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1)
2023(5952)
2022(4899)
2021(4744)
2020(4157)
2019(9900)
2018(10259)
2017(19979)
2016(10448)
2015(12212)
2014(12208)
2013(11917)
2012(10793)
2011(9967)
2010(10253)
2009(9536)
2008(9228)
2007(8351)
2006(7589)
2005(6975)
作者
(29700)
(24436)
(24409)
(23342)
(15919)
(11656)
(11308)
(9548)
(9361)
(9083)
(8657)
(8364)
(7913)
(7806)
(7438)
(7388)
(7324)
(7207)
(7170)
(7125)
(6248)
(5972)
(5840)
(5786)
(5667)
(5497)
(5350)
(5281)
(5019)
(4767)
学科
(40753)
经济(40721)
(32856)
管理(32612)
(24108)
企业(24108)
方法(21643)
数学(18889)
数学方法(18368)
(11768)
中国(11623)
图书(10829)
(10322)
书馆(10294)
图书馆(10294)
理论(9946)
业经(9875)
(9686)
工作(9206)
(8275)
农业(8069)
(7621)
贸易(7615)
(7424)
(7399)
服务(7065)
地方(6711)
(6498)
银行(6497)
(6456)
机构
大学(156226)
学院(150297)
管理(64303)
(55827)
经济(54343)
理学(54271)
理学院(53764)
管理学(52610)
管理学院(52300)
研究(43018)
中国(34208)
(33074)
(26425)
科学(26130)
图书(24039)
(23553)
书馆(23330)
图书馆(23326)
(22137)
师范(21990)
中心(21735)
财经(21062)
北京(20777)
(20734)
业大(20702)
(20468)
(20300)
(18905)
研究所(18325)
师范大学(17324)
基金
项目(97228)
科学(76460)
研究(73851)
基金(70284)
(60152)
国家(59688)
科学基金(52279)
社会(46201)
社会科(43761)
社会科学(43745)
(37118)
基金项目(36422)
编号(34060)
教育(33993)
自然(33067)
自然科(32390)
自然科学(32387)
自然科学基金(31822)
(31088)
成果(29859)
资助(29183)
项目编号(22404)
重点(20832)
(20798)
课题(20221)
(19527)
(19465)
国家社会(19050)
(19013)
大学(18496)
期刊
(59728)
经济(59728)
研究(40986)
图书(34302)
中国(30166)
书馆(26473)
图书馆(26473)
学报(24403)
管理(21434)
(21383)
科学(18842)
大学(18312)
教育(18297)
(17378)
技术(15255)
学学(14741)
情报(13668)
(12446)
金融(12446)
农业(11417)
财经(11032)
(10213)
论坛(10213)
业经(9729)
(9479)
经济研究(9407)
统计(8905)
理论(8817)
实践(8275)
(8275)
共检索到234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连庆  
“用户中心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全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其内涵一是图书馆各项服务功能与设施,以读者、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和安排;二是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按照用户或用户群的特点来组织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文章分析了“用户中心模式”出现的历史背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仁德  张勤  王细荣  
结合用户服务满意度的相关理论方法,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以用户满意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评价模式。根据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一种可行的图书馆服务评价思路,为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增强管理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伍晓星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user self service mode can be implemented Then it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user self service mode on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proposes some strategies for libraries to improve their work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晓青  
本文讨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含义,数字图书馆实行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原型——MyLibrary系统,认为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的一种基本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静  粟慧  
根据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发展和现状,针对我国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以用户为中心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观点,并借鉴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的试验项目LibQUAL+,建立一个以用户感知为基本特征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对浙江大学两个校区的图书馆进行评价实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传慧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文章剖析了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并提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最后构建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情景化用户偏好信息服务模式,以期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宋玉梅  
在梳理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的基础上,建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模型,构建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指出用户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建设体系、集成化服务体系、开放平等的交流平台是该服务模式的四个主要方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爱国  华苏永  汪社教  
[目的 /意义]探讨在用户信息作为共享资源基础上的图书馆合作问题,为广泛合作提供一种新视角。[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方法,并借鉴图书馆传统合作经验,提出在用户信息共享基础上的图书馆合作新模式,即以共享的用户信息作为"胶粘剂",将图书馆与用户、所属机构内部其他部门、其他图书馆、商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关联起来,进行广泛地合作。[结果 /结论]与传统图书馆合作模式相比,图书馆合作新模式在合作对象、合作规模等方面都凸显了用户信息共享的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红  王琴  
将信息搜寻的4种模式引入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中,构建基于用户信息搜寻模式的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两种难度级别的搜索实验、浏览实验和追踪实验以及问卷调查,获取用户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信息搜寻行为数据,从而实施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勇  
用户参与服务创新对提高图书馆服务创新效率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在阐述图书馆服务创新与用户参与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用户参与服务创新过程的角色,提出了用户参与服务创新的模式,以期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有效开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丽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表现,指出了用户特征模型建立与处理好坏的重要性,提出了个性化主动服务系统,并对此模型进行了用户特征分析。通过分析试图完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有效模式,为构建可操作的现实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小梅  刘春鸿  孙权  
RFID系统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益,使图书馆用户服务模式呈现出集成化、开放、自助的特点,但基于RFID的服务模式也产生了许多挑战,出现书刊流动性和可获性的冲突、多种信息系统的集成管理、用户需求的获取方式改变以及书刊损毁的可控性减弱等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RFID服务模式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方案,以达到深化RFID应用和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目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曹志梅  
在分析传统图书馆的单一线性用户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给图书馆自身和用户群体带来的巨大变革,并针对数字图书馆用户的特点,构建了几种新型用户服务模式:基于资源整合的信息集成服务、体现专业特色的学科对口服务、创造知识内容的信息增值服务、基于用户交互的双向循环服务、延长服务线程的渗透延伸服务以及灵活组合的全面综合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曹姝婧  尚珊珊  
调研分析上海高校师生不同年龄段群体的信息获取偏好,包括上网时间及主要使用的设备、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内容偏好以及推荐偏好,可以发现每个年龄段群体都有各自的信息获取偏好和特点。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基于用户偏好的主动信息服务模式,其应包含服务框架设计、信息服务动态跟踪与反馈机制的建立以及服务动态优化方式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以及更智能、主动地提供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启花  
从政策、机制、标准化、技术、队伍等5个层面来探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保障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