法治、连贯性、战略导向和透明度四个层面,论证了法律在欧盟海洋治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海洋治理 海洋立法 法治 欧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鹏主
在政府主导之下,我国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是否符合基本的善治原则呢?通过对我国的城镇多级土地市场的描述,分析城镇土地市场与房屋所有权的关系,并以善治为分析视角,构建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指标设计的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分析城镇土地市场管理的善治要素,得到了基于善治视角的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测评指标框架。运用城镇土地市场管理的指标框架,从公平性、透明性、有效性、信息获取、参与程度和打击腐败等方面对我国城镇土地市场管理进行评价,结论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土地市场管理在善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城镇土地市场管理的善治并不取决于政府本身,而是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合作。
关键词:
善治 城镇土地市场 土地市场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友乐
善治是指人们恪守人文精神,将法治方式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基本方式式,促进社会公平互动,实现自治与协调的过程。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创新国有公司治理,实现善治,不仅关系到国有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展,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安全与保障。善治要求治理状态自治性、治理主体包容性、治理目的人文性、治理方式法治性、治理过程互动性。可是,当前我国国有公司治理存在偏离善治的一些表现。为了实现善治,国有公司应做到立足实际,构建治理良法,创新治理机制,践行人文精神,培育法治文化,重组治理结构。
关键词:
治理 法治 善治 国有公司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悟真 李其成 郭创拓
绩效预算是作为善治的预算治理的价值目标与衡量标准。预算善治的基本内涵决定了绩效预算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以分权为手段,同时以绩效问责为约束。为此,我国绩效预算治理改革不仅需要完善预算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配置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财政激励制度并不断强化绩效问责,而且更需要体现出预算善治的价值追求,既要有预算善治之外在表现,也要体现其精神内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川瑾 吴晓林
通过对长沙市部分社区的实证研究,发现社区内的公众参与、公众认同与社区善治存在互动的逻辑关系。其中,公众认同为公众参与和社区善治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由于居民参与可能存在短期性、形式化、动员式等原因,公众认同对于社区善治的影响力弱。基于此,构建了从参与、认同到城市社区善治的治理路径模型,提出了公众参与制度化、公众认同创新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公众认同 社区善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悟真 李其成 郭创拓
绩效预算是作为善治的预算治理的价值目标与衡量标准。预算善治的基本内涵决定了绩效预算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以分权为手段,同时以绩效问责为约束。为此,我国绩效预算治理改革不仅需要完善预算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配置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财政激励制度并不断强化绩效问责,而且更需要体现出预算善治的价值追求,既要有预算善治之外在表现,也要体现其精神内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玖平
大学秩序,善治、彰德,自主、合道,共治、归同。大学理念,随变迁而演化,因变革而多样;立足之基、发展之源。理念纷繁,催大学璀璨;理念纷乱,致大学混沌。大学治理,公民社会之需要,教育发展之需求。弃过时观念,提新理念;破僵化体制,立新机制;革陈旧方式,创新方法;改落后管制,构新管理。坚定大学伦理,忠诚道德宪章;坚信大学精神,追求独立自由;坚守大学使命,笃爱教书育人。大学,传承文明、求索真理。文明渊源,囊括经典;圣贤寓所,网罗众家。体悟文明,大学至真。学思共进,博于学,慎于思;辩行无碍,明辨之,笃行之。宁静致远,专心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莫晓辉
土地利用要以土地特性为起点土地是承载一切经济、社会和人类活动的基础,合理的土地利用必须以对土地特性的认识为基础。厘清土地市场化配置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关系,明确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也需要以土地的特性为逻辑起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茂祥 何精华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视阈下普通专门高中的建构,是我国未来高中教育内部结构调整与机制改革的一种深层次思考。普通专门高中是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中,基于普职沟通背景与我国教育传统、未来发展需求而创生的、出立足于某些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早期培育奠基的高中。其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对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亟需,把握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推进我国高中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兼顾高中教育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和各类人才成长合适环境创设的需要。普通专门高中的建构贯穿了教育善治的原则,有着结构之善与发展之善的追求,其结构要素体现在目标结构、课程结构、师资结构、教学结构、文化结构与评价结构等六个方面;发展之善必将是分区域、分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文翠
生态善治就是好的生态治理,即通过合理有效的生态治理,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权利得到保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法治角度说,生态善治要求从生态治理的依据、生态治理的主体到生态治理的形式及手段等都具有合法性。行政人的法治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是在外部规制和内在自觉共同作用下主动建构形成的。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丰富行政人的生态法律知识;通过文化熏陶和制度规制,塑造行政人的生态法治思维;通过生态法治实践提高行政人的生态法治能力,进而推动生态善治。
关键词:
行政人 法治素质 生态善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灵芝 冯慧娟
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到林业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易出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划分的不一致性,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天然林保护与保护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现出无效化特征。改变现存问题的突破点在于构建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环境权益的管理制度,让第三方参与天然林管理的环境善治模式,从而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利益主体 环境善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