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2)
- 2023(7031)
- 2022(6004)
- 2021(5683)
- 2020(4820)
- 2019(11025)
- 2018(11371)
- 2017(21079)
- 2016(11955)
- 2015(13242)
- 2014(13481)
- 2013(12813)
- 2012(12020)
- 2011(10940)
- 2010(11395)
- 2009(11246)
- 2008(11614)
- 2007(10577)
- 2006(9759)
- 2005(9178)
- 学科
- 济(44320)
- 经济(44235)
- 管理(39570)
- 业(32851)
- 企(29657)
- 企业(29657)
- 制(17282)
- 财(15780)
- 方法(14749)
- 中国(13090)
- 学(12608)
- 体(12472)
- 农(11611)
- 数学(11419)
- 业经(11266)
- 数学方法(11144)
- 体制(10663)
- 银(9615)
- 银行(9602)
- 理论(9594)
- 行(9180)
- 土地(9119)
- 融(9035)
- 金融(9031)
- 务(8679)
- 财务(8645)
- 财务管理(8616)
- 企业财务(8178)
- 税(7660)
- 教育(7485)
- 机构
- 大学(174474)
- 学院(170519)
- 济(66575)
- 经济(64969)
- 管理(60362)
- 研究(60091)
- 理学(49932)
- 理学院(49284)
- 管理学(48319)
- 管理学院(47976)
- 中国(47828)
- 财(38512)
- 京(38464)
- 科学(35606)
- 所(30949)
- 江(28882)
- 财经(28346)
- 中心(27218)
- 研究所(27192)
- 农(26651)
- 经(25426)
- 范(24872)
- 师范(24651)
- 北京(24517)
- 业大(22769)
- 州(22354)
- 院(21743)
- 经济学(20848)
- 财经大学(20674)
- 农业(20537)
- 基金
- 项目(102065)
- 科学(80177)
- 研究(76973)
- 基金(73609)
- 家(63901)
- 国家(63322)
- 科学基金(53754)
- 社会(48948)
- 社会科(46157)
- 社会科学(46142)
- 省(38865)
- 基金项目(37923)
- 教育(36786)
- 自然(33336)
- 划(33257)
- 自然科(32515)
- 自然科学(32505)
- 自然科学基金(31925)
- 编号(31480)
- 资助(29803)
- 成果(28694)
- 制(24868)
- 部(23563)
- 重点(23388)
- 课题(23179)
- 性(20771)
- 发(20768)
- 创(20646)
- 教育部(20423)
- 国家社会(20345)
共检索到284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濮晔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为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政府在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中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使土地使用权由完全依靠行政划拨逐步转向有偿出让,并已初步形成了土地市场。 80年代以来,土地管理由高度集权转向分散放权。随着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经济特区和城市开发区的兴建,以及多种经营形式的出现,使我国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更显宝贵,土地使用权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80年代中期土地分散管理的的弊端就已充分暴露出来,特别是乱占滥用耕地和占而不用、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不断出现,已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绪亚
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亟待新的理论的支撑,仅仅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在土地是商品,可以通过市场实现产权置换和流动这一理论基础上是不够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呼唤着大土地概念上的多极理论。在土地价值化运行过程中,揉进土地资源价值、资产价值的含义,使土地资源配置遵循土地资源、土地商品、土地资产关联的三维并联思路,可能有助于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治平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向全面有偿使用过渡。建立科学的地价评估制度和城市土地价格体系,建立合理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土地管理制度,是确立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前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刚华 徐海港
中国正处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时刻,有关土地产权全面国有化、急速私有化的讨论成为了所有关注的焦点。借鉴资本主义制度改良主义土地"公有"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超越意识形态的鸿沟,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基础: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原则,用法律界定国家对土地的公权力,明晰土地产权,扩大土地使用权;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告地价体系,建立标准宗地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项贤春 张立世
当前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项贤春,张立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问题,其核心是土地制度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现行的土地承包制下土地小块平分,长期承包经营的土地管理制度与现实我国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立志 郭进江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列入我县重要议事日程。全县清理整顿土地市场工作已全面展开,共查清了各种非法交易121起,已处理48起,增加财政收入26.3万元。 回顾前一段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百发
加强土地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去年八月份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参加人数之多、内容之重要、领导之重视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所作的重要讲话,使我们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月蓉
80年代后期,继农村上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后,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亦开始山过去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可流动的方向改革,并取得相应的成效,说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次芳 叶艳妹 汪晖
一、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回顾自1954年以来,我国土地一直沿袭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使用,这种状况在70年代末被打破。1979年,沿海破例对中外合资企业收取场地使用费。从此,休眠的土地苏醒了。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首先在深圳特区,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国有土地的使用制度已由单一的、由国家统一调配并无偿、无限期使用的行政划拨制转变为划拨与出让、转让并存的双轨制。但划拨制仍占主要地位。在城市国有土地存量中,实行出让的土地还不到1‰。1991年新供应的土地中,划拨的土地仍然占到99%。国有土地划拨制与实行出让、转让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产权制度。在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下,用地者就会采取不同的用地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有土地行政划拨制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主要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效先 郭灿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智杰
谈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观念问题秦智杰1992年起,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即我国已开始新的轮改革。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呢?自1987年3月开始,实行了“第一步的改革”,真标志是:工地使用权市场已逐步进入轨道,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健
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及其政策研究□丁健“土地是财富之母”,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但是在计划经济下,这一财富未被充分发掘,这一生产要素不能同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有效地配置并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逐步建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春丽
目前,我国土地供应方式不合理造成土地供应量不足、土地供应结构失衡。为此,必须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和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同时,加快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改革土地批租制,完善土地供应计划,并加强监管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锡荣
一、要正确评价我省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成果,认真总结经验我省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全国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自1989年开始,大体经历组织试点、全面推开、规范市场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我省所有市、县都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累计出让土地12400多宗,面积11000多公顷,出让金190多亿元;有60多个市、县开展了清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