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1)
2023(11314)
2022(8871)
2021(8099)
2020(6633)
2019(14686)
2018(14632)
2017(28008)
2016(15381)
2015(17097)
2014(17210)
2013(16693)
2012(15099)
2011(13796)
2010(14097)
2009(13560)
2008(13527)
2007(12632)
2006(11607)
2005(10810)
作者
(44090)
(37876)
(37129)
(35403)
(23532)
(17874)
(16621)
(14545)
(14418)
(13235)
(13044)
(12490)
(12170)
(12017)
(11826)
(11370)
(10863)
(10843)
(10760)
(10671)
(9555)
(9304)
(9048)
(8767)
(8564)
(8456)
(8371)
(8207)
(7607)
(7421)
学科
(66872)
经济(66772)
(52668)
(49781)
管理(44303)
农业(33107)
(31824)
企业(31824)
业经(23228)
中国(19871)
(18876)
方法(18755)
(17207)
数学(15446)
数学方法(15283)
地方(14309)
(14225)
(14179)
(13754)
农业经济(12546)
土地(11834)
发展(11811)
(11786)
(11313)
银行(11298)
(10939)
(10853)
(10399)
金融(10395)
体制(10366)
机构
学院(226346)
大学(223141)
(94709)
经济(92717)
管理(83887)
研究(77812)
理学(71497)
理学院(70707)
管理学(69552)
管理学院(69154)
中国(62068)
(56750)
(47405)
科学(46192)
(45512)
农业(42956)
(39343)
业大(38743)
(37226)
中心(36595)
研究所(35008)
财经(34593)
(31248)
(30984)
师范(30746)
北京(29054)
(28639)
经济学(28397)
(27371)
(27048)
基金
项目(145296)
科学(115394)
研究(110550)
基金(105737)
(91574)
国家(90638)
科学基金(77741)
社会(72983)
社会科(68639)
社会科学(68622)
(57827)
基金项目(56000)
教育(49171)
(47214)
自然(46979)
编号(46046)
自然科(45827)
自然科学(45816)
自然科学基金(45017)
资助(40521)
成果(37948)
(33469)
(32825)
(32667)
重点(32522)
(32160)
课题(31896)
国家社会(30650)
(29923)
(28907)
期刊
(120192)
经济(120192)
研究(69528)
(62958)
中国(55328)
农业(42198)
学报(36511)
(35663)
科学(35227)
大学(29461)
管理(28713)
学学(27999)
业经(25610)
(25469)
金融(25469)
教育(24464)
(19240)
财经(18431)
技术(18094)
问题(17497)
(15819)
农村(15653)
(15653)
经济研究(15583)
农业经济(15339)
(14434)
世界(13359)
经济问题(12028)
社会(11618)
资源(11147)
共检索到357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鸿彬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应改变为股份共有制,农村土地承包权可 以继承,使用权有偿流转,进而将土地所有权真正归农民;为了保障农民的 利益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应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张光宏  
本文对各时期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城镇化发展特征进行了考察,总结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农村土地制度通过对土地配置与劳动力配置的重组间接影响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与城镇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形成了农地制度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历史演进过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辉煌  郑永年  
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核心",切实维护各方主体的权益。从整体上讲,集体土地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远郊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利益。土地私有化不仅无益于农民的团结反而使农民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从而丧失与地方政府和资本谈判的能力;在遭遇天灾人祸时,农民更容易将土地一卖了之,失去土地使大批农民几乎是永远地背井离乡,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多种多样的"城市病"。另外,在当前法治不健全的背景下,尤其是地方政府存在强烈的土地财政需求和工商资本对于寻求新的投资市场的迫切愿望,贸然推动大规模的农地国有化,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政府与资本联合圈地从而造成农民失地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私有化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朝栋  
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与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矛盾,必须深化农村现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股份合作制能够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权稳定不变的前提下,解决农村城镇化道路与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矛盾,起到了城镇化道路的载体和推进器作用。在土地股份合作制中,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可提高集体对国家的谈判力,迫使国家政府官员不能在征收农民土地中随意侵犯农民利益。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国家不一定非要通过征地方式使用农民土地,完全可以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方式开发和使用农民土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信永  高伟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新要求,并强调要使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良  
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聚集与土地问题之间的深层矛盾日益显现,土地征用中的利益失衡现象十分突出。为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建立土地收益权一次性买断机制,执行乡镇企业产权中土地资产的分割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加强城镇化过程中农地流转的保障制度建设,成为城镇化改革的主要方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凌云  
农村非农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不稳定:1.农地产权制度主体不清,2.产权内容残缺,3,农地承包权不稳定,这不仅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低下,而且也消极地影响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非农化的进程。通过对农村城镇化和农地产权制度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状况阻碍了农地流转和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基于上述,本文提出了推动农村城镇化中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崔莉  刘新卫  
考察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后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曲折波动中向前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成为其中的重要诱因或触动因素,而城镇化发展也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不断调整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①1949-1957年间,中国城镇化进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农村土地改革的推动下平稳起步;②1958-1978年间,中国城镇化发展在人民公社运动期间的农村土地制度调整中陷入迷途;③1979-2001年间,中国城镇化进程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巩固而得到恢复和加快发展。2002年以后,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城乡统筹的新阶段,面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日益凸显的弊端,为了进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燕飞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妥善解决农业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村土地问题又是农业问题的关键,是必须面对且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梳理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基础上,立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为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几点建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和质量,促进社会综合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恒  
农村土地的流转直接受到政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持有不同的政策。改革开放前,受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采取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只强调土地保障功能的单一制立法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立法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强调土地保障功能的同时,开始遵循和利用市场规律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从而实现了由单一制政策向双层制政策的转变。在城镇化进程中,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处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土地流转的新政策。坚持和完善新双层制政策,对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满霖  
一、引言 农村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人口、资金、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因此,要提高农村城镇化的水平,就必须强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厉晓华  
农村城镇化受到户籍管理制度及依附于它的基础教育、就业和计划生育政策,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土地制度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农村宅基地等制度的制约。要克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就必须创新户籍管理制度、行政体制和土地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海元  
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大背景下,城镇化理论研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思维定势,重构城镇化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城镇化行为主体的行为和城镇化机制,深化对制约城镇化进程的社会保障制度、“三农问题”等深层问题的研究,力争实现理论和政策的创新与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