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0)
- 2023(13847)
- 2022(11670)
- 2021(10738)
- 2020(8832)
- 2019(20551)
- 2018(20560)
- 2017(39198)
- 2016(21531)
- 2015(24408)
- 2014(24630)
- 2013(24002)
- 2012(22571)
- 2011(20706)
- 2010(21563)
- 2009(20100)
- 2008(20228)
- 2007(18233)
- 2006(16539)
- 2005(15434)
- 学科
- 济(95165)
- 经济(95047)
- 管理(63551)
- 业(60039)
- 企(48534)
- 企业(48534)
- 方法(35328)
- 数学(30208)
- 数学方法(29580)
- 中国(27864)
- 农(26556)
- 地方(24647)
- 财(23310)
- 学(22060)
- 业经(22044)
- 制(21962)
- 农业(17883)
- 银(16854)
- 银行(16809)
- 融(16610)
- 金融(16605)
- 行(16227)
- 贸(15730)
- 贸易(15714)
- 理论(15651)
- 环境(15310)
- 易(15136)
- 体(14993)
- 技术(14051)
- 和(13858)
- 机构
- 学院(315892)
- 大学(315284)
- 济(125549)
- 经济(122787)
- 管理(115958)
- 研究(112226)
- 理学(97857)
- 理学院(96617)
- 管理学(94530)
- 管理学院(93952)
- 中国(86525)
- 京(69440)
- 科学(69401)
- 财(62554)
- 所(58358)
- 江(55514)
- 农(53806)
- 研究所(52330)
- 中心(50428)
- 财经(47766)
- 业大(45880)
- 范(44690)
- 师范(44229)
- 北京(43601)
- 经(42922)
- 农业(41746)
- 州(41096)
- 院(40715)
- 经济学(38073)
- 省(37254)
- 基金
- 项目(201679)
- 科学(158662)
- 研究(147658)
- 基金(144611)
- 家(126389)
- 国家(125321)
- 科学基金(106719)
- 社会(93334)
- 社会科(88393)
- 社会科学(88364)
- 省(81032)
- 基金项目(75314)
- 教育(68512)
- 自然(68421)
- 划(67562)
- 自然科(66742)
- 自然科学(66724)
- 自然科学基金(65501)
- 编号(60004)
- 资助(59697)
- 成果(50707)
- 发(47197)
- 重点(46504)
- 部(44287)
- 课题(43667)
- 创(41547)
- 制(39670)
- 创新(39026)
- 国家社会(38018)
- 科研(37753)
- 期刊
- 济(152674)
- 经济(152674)
- 研究(98457)
- 中国(74451)
- 农(50971)
- 学报(50682)
- 财(49533)
- 科学(47945)
- 管理(46159)
- 教育(40126)
- 大学(38683)
- 学学(36227)
- 农业(34106)
- 融(33429)
- 金融(33429)
- 技术(28627)
- 业经(25890)
- 财经(24992)
- 经济研究(23147)
- 经(21468)
- 问题(19835)
- 业(17540)
- 版(15890)
- 技术经济(15224)
- 资源(15163)
- 图书(15143)
- 统计(15040)
- 贸(14845)
- 科技(14597)
- 现代(14162)
共检索到501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晖 陶然
本文在系统考察中国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模式下的土地利用指标、耕地保护指标和占补平衡目标及其对经济发达省份发展空间约束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和总结了浙江省在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两个维度进行的土地计划管理政策改革的系统性尝试。我们提出,存在一个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的"浙江模式",并归纳出这个模式的几个基本要点。作者认为,浙江已经进行的土地利用体制改革实践,不仅具有新制度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层面的重要理论价值,也对我国未来耕地保护、土地跨区优化利用乃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含义。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转移 土地发展权交易 浙江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施思
本文介绍了土地发展权的相关概念及在中国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运用对比分析法将浙江省在土地发展权方面的尝试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得失,为今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发展权制度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树梅 徐晓红
"新零售"是应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零售方式加以改良和创新,将产品或服务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所有活动,它不仅仅是线上线下联动和物流的简单融合,同时还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包括全渠道但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过去所有的边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与消费者接触,使消费者随时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新零售"的核心是提升用户体验,主要模式有三种:一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的同时,实现商品与物流渠道整合;二是提供更广范围内的体验式消费服务,实现消费场景化;三是营造包括零售企业内部员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新零售"平台,即打造全渠道产业生态链。"新零售"只有在与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等相结合,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新零售” 全渠道 跨界融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树梅 徐晓红
新零售是应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零售方式加以改良和创新,将产品或服务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所有活动,它不仅仅是线上线下联动和物流的简单融合,同时还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包括全渠道但又超越全渠道,打破了过去所有的边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与消费者接触,使消费者随时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新零售"的核心是提升用户体验,主要模式有三种:一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的同时,实现商品与物流渠道整合;二是提供更广范围内的体验式消费服务,实现消费场景化;三是营造包括零售企业内部员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
关键词:
互联网+ “新零售” 全渠道 跨界融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童菊儿 严斌 汪晖
浙江省为了克服现行耕地保护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异地补充耕地"的土地发展权交易改革。文章从制度起源、市场价格变动、市场特点和交易过程等方面分析了"异地补充耕地"市场的兴起、发展与绩效,提出这一制度创新有助于改进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经济效率和新增耕地的整体质量,并建议在总结"异地补充耕地"制度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实行土地发展权的跨省转移与交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萌 仲伟周 高建中
本文选取陕西省杨凌区最具代表性的官村天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指出制约该合作社现阶段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完善该合作社现有发展模式,为条件类似的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果蔬专业合作社 发展模式 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中国模式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以下几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第一,中国模式是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道路的概括与总结,它不同于传统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化、工业化和全球化。中国模式既有相对稳定的一般性的特点,同时又是一个处在不断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概念,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模式一方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体现了特殊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制度要求。
关键词:
中国模式 改革 经济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佳骊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运作模式,为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新泽西州土地发展权转移银行均是为了推动土地发展权转移计划而依法设立、由董事会负责运行管理,具备行政管理和市场参与两大职能,但区域性和地方性的银行在发挥具体职能时各有特点。研究结论:可借鉴新泽西州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制度环境,构建适应于跨行政区域土地发展权转移的交易中介机构体系;严格规范政府主导型交易中介机构的行为;发挥交易中介机构教育宣传功能;强调多方共同参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雅婷 高文文 张占录
土地发展权的引入能够为宅基地利用困境提供解决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宅基地发展权的形成机制,对宅基地发展权配置与转移的具体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的建议。宅基地发展权的形成与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区域,宅基地发展权的形成机制有较大差别。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宅基地发展权的配置可选择多种模式,各配置模式可单独使用,也可交叉使用。结合我国宅基地利用现状,"人地结合"的配置模式更符合现实要求。应当在我国宅基地利用与管理中引入土地发展权理论,以解决其面临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章永辉 郭贯成
土地在中国经济奇迹创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越来越引起高度关注,但是,现有基于政府特殊性的研究忽视了土地的重要性,影响了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理解和解释力。本文刻画了政府通过独特土地制度安排主导发展权的"以地谋发展"模式的特征和典型化事实,构建了土地作用于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的机制,通过建立一个纳入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计量模型,利用全国地级市样本数据检验了土地经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构转变和通过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了结构转变不同阶段的土地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程度和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旨在描述和解释中国改革时期形成的推动快速结构转变和高增长的"以地谋发展"的事实和逻辑,随着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和内外环境变化,土地的功能和"以地谋发展"模式的风险和问题凸显,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变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鹏 刘春鑫
借鉴西方国家土地发展权的相关理论,利用土地发展权还原机制,以地票形式搭建起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供需平台,重庆土地地票交易制度由于城乡土地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间的差异,存在广阔的交易空间和制度变迁的动力。地票交易制度有利于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城市资源反哺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其可能产生的"马太效应"、耕地保护、双轨制供地体制下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蔚文 李学文
近几年来在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出现的可转让土地发展权政策,实质上是一种以市场化手段在区域间配置耕地非农化权的制度创新,相对于规划(计划)指标体系,这些政策体现了一种耕地非农化权空间配置的市场化方式。本文对我国当前区域间耕地非农化权配置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地方政府实际握有耕地非农化权的制度安排下,无论是用计划手段还是用市场手段来配置耕地非农化权,都会在耕地保护正外部性的作用下失灵,而"浙江模式"作为一种自发性质的市场,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其失灵所带来的损失会超过计划失灵的损失。本文还在讨论"科斯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科斯式的"功利主义"权利界定法则并非解决外部性的有效法则,因而科斯式的市场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立军
本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关于浙江经验和"浙江模式"相关研究和成果的基础上,就推动"浙江模式"转型、提升的必要性以及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为核心内涵的"新浙江模式"概念。
关键词:
浙江模式 转型 提升 新浙江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渠慎宁 吴利学 夏杰长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波动的特征事实,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粘性现象。与食品、工业消费品相比,服务的价格粘性程度更为明显。进一步的定价模式检验指出,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与状态相关,其中,食品、工业消费品价格与状态相关,而服务价格与时间相关。这表明尽管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市场经济的标准,但各个行业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食品、工业消费品市场化程度较高,而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业较低的市场化程度意味着其存在一些市场失灵现象。通过寻找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波动的"非敏感区间",同时验证CPI分解的稳健性,可发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有益于行业的稳定性。最后,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关于居民消费价格与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陆立军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义乌模式"不断拓展。本文揭示了"义乌模式"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指出它是"浙江模式"的缩影。义乌的繁荣不仅促进了浙江中西部地区兄弟县(市、区)的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欠发达地区也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